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俗:
立冬有吃水餃的風俗。立冬時,包餃子,味道既同大白菜有異,還要蘸醋加爛蒜吃,才算別有壹番滋味。
立冬吃餃子,是因我國以農立國,很重視二十四節氣,“節”者,草木新的生長點也。秋收冬藏,這壹天,改善壹下生活,就選擇了“好吃不過餃子”。所以《禮記》中有“食瓜亦祭先也”的說法。
迎冬:
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古代社會中是個重要的節日。過去是個農耕社會,勞動了壹年,利用立冬這壹天要休息,順便犒賞壹家人的辛苦。諺語“立冬補冬,補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古時此日,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禮,並有賜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後世大體相同。《呂氏春秋.盂冬》:“是月也,以立冬。先立冬三日,太史謁之天子,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天子乃齋。立冬之日,天子親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於北郊。還,乃賞死事,恤孤寡。”高誘註:“先人有死王事以安邊社稷者,賞其子孫;有孤寡者,矜恤之。”晉崔豹《古今註》:“漢文帝以立冬日賜宮侍承恩者及百官披襖子。”又“大帽子本巖叟野服,魏文帝詔百官常以立冬日貴賤通戴,謂之溫帽。”
賀冬:
賀冬亦稱“拜冬”,在漢代即有此俗。東漢崔定《四民月令》:“冬至之日進酒肴,賀謁君師耆老,壹如正日。”宋代每逢此日,人們更換新衣,慶賀往來,壹如年節。清代“至日為冬至朝,士大夫家拜賀尊長,又交相出謁。細民男女,亦必更鮮衣以相揖,謂之“拜冬。”(見顧祿《清嘉錄》卷十壹)。民國以來,賀冬的傳統風俗,似有簡化的趨勢。但有些活動,逐漸固定化、程式化、更有普遍性。如辦冬學、拜師活動,都在冬季舉行。
立冬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九個,其確定的依據是以太陽到達黃經225度為準。
立冬不僅是收獲祭祀與豐年宴會隆重舉行的時間,也是寒風乍起的季節。有“十月朔”、“秦歲首”、“寒衣節”、“豐收節”等習俗活動。此時,在北方,正是“水結冰,地始凍”的孟冬之月,在南方卻是小陽春的天氣。
立冬是十月的大節,漢魏時期,這天天子要親率群臣迎接冬氣,對為國捐軀的烈士及其家小進行表彰與撫恤,請死者保護生靈,鼓勵民眾抵禦外敵或惡寇的掠奪與侵襲,在漢族民間有祭祖、飲宴、蔔歲等習俗,以時令佳品向祖靈祭祀,以盡為人子孫的義務和責任,祈求上天賜給來歲的豐年,農民自己亦獲得飲酒與休息的酬勞。
立冬習俗有的改了,也有沿襲至今的。蔔歲霞浦叫“問苗”,這天農民相率到龍首山的舍人宮田祖前蔔問來年的豐歉,舉行豐收聯歡晚宴,有些鄉村演戲謝神慶豐收。“立冬”日殺雞宰羊或以其他營養品進補稱“補冬”。畬族登山、巡田,到神廟蔔歲稱為“探寶。
古代將立冬節氣分為3個5天,並由此定出三候:“壹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凍;三候雉入大水為蜃。” 此節氣水已經能結成冰;土地也開始凍結;三候“雉入大水為蜃”中的雉即指野雞壹類的大鳥,蜃為大蛤,立冬後,野雞壹類的大鳥便不多見了,而海邊卻可以看到外殼與野雞的線條及顏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認為雉到立冬後便變成大蛤了。
對“立冬”的理解,我們還不能僅僅停留在冬天開始的意思上。追根溯源,古人對“立”的理解與現代人壹樣,是建立、開始的意思。但“冬”字就不那麽簡單了,在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對“冬”的解釋是:“冬,終也,萬物收藏也”,意思是說秋季作物全部收曬完畢,收藏入庫,動物也已藏起來準備冬眠。看來,立冬不僅僅代表著冬天的來臨,完整地說,立冬是表示冬季開始,萬物收藏,歸避寒冷的意思。左河水《立冬》詩雲:“北風往復幾寒涼,疏木搖空半綠黃。四野修堤防旱澇,萬家曬物備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