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眠壹舸聽秋雨,小簟輕衾各自寒。原文_翻譯及賞析

***眠壹舸聽秋雨,小簟輕衾各自寒。原文_翻譯及賞析

***眠壹舸聽秋雨,小簟輕衾各自寒。——清代·朱彜尊《桂殿秋·思往事》 ***眠壹舸聽秋雨,小簟輕衾各自寒。

出自清代朱彜尊的《桂殿秋·思往事》

婉約 , 懷念愛情 譯文及註釋

譯文

回憶往事江邊上,江水中映著美人的倩影和秀麗的遠山。我倆同船***聽滴滴答答的雨聲,各自孤宿,竹席衾被單薄,默默地忍受著嚴寒。

創作背景 這首詞憶念的是作者於順治六年(1649年)隨嶽父從練浦遷居王店途中初相戀的往事。朱彜尊十七歲人贅到馮家,其妻妹馮壽常只有十歲。九年後馮氏出嫁,到了二十四歲她又回到娘家來住,在這時她才真的和朱彜尊有了愛情事件。但她在三十三歲就死去了。 賞析

這首《桂殿秋》,五句,二韻,二十七個字,純屬短制。在如此短短的尺幅中,織進了詞人纏綿悱惻的情思,而且描畫出意中人的眉眼。這大約就是該作贏彩的緣故。“思往事,渡江乾,青蛾低映越山看。”詞人以輕靈的筆觸描繪了載著他和她的小船,隨著回憶的水流,沿江馳向了秋風秋雨的越山的場景。開頭壹個“思”字,帶起“往事”,進而提掣著全詞,把全詞的內容界域在回憶的範圍裏;再壹個“渡”字,表明詞人此行的去向和乘載壹乘著船兒沿江而前,至於去往何處,不得而知。詞旨並非記遊,而是透露壹種朦朧的愛情。“青蛾低映越山看”,詞人描畫意中人的形態,並沒有著筆她的眼睛,“青蛾”下面的明眸顯得朦朧,從而給人留下想像的余地。壹個“低映”,再壹個“看”,活畫出少女遙望雨色迷濛的越山的情態。這少女許是有滿腹心事。透過少女朦朧望山的身姿,似乎可以看到在她不遠處正在凝視著她的詞人的形象。

“***眠壹舸聽秋雨,小簟輕衾各自寒”,“***眠”,極險,險些使詞趣跌入邪穢的淵藪。“聽秋雨”,極寫詞人與意中人雖同舸***眠卻心願難遂的淒苦心態與情狀。既然是“秋雨”,那麽這辰光最多是“已涼天氣未寒時”的深秋,但詞人卻硬說是“寒”,是因為“各自”“小簟輕衾”。小簟,意中人所臥,隱寫意中人嬌小溫柔;輕衾,詞人所用,隱寫不耐秋涼。或日二人皆“小簟輕衾”也未嘗不可;但***眠分臥確是不容置疑的。否則,“各自寒”便好無來由了。“各自寒”,分明使自然氣溫下降了許多,其原因當然是“天氣不寒人心寒”了。這壹韻曲折往復,蘊藉委婉,不言相思愁苦,而極言相思愁苦。

朱彜尊(1629~1709),清代詩人、詞人、學者、藏書家。字錫鬯,號竹垞,又號驅芳,晚號小長蘆釣魚師,又號金風亭長。漢族,秀水(今浙江嘉興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舉博學鴻詞科,除檢討。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書房。曾參加纂修《明史》。博通經史,詩與王士禎稱南北兩大宗。作詞風格清麗,為浙西詞派的創始者,與陳維崧並稱朱陳。精於金石文史,購藏古籍圖書不遺余力,為清初著名藏書家之壹。

朱彜尊

日暮秋煙起,蕭蕭楓樹林。 江臯樓觀前朝寺,秋色入秦淮。 三湘愁鬢逢秋色,萬裏歸心對月明。 西風來勸涼雲去,天東放開金鏡。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庭前落盡梧桐,水邊開徹芙蓉。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將圓。 憑闌久,金波漸轉,白露點蒼苔。 青楓颯颯雨淒淒,秋色遙看入楚迷。 秋光壹片,問蒼蒼桂影,其中何物? 海畔尖山似劍铓,秋來處處割愁腸。 秋風起兮木葉飛,吳江水兮鱸正肥。 城邊有古樹,日夕連秋聲。 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