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被貶青州的宋朝名將是誰?

被貶青州的宋朝名將是誰?

1,寇準,字,化州人,官至宰相。淳化四年(933)在青州任職。僅壹年後,又被調回朝廷參政,寇準被任命為青州知府,不久又被調回。古書《石林煙雨》中有這樣的記載:寇準任蜀密副使時,每壹位宴客都喜歡奢侈,尤其是“折枝舞”,每次跳24人,直到盡興才休息。朝廷為了消除影響,免除了他的副使,在青州任職。然而,宋太宗仍然欣賞他的能力,不久就召他回京重用。

2、範仲淹,字,蘇州吳縣人。黃遊在青州工作了三年(1051)。範仲淹。範仲淹作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晚年到了青州。他任職不到兩年,卻為青州人民做了壹些實事。

“慶歷新政”失敗後,範仲淹首先被貶鄧州。正是在那個時期,他寫了著名的嶽陽樓。三年,黃遊被調到青州。到了青州,他遇到了富弼遺留的問題:富弼對外人仁慈善良,導致大量外地災民滯留青州,導致糧價暴漲。同時,按照當時朝廷的規定,青州人今天要向聊城繳納皇糧,路途遙遠,苦不堪言。範仲淹想出了壹個辦法:讓青州人在本地賣糧,拿錢到聊城買糧,當場交朝廷糧。這樣既免去了百姓長途運糧之苦,又穩定了青州的糧價。

此外,範仲淹還為青州留下了壹種藥。當時青州有壹種“紅眼病”,很流行,壹直患無藥可治。範仲淹到處收集藥方並與醫生仔細研究,制成青州白丸,有效治愈了紅眼病。配制藥丸的清泉被範仲淹命名為“醴泉”。為了紀念李泉在治療紅眼病方面做出的貢獻,範仲淹還在李泉上建了壹座亭子。後來,人們把這個亭子叫做“範公亭”。今天青州還有“範公亭公園”。

3.歐陽修,本名永叔,號醉翁,又號劉壹居士,廬陵(今江西永豐縣)人。他從官至官至副總理,參政議政。他也是著名的作家和歷史學家。歐陽修也在“慶歷新政”失敗後被放逐北京。他先到了滁州,寫下了膾炙人口的《醉亭序》,為後人留下了名句:“醉意不在酒,還在山水之間。”那壹年,他40歲,正是大多數人雄心勃勃的時候,他卻厭倦了官場。後來朝廷讓他復活,但他已經對文學感興趣了。由此,他繼承了韓愈、柳宗元開創的中國古代傳統,領導了著名的“詩歌革新”運動,成為文壇領袖。這個文學領袖確實有點不守規矩。他甚至在皇帝的葬禮上穿紫色的衣服。他為此被革職,先貶到亳州,後調到青州。到達青州之前,歐陽修很不情願。因為他已下定決心退隱山林,所以連續三次寫信辭職。皇帝下了六道詔令,催他去任職,並給了他兵部尚書的職位。聖旨是王安石寫的,他因為種種原因把歐陽修引到了青州。壹到青州,歐陽修就被青州的山水吸引住了。歐陽修對青州的治理,真的是像煮小清新壹樣。他終日在山川之間度過,很少忙於公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