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韓幹馬思皮《蘇軾》原文及賞析

韓幹馬思皮《蘇軾》原文及賞析

蘇軾

兩匹馬同時驅八蹄,兩匹馬不分上下;

在壹匹馬率先舉起兩次後,壹匹馬避免尖叫。

老胡子騎馬看護官,前身是馬通馬語。

後有八馬飲走,吻如聲。

前者是《吉吉》裏的林鶴,後者想被鶴啄。

最後壹匹馬贏了龍,它沒有嘶嘶聲,也沒有搖尾巴。

韓生畫馬真是馬,紫蘇作詩如畫;

世界上沒有伯樂,也沒有韓國。這首詩和這幅畫應該由誰來看?

這是題詩,寫於熙寧十年(1077)。自宋代以來,詩畫繁榮,其中蘇軾是最傑出的詩畫作家。他的題畫詩生動傳神。擅長繪畫,特別欣賞唐代著名馬畫家韓幹。《漢幹十四馬》這首詩是古代七大名畫之壹。

這幅蘇軾詩詞的畫,已經看不到了。據南宋婁儉《攻洞集》卷三《趙尊道(臥瓦圖)詩序》所載,他所見的這幅韓幹名畫的摹本,是與蘇軾同時代的大畫家李臨摹的,蘇軾後來寫了這首詩。林本有十六匹馬。韓幹圖中是十四匹馬,還是十五六匹?後人有疑惑。但細讀蘇軾的詩,圖中有十六匹馬,詩名為“十四匹馬”,純屬筆誤。

在這首詩中,馬被畫得表情各異,栩栩如生。詩的前四句分三對寫六匹馬。第壹句兩匹馬是壹對,即寫出了兩匹駿馬八蹄向前飛奔的氣勢。第二對被詩人形象地描述為兩匹頭尾相同、身高相同、步伐相同的馬。詩人緊緊抓住這兩匹馬的“萬頸”、“鬃尾齊整”等特點,揭示其神韻。“萬經”就是彎脖子的意思。這四匹馬因為奔跑的蹄子和相似的鬃毛、尾巴,被分成兩對。中間有壹些點,中間有壹些點。還有兩匹馬,壹匹寫兩句,組成第三對:壹匹用前腿承受全身重量,用雙手擡起後蹄;另壹匹馬後退了,發出嘶嘶聲。“雙擡後”在這裏並不是有意擡蹄踢後馬,而應該是壹種興奮的表達。因為這是壹匹過了河的馬,在奔馳中很開心,更何況是生活在壹起的馬。另壹匹馬在後面,突然看到這壹幕,他們靠得很近。他們誤以為前者無禮,於是後退並發出噓聲自衛。這就像壹個孩子剛遊上岸,在奔跑中玩耍。詩人高明的構思,讓另壹種性格的兩匹馬顯得栩栩如生,畫面充滿了生命。

寫完六匹馬,詩人換了筆,在馬的敘述中,橫插了兩句“老胡子”。這是壹種獨特的布局和詩意的構圖,是壹種用音樂避免直來直去的方式。從寫馬到寫人,其實寫人還是寫馬:關《騎射誌》中的“騎”字,不正是指出胯下也有壹匹馬嗎?第七個馬自然出現了。這個“顧”字,既寫了養馬的仆人“老胡子”聞而東張西望,又有向前看、看顧馬匹的意思。作者將畫面中的馬分為前六匹和後九匹,加上第七匹“被騎”的馬,巧妙地將它們連接起來,構成了整個畫面。“原名馬通馬語”這句話,想象力豐富,構思獨特。詩人非常欣賞韓幹向馬兒學習,所以畫家筆下的Xi·淩薇懂得馬“嘶嘶”的意思。“通馬語”壹詞生動地描繪了關對與他共同生活的馬匹的親切感情,“原名馬”加強了“通馬語”壹詞,進壹步突出了“古”二字:關自然會想起“雙舉”的第五匹馬,關心“長嘶”的第六匹馬。

“後面有八匹馬”這句話總說八匹馬過河。把寂靜靜止的畫面變成生動活躍的詩情畫意。這個“後”字點出了畫前後兩組馬的位置:七匹馬在前面,已經過了河,疾馳過了對岸;“喝酒走路”的最後八匹馬都要過河,喝酒走路必然先來後到。所以我總是先寫,然後分開寫。經濟就是過河。“嘰嘰”和“欲涉”的手勢是不壹樣的。剛落地的,做壹個“出林鶴”壹樣的擡頭姿態;還有人即將過河,低頭入水如啄鶴。這兩句用鶴來比喻馬,富於想象,生動形象,加深了詩在畫面中的意境。四首詩有同有異,八馬寫的是隨機變化。“末馬之龍”應該不在飲走八馬之列,因為它“沈默不動”,獨特獨立,所以是十六馬。詩人獨用壹筆,以沈穩堅毅的精神突出自己的“甩尾風”,恰恰說明是“龍在馬”

從十六匹馬的描寫中,可以看出詩人突出了韓幹畫馬不是“單純的模仿”和刻板的描寫,而是生動的動態和豪邁的精神。因此,詩人稱贊“韓生畫馬真是馬”,同時認為這首詩是自己的傑作,進而稱贊“紫蘇詩如畫”。結尾兩句互文,句意直接來源於《漢聲》。表達他們的感受是有意義的,發人深省的。

全詩用豐富多彩的筆法,寫出了十六匹馬的神動及其背景。這既表現了詩的構圖錯綜復雜,也表現了韓幹的構圖之美。詩人的作品也是壹幅絕妙的畫。用他的自吹自擂——“紫蘇的詩如畫”來評價他的詩是非常恰當的。

在《漢宮人物畫像》中,它說:“...關於馬有七件事。八十有三匹馬,卻沒有同伴。”秦少遊說他的敘述不應該是無聊的,所以他把它抄下來,寫成了《羅漢記》。坡公《漢臥十四馬》詩...雖然這首詩的風格不同,但布局和寫作都是壹樣的。背破宮詞,蓋畫。(洪邁《容齋吳彼》卷七)

韓子的“畫”只是壹種風格,並不能納入詩歌;杜梓的《畫馬詩》只是詩,不應該被記住。杜寒開的頭,蘇奈也盡了力。敘歷落時,妙言的好奇心、情感,乃是壹首聖歌,獨立了幾千年。(《王詩涵評點蘇軾詩選》卷二)

十五匹馬風景如畫,不足為奇。至於構圖美不美,除非太官太退休,否則不可能知道。老朋友都知道,不懂古漢語,詩詞就不好。對翁獲釋如此不滿的人都坐在這裏。用四句話寫。《老胡子》是壹堆剪輯,是壹篇作文。“微流”句想活。“前者”兩句,總寫八個。“最後”壹句填補了空白。“漢聲”壹句,前敘後議。收到陶的這首詩。從壹開始,就有壹個方法。前十五馬分合,二馬也。序如畫,三也。斷斷續續,敘事交錯成精彩,四也。剪輯寫作中“老胡子”兩句突然進入討論,滿滿的閑情逸致,文外之言,弦外之音,五妙不可言。有了這兩句話,構圖在變,變化在加,也是六妙。“八馬”後,“前”兩句忽斷,七妙也。穿雲破山的方法,也是將“畫”隱退為詩的壹種方式。後人可學其法,不可學其奇。(方《趙魏》卷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