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紙質書記錄了傳播文化的必要性嗎?

紙質書記錄了傳播文化的必要性嗎?

不,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但記錄和傳承文化的工具有很多,絕對不只是書。在沒有文字的情況下,繪畫、塗鴉、打結也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書籍只是現代人記錄知識的壹個名稱。

以我為例。巖畫、塗鴉、龜甲、甲骨、早年簡牘都是知識的載體,與書籍的本質並無不同。只是人們研究這種文化的時候,給它起了個名字。畫在巖石上的畫叫巖畫,寫在龜甲上的字叫甲骨文,寫在柱子上的字形成的書叫竹簡。所以,書只是人類發明了它之後給紙的壹個稱呼,只是壹個稱呼。

另外,書的概念是在紙誕生後不久出現的,當時的書都是手稿,沒有印刷術。那麽這就意味著書籍出現在印刷之前。印刷術出現後,書籍傳播越來越廣。可以說,印刷術的出現促進了文化的發展。造紙術的發明和西漢時期主要是以蠶繭為原料制成絲棉,然後漂白,鋪成薄纖維片。這是最早的紙,壹開始不叫紙,古書上叫“熙或”的。雕版印刷發明於唐代,活字印刷發明於宋代。所以紙的出現比活字印刷晚了近千年。

綜上所述,可以肯定的是,先有紙,後有書,再有印刷術,而書的普及與印刷術的誕生有很大的關系。再加上造紙技術的更新叠代,各種設備的更新叠代,制造生產書籍變得越來越方便,每個朝代也都有專門的官方機構來做這些事情,書籍逐漸流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