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豬苓簡介

豬苓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英文參考 3 概述 4 拉丁名 5 英文名 6 豬苓的別名 7 來源 8 原植物形態 9 產地 10 采收與初加工 11 生藥性狀 12 性味歸經 13 豬苓的功效與主治 14 豬苓的用法用量 15 豬苓的化學成分 16 豬苓的藥理作用 17 豬苓的藥典標準 17.1 品名 17.2 來源 17.3 性狀 17.4 鑒別 17.5 檢查 17.5.1 水分 17.5.2 總灰分 17.5.3 酸不溶性灰分 17.6 含量測定 17.6.1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17.6.2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17.6.3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17.6.4 測定法 17.7 飲片 17.7.1 炮制 17.7.2 檢查 17.7.2.1 水分 17.7.2.2 總灰分 17.7.3 含量測定 17.7.4 鑒別(除切面外)、檢查(酸不溶性灰分) 17.7.5 性味與歸經 17.7.6 功能與主治 17.7.7 用法與用量 17.7.8 貯藏 18 參考資料 附: 1 用到中藥豬苓的方劑 2 用到中藥豬苓的中成藥 3 古籍中的豬苓 1 拼音

zhū líng

2 英文參考

grifola [朗道漢英字典]

chuling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fungus umbellatus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grifola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Grifola umbellata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polyporus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Polyporus Umbellatus(拉)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zhuling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豬苓

豬苓為中藥名,出《神農本草經》。為多孔菌科真菌豬苓Polyporus umbellatus (Pers.) Fries 的幹燥菌核[1]。

《中華人民***和國藥典》(2010年版)記載有此中藥的藥典標準。

4 拉丁名

Polyporus Umbellatus(拉)(《中醫藥學名詞(2004)》)

5 英文名

zhuling (《中醫藥學名詞(2004)》)

(英)Agaric, Umbellate Pore Fungus

6 豬苓的別名

豕零、野豬糞、地烏桃。

楓苓、野豬糞[2]。

7 來源

豬苓為多孔菌科真菌豬苓Polyporus umbellatus (Pers.) Fries 的幹燥菌核[1]。

豬苓為多孔菌科植物豬苓Polyporus umbellatus (pers.) Fr.的菌核[2]。

8 原植物形態

菌核呈長形塊狀或不規則球形,稍扁,有的分枝如姜塊,表面灰黑色或黑色,凹凸不平,有皺紋或瘤狀突起,幹後堅實,斷面白色至淡褐色,半木質化,較輕。子實體由菌核內生出,有菌柄及菌蓋。菌蓋肉質,幹後堅脆,圓形。擔子短棒狀,頂生4個孢子。孢子卵圓形,壁光滑。

生於山林中闊葉樹的根際。

9 產地

豬苓主產陜西、雲南、河南、山西、河北等地[2]。

10 采收與初加工

春、夏、秋季采挖,曬幹或趁鮮切片,曬幹。

11 生藥性狀

菌核呈不規則條狀、圓塊狀或扁塊狀,有的有分枝,長5~25cm,直徑3~8cm表面灰黑色、棕黑色,皺縮或瘤狀突起。體輕、質硬,斷面顆粒性,類白色或黃白色。氣微,味淡。

12 性味歸經

豬苓性平,味甘、淡。

豬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腎、膀胱經[2]。

13 豬苓的功效與主治

豬苓具有利水滲濕的功效,用於小便不利、水腫、泄瀉、淋濁、帶下。

豬苓具有利尿滲濕的功效,治小便不利,水腫脹滿,泄瀉,淋濁,帶下[2]。

14 豬苓的用法用量

煎服,6~15g[2]。

15 豬苓的化學成分

豬苓含有類似茯苓聚糖的豬苓聚糖、α羥基二十四碳酸(αhydroxytetracosanoic acid)、麥角甾醇、生物素(biotin)等。

豬苓含孔菌甾酮、α羥基二十四碳酸、麥角甾醇、生物素、水溶性多聚糖(豬苓聚糖)[2]。

16 豬苓的藥理作用

健康人口服豬苓煎劑,可使尿量、氯化物輕度增加;動物身上也證明有利尿作用,但劑量較小時則無效。作用原理可能是抑制腎小管對電解質的重吸收[2]。

豬苓的多聚糖對動物具抗癌作用[2]。

豬苓對動物實驗性肝損傷有減輕和修復作用[2]。

豬苓還可促進免疫功能[2]。

17 豬苓的藥典標準 17.1 品名

豬苓

Zhuling

POLYPORUS

17.2 來源

本品為多孔菌科真菌豬苓Polyporus umbellatus (Pers.) Fries的幹燥菌核。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幹燥。

17.3 性狀

本品呈條形、類圓形或扁塊狀,有的有分枝,長5~25cm,直徑2~6cm。表面黑色、灰黑色或棕黑色,皺縮或有瘤狀突起。體輕,質硬,斷面類白色或黃白色,略呈顆粒狀。氣微,味淡。

17.4 鑒別

(1)本品切面:全體由菌絲緊密交織而成。外層厚27~54μm,菌絲棕色,不易分離;內部菌絲無色,彎益,直徑2~10μm,有的可見橫隔,有分枝或呈結節狀膨大。菌絲間有眾多草酸鈣方晶,大多呈正方八面體形、規則的雙錐八面體形或不規則多面體,直徑3~60μm,長至68μm,有時數個結晶集合。

(2)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20ml,超聲處理30分鐘,濾過,取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取麥角甾醇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20μl、對照品溶液4μl,分別點於同壹矽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60~90℃)壹乙酸乙酯(3: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幹,噴以2%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17.5 檢查 17.5.1 水分

不得過14.O%(附錄Ⅸ H第壹法)。

17.5.2 總灰分

不得過12.0%(附錄Ⅸ K)。

17.5.3 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過5.0%(附錄Ⅸ K)。

17.6 含量測定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附錄Ⅵ D)測定。

17.6.1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以十八烷基矽烷鍵合矽膠為填充劑;以甲醇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83nm。理論板數按麥角甾醇峰計算應不低於5000。

17.6.2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取麥角甾醇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50μg的溶液,即得。

17.6.3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本品粉末(過四號篩)約0.5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10ml,稱定重量,超聲處理(功率220W,頻率50kHz)1小時,放冷,再稱定重量,用甲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取續濾液,即得。

17.6.4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20μl,註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按幹燥品計算,含麥角甾醇( C28H44O)不得少於0.070%。

17.7 飲片 17.7.1 炮制

除去雜質,浸泡,洗凈,潤透,切厚片,幹燥。

本品呈類圓形或不規則的厚片。外表皮黑色或棕黑色,皺縮。切面類白色或黃白色,略呈顆粒狀。氣微,味淡。

17.7.2 檢查 17.7.2.1 水分

同藥材,不得過13.0%。

17.7.2.2 總灰分

同藥材,不得過10.0%。

17.7.3 含量測定

同藥材,含麥角甾醇( C28H44O)不得少於0.050%。

17.7.4 鑒別(除切面外)、檢查(酸不溶性灰分)

同藥材。

17.7.5 性味與歸經

甘、淡,平。歸腎、膀胱經。

17.7.6 功能與主治

利水滲濕。用於小便不利,水腫,泄瀉,淋濁,帶下。

17.7.7 用法與用量

6~12g。

17.7.8 貯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