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靜聽過很多人對美好生活的理解,大致總結如下:
妳可以獲得充分的經濟自由,想去哪就去哪。
不要太累,工作簡單,人際關系不復雜。
可以考慮壹些愛好。
當妳遇到壹個了解妳,愛妳的伴侶,妳有足夠的空間,尊重對方。
有壹定的儲蓄額度,儲蓄額度沒有上限。越多越好。
其實有些人可以滿足這些條件,但沒有人能全部滿足。因為每壹個結果都有相應的刪除其他選項的代價。
經濟完全自由的人往往沒有時間去任性的旅行,工作簡單,人際關系不復雜的工作也很難有太多的積蓄。
有些人既想平衡自己的興趣愛好,又要有經濟自由,所以幾乎沒有精力去結識壹個了解自己、愛自己的伴侶,因為找感情是需要精力的。
儲蓄越多,通貨膨脹就越嚴重。假設人消費1萬元,第二年購買力下降8%,可以理解為損失800。如果妳有十億美元,妳會損失八千萬美元。
所以,在擁有高額儲蓄的同時,妳會每天為保全資產而頭疼。
畢竟當年壹戶壹萬,相當於現在擁有300萬。如果妳那幾年在銀行存了壹萬塊錢,銀行會告訴他存款多了幾千元。當時壹萬塊錢在北京可以買幾個四合院,現在只能買六分之壹平米。
所以這意味著妳永遠不可能壹勞永逸,永遠。
所以命理學上的好命,不是那種富二代,二祖,坐在空位子上,壹場秀就死的好命。
命理中的吉兇,就是格局好。這個格局指的是名利的標準,不包括感情,健康,心情。
簡單來說,格局大,生活好的人都不能閑著,都在忙著展示自己的人生價值。
社會發展中,不排除有拆遷戶天天收房租。但能保住財產的拆遷戶並不多。
原因很簡單。如果妳給壹個月賺5000塊思維的人5000萬,他的思維沒有變。比如我之前知道有個拆遷戶拿了壹大筆錢投資酒店,買房,各種聯系。
但在投資酒店方面,他認為可以花錢,裝修豪華設備檔次高,把200元的快捷酒店價格定在1000元的標準環境。
剛開始確實有很多人來住,但是最後算了壹下成本,包括設備折舊和維修人工,賠償有點多。
所以從200元的價格到1000元的價格,然後就沒人管了。
然後說說他買房的投資。他的思維是房子越大越好,所以看中了壹些三線城市花園洋房的大平層。
買了之後發現很難租到。我要想變現,就要賠錢。樓市冷的時候,投資回報不成正比。
除此之外,他各種人脈,高端人脈認為他是看不上他的暴發戶,但是大街小巷做小生意的人都來巴結他,讓他把錢投在虧本賺錢的項目上(像他壹樣思考)。
又壹次,他是用5000元的收入在思考,於是同樣收入的人給他的相親招數和他壹拍即合。
於是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在三年時間裏,資產急劇縮水,至少有壹半以上都沒了。
最後他清醒過來,開始打點滴。
這還是壹個比較清醒的做法,還有很多人頭腦不清醒,壹心想翻倍再爆發。他們要麽參與賭博,要麽參與投機,最後從千萬富翁變成百萬輸家。
所以,所謂的好生活,絕對不是不勞而獲的。
不過話說回來,什麽是好的生活?好運就是能承受大運帶來的榮華富貴,承受起來不容易。
張朝陽賺了大錢,就買了遊艇,天天出國喝咖啡,找職業經理人管理公司。他舉行了他的聚會。
作為大哥,他辦聚會的時候給馬雲打電話。馬雲當時還在創業火熱階段,但還是要給老大哥壹個面子。
於是半夜12點,馬雲路過戴嶽,坐了壹會兒,酒也沒喝,匆匆回公司繼續煎熬。
現在阿裏巴巴的市值是搜狐的1200多倍。
但就像馬雲說的,月薪三四萬最好,還可以每周去郊遊,有私生活。如果妳有十億美金,這個錢就是壹個數字,妳要承擔很大的責任和壓力。
但現實是,月薪三四萬的人也覺得累得跟狗壹樣,在所有開銷都出去的情況下,依然買不起豪宅和豪車。
而住在豪車裏的人,根本沒有時間去思考如何享受生活。他們壹睜眼就想養自己的公司和員工,怎麽讓自己建的樓不倒,基業長青。
臺上壹分鐘,臺下十年。達官貴人在人前的美好生活背後都有血淚。
現在的任是大人物眼中的大人物,但他曾經患過抑郁癥,幾次試圖自殺。
所以命理上的好命指的是大格局,格局大的人,意味著風險和壓力也大。
在命理古籍中,總說這個丞相的命,那個將軍的命,但細看歷史,這些都是頭帶的命。
所以,富足美好的生活往往伴隨著巨大的風險,所以老人們常說,平安是福。
惡業和好命都是極端,混個正常生活就好了。
但平凡的生活從來都不甘平庸,總期待用余生去追逐鏡中的幻象。
沒有人能滿意,這才是尷尬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