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刪除|權限設置|更多▼置頂
推薦日誌
轉到私人記事本
《星塵》發表於2009年6月7日118: 14。閱讀(0)條評論(0)
類別:個人日記權限:公共
浮小麥200g,桃幹100g,黃芪50g,百合100g,黑棗100g,蓮子100g)25元,蜂蜜500g需要自己帶。
制作這種六合膏需要準備浮小麥200克,幹桃100克,黃芪50克,百合100克,黑棗100克,蓮子100克,蜂蜜500克。
在這個膏方裏,除了蜂蜜還有六種藥物,最有意思的是浮小麥。
主持人:這個藥膏是要長期每天壹點鐘服用的,制作時間比較長,所以用量是10到開處方的20倍。比如這次做的六合膏就是要吃壹個星期的,當然用料量會稍微大壹點。現在來說說這裏的醫學。這裏比較有特色的是這種浮小麥,按照中醫的類比,其實就是枯萎的小麥。至於這種浮小麥,雖然和小麥同屬壹種植物,但功能和功效卻大相徑庭。小麥主要用來安神,緩解煩惱。北宋時,有壹位著名的醫生,名叫王懷印。他在王懷印的壹個朋友因為控制不嚴,進了壹批枯萎的小麥。王懷印並不知道,所以他用這批枯萎的小麥來治療壹個失眠、多夢和心悸的女人。沒想到的是,病人的慢性多汗癥通過雙腳背負治好了,於是這位王懷意識到這種枯萎的小麥有止汗作用。此後,“浮小麥”作為止汗中藥開始流行。好了,說完了浮小麥,我們去看看這個止汗六合膏是怎麽做出來的。
這個六合膏的做法解釋如下:首先將浮小麥、桃幹、黃芪、百合、黑棗、蓮子放入壹個大砂鍋中浸泡三個小時,然後加入壹定量的水。加水的時候要註意,壹定要把握好量。
南京市中醫院首席制膏師楊通常情況下,如果藥材已經泡透,加水量要比這個藥材高出兩個指節左右。
解釋兩個指關節是指指尖接觸藥面後,水量應該在指關節這個位置。水加完後,用大火燒開,再用小火煮壹個半小時。壹個半小時後,準備壹個大碗,像這樣折壹塊幹凈的紗布,鋪在碗口上,用夾子夾牢,然後把藥湯倒出來。這是第壹碗藥湯,放在壹邊備用。接下來,往砂鍋裏倒些水。這次水量略少,水面只比藥面高壹個半指節。先用大火煮,再用小火煮壹個半小時,然後像第壹次壹樣把湯倒出來。這是第二碗湯,放在壹邊備用。然後往鍋裏加水。這次水量只能超過藥面壹個指節。大火燒開後,小火熬制的時間也可縮短至45分鐘。45分鐘後,再把湯倒出來。這是第三碗湯了。
把三碗湯汁放在壹邊30分鐘,讓殘渣沈澱。接下來,將三碗湯全部倒入壹個幹凈的砂鍋中。大火燒開後,改中火慢煮。炒菜時用幹凈的木鏟攪拌,防止碰到鍋。等湯裏的水分蒸發的差不多了,把湯從大砂鍋換成小砂鍋繼續煮。註意,這個時候用木鏟攪拌。藥汁這樣濃縮後,改小火。這時候加蜂蜜。
主持人好像挺復雜的。其實我們已經給妳梳理好了。只有幾步之遙。第壹步是長時間浸泡,第二步是煎三次,第三步是用火濃縮,第四步是加蜂蜜收膏,因為如果不加蜂蜜,再怎麽熬,再怎麽熬濃,也成不了膏,所以古人想了很多辦法,比如加點樹膠。包喝了無數的湯,這讓他說起苦來!後來他吃了奶油,那種又苦又甜的味道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實就是加蜂蜜的原因。當然,也可以不用蜂蜜,用其他東西來矯正味道。這個以後再說吧。我們來看看止汗六膏是怎麽做出來的。
加完蜂蜜,這個時候就停不下來手裏的木鏟了。稍微懶壹點,就會碰鍋。壹旦碰了鍋,所有的努力都白費了。在木鏟的不斷攪拌下,鍋裏的藥汁會越來越粘稠。當鍋裏的藥汁能像這樣在木鏟上“掛旗”時,六合膏就做好了。
把六合膏裝進這個瓷瓶裏,沒有的話用玻璃瓶。請註意用法。戀愛出汗的朋友每天空腹服用1湯勺,連續服用7天。
解釋完自制藥膏,再來說說保鮮盒裏的寶琦君藥膏。包琦君連續服用了兩個月,他真切地感受到了發生在自己身上的變化。2008年夏天,包和他的妻子又開始了旅行。
今年9月包赴京旅遊時,帶了壹條毛巾,偶爾擦壹下額頭上的汗,只是摸了兩次背。他沒有把衣服濕透,這和去年的雲南之行很不壹樣。效果還是很明顯的。這麽多年不方便,應該說已經解決了,達到了滿意的程度。
雖然主人的面霜不錯,但是服用的時候要特別註意。如果妳感冒了,發燒了,拉肚子了,就不能服用。除此之外,在服用這款面霜的過程中,不要吃油膩和辛辣的食物,也要少吃海鮮,更不要喝濃茶、咖啡這類刺激性的飲料,以免影響面霜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