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的?國學?壹般都是讓壹些娃娃穿著古人的衣服,進行壹些有的沒的古代禮儀教育。這樣的?國學?沒有往日那些史書古籍的精髓,反而變得更註重外向的形式。這種只存在表面的?國學?教育到底還有沒有什麽真正意義上的作用呢?其實不過是成為了壹些打著?國學?幌子機構的賺錢手段。
真正的?國學?應該是研究我們國家古代的傳統文化內涵,從各個方面滲透了解,理解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不過這是個很漫長的過程,絕對不是壹些教育機構幾節課就能整明白的。
隨著國學大熱,在這方面也形成了壹些產業,比如國學要從娃娃抓起。雖然話是不錯,也有點這個道理。畢竟是我國文化的壹個傳承,但是那些教育機構都是整壹些形而上學的東西。甚至將人們對國學的認知,沒有起到壹個正確的認識,而是偏了。對了,就是那種所謂的儀式感。幹啥啥,都要整出個古風裝扮,不是大長今那種長裙,就是讀書郎般的模樣。
其實這樣的國學教育,能從中學到多少東西,更多的是讓祖國的下壹代感受到,這樣打扮真好看,就是比較麻煩。對於國學的真正內涵,其實灌輸的卻是不到位的。對於國學,應該是學問上的嚴謹探究,而不是形式上的淺嘗輒止。這樣的追求是膚淺的,甚至把國風裝扮,也當做是國學的壹個分支,只單純地在這方面花心思。除了好看,有什麽意義?
國學的學習沒有下沈,停留在表面,只會讓人們對於國學的理解認知偏離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