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在歷史上蘇秦屬於哪類人

在歷史上蘇秦屬於哪類人

《蘇秦始將連橫》中蘇秦的人物形象:

1、蘇秦是個勇於嘗試的人。

蘇秦曰:“臣固疑大王之不能用也。……”他本來就懷疑秦王不會接受他的意見,但還是沒有放過任何可能成功的機會,勇於嘗試,即使秦王已經表明不接受他的觀點,他還是把自己的想法大膽地表述完整,力圖說服秦王。這種勇於嘗試的精神是自信的表現,是走向成功的必備品質。

2、蘇秦是個懂得堅持也懂得適時放棄的人。

“說秦王書十上而說不行,黑貂之裘弊,黃金百斤盡,資用乏絕,去秦而歸”,勸說秦王的奏折多次呈上,而蘇秦的主張仍未實行,黑貂皮大衣穿破了,壹百斤黃金也用完了,錢財壹點不剩,只得離開秦國。

我們從他“多次呈上奏折”這壹點可以看出蘇秦是個不會輕易被困難嚇倒的人,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他踏上壹條路後會有所堅持,遇到障礙也會多試幾次。但他又不是我們傳統文化中所提倡的“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的那種人。他會堅持,但他更懂得放棄,而且是適時的放棄。

衣服穿破,錢用完之後,再留在秦國也許只會自取其辱,自討苦吃,所以他選擇離開,可以說他個很識時務的人。

3、蘇秦有強烈的成功欲望,他沒有堅定不移的政治立場,但他有很明確的人生目標——實現自我價值,為了這個目標,他堅忍不拔,不懈努力。

蘇秦本來只是壹介貧民,但是他不惜穿貂皮大衣,帶黃金百兩到秦國說服秦王連橫,表面上說明他很愛面子,有很強的自尊心,實際上體現了蘇秦追求成功的決心和勇氣。他在說明秦王未果之後回家埋頭苦讀兵法,甚至以錐刺股。他的勤奮努力刻苦堅持是動力是什麽?

就是獲取成功的信念和出人頭地的決心。他學有所成之後轉而說服趙王並幫助他“約從散橫以抑強秦”,他的政治立場轉變很快,前後的主張也不壹致,但這並不代表他沒有原則。他有原則,他的原則就是為自己的成功服務。

4、蘇秦是堅忍不拔的勇者。

面對壹時的失敗,他不會自暴自棄,面對家人的冷漠,他也沒有喪失繼續奮鬥的勇氣。說秦失敗後,他“羸滕履蹺,負書擔橐,形容枯槁,面目黎黑,狀有歸色”,這壹段肖像描寫形象地刻畫蘇秦當時形容枯槁、神情惟悴、失意狼狽的樣子。

回到家後家人不僅沒有安慰支持他,反而冷落他。普通人常常會因此壹蹶不振,然而蘇秦不但沒有因此氣餒,反而更加刻苦努力,孤軍奮戰。前面的挫折和失落都只能襯托出蘇秦內心高人壹等的堅強和他令人佩服的隱忍和承受力。

5、蘇秦是個很實際也很圓滑的人。

我們提到的他懂得堅持也懂得放棄這壹點就可以說明他很實際。而他“實現自我價值”的人生目標也要求他得實際壹點。在當時想要成功就必須審時度勢,投其所好,我們從蘇秦針對不同國君提出不同的方案可以看出他對時代局勢把握準確,為人實際而且圓滑,這種能力其實是相當難得的。

在當時很難說那個國家就是正義的,那種立場就是正確的,所以蘇秦的“見風使舵”實際上是壹種智慧。?

擴展資料:

從蘇秦的言語嘆息中可以看出它對人世間的世態炎涼非常無奈,對人們的趨炎附勢和親情淡薄深感悲涼。蘇秦從秦國兩手空空回來後,“妻不下紝,嫂不為炊。父母不與言。蘇秦喟嘆曰:‘妻不以我為夫,嫂不以我為叔,父母不以我為子,是皆秦之罪也。’”

他已經對家人的冷漠淡薄感到嘆息,“喟嘆”可以表現出他內心的失望。而後來蘇秦顯赫尊榮之後,“路過洛陽,父母聞之,清宮除道,張樂設飲,郊迎三十裏。妻側目而視,傾耳而聽。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謝。蘇秦曰:‘嫂何前倨而後卑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

蘇秦壹貧如洗的時候,父母不和他說話,嫂子不給他做飯,壹朝發達後,連父母都巴結他,到郊野去接他,嫂子看見他像蛇壹樣匍匐在他腳下,就因為他有地位有錢了。對此蘇秦感慨道:“嗟乎!貧窮則父母不子,富貴則親戚畏懼。人生世上,勢位富貴,蓋可忽乎哉?”

他說貧窮的時候父母不把我當兒子,富貴的時候連親戚也畏懼我,這前後的對比讓他多少看透人間親情,他無奈悲哀地反問:人活在世上,權勢地位和榮華富貴,難道是可以忽視的嗎?

由此蘇秦的人物形象更加豐滿,更加有血肉。我們從他的嘆息中甚至可以看到他的內心世界,可以猜測:蘇秦內心深處對成功的欲望也許和他的這種無奈是分不開的。

除了性格和情感方面,蘇秦形象中不可忽視的壹大亮點是他出眾的口才和令人嘆服的語言技巧。文章中蘇秦說服秦王的話語占據了較大篇幅,雖然秦王沒有被說服,但是蘇秦的語言藝術是值得肯定的。

他先向秦王陳列出秦國的有利條件來順理成章地提出自己的觀點,再舉上古五帝三王的例子來證明,加以分析當時的社會現象來動搖秦王。

其中用了大量的排比句式,形成磅礴的氣勢和撼動人心的力量。還有用典和激將法都用得很巧妙,語句中辭藻的堆砌和用詞的恰當都能體現蘇秦極具講究的語言藝術。

至此,蘇秦的整個形象已經豐滿的展現在我們面前。他極具才華,有雄心有謀略。他的性格既復雜又簡單,既矛盾又合理。文章刻畫出來的蘇秦的形象血肉豐滿,個性突出,是壹個令人嘆服的歷史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