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求高中生寒假社會報告關於德清歷史文化的

求高中生寒假社會報告關於德清歷史文化的

德清縣城自搬遷武康至今已十年有余,新縣城以她巨大的發展步伐,如今已經成為省會杭州北郊崛起的壹座新城。

然而,人們沒有忘記武康是壹座有著1700多年建置史的古老縣城,於是以“永安”名街,“余英”名坊,以及“千秋廣場”、“春暉公園”……以此來追尋歷史,刻錄對這座古老縣城的記憶。

永安古城遺址的發現,彌補了武康歷史物質文化不足的缺憾,以文物的角度實現了新城與古城歷史的續接,而對永安古城的保護和利用定能提升武康的城市文化品位,為新縣城增色添彩。

圖為永安古城遺址全景

永安古城遺址作為古代武康縣治所在地,至今已歷經壹千七百多年的歷史。

紛繁的地方誌中記載著壹些有價值的史料,從這些壹鱗半爪的片言只語中,我們可以查證永安古城的沿革變遷,並逐漸勾勒出它往昔的輪廓,從而為其舊址的確定提供最好的佐證。

三國吳黃武元年(222年),正式設置永安縣,這應該是武康建縣之始。

唐《元和郡縣誌》載:“(吳)大帝分烏程余不鄉置永安縣。”

晉時地名改易永康,後為武康,並壹直沿用,而行政區劃未變,隸於吳興郡。

清道光《武康縣誌》載:“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改永安縣為永康,尋改武康。

屬吳興郡。

縣名武康始此。”南宋《余英誌》對縣名的變革有明確解釋:“晉平吳,以平陽郡有永安縣,故改也。

改永康為武康者,以同惠帝年號故也。”清代曾在永安古城舊址出土晉磚。

清道光《武康縣誌》載:“邑西四裏……永安山之陽。

雨後墻垣頹圮,其磚文或曰“鹹和八年,或識‘永興三年’”累累不壹。”並註明:“近縣故址,居人猶稱為“後署”,此蓋舊時城磚也。”

隋至宋,永安古城經歷多次變易。

原在余英溪北,隋時遷於溪南,百余年後因兵燹復遷溪北,南宋初再次重建。

永安古城雖然屢毀屢建,但地望基本不變。

在重建後即刻達到原初的繁盛。

清道光《武康縣誌》載:“永安城,在余英溪北。

隋仁壽二年(602年),中使蘇倫徙於溪南。

唐廣德元年(763年)袁晁亂,毀於兵。

二年(764年),左衛兵曹參軍慶澄……重建於溪北。

銅峴山之水三面環繞,浚為濠塹。

立四門,東曰“撫耘”,南曰“朝恩”,西曰“懷安”,北曰“平遠”。

宋建炎(1127-1130年)末,悉毀於兵。

紹興二年(1132年),……故址重建,規制復備。”另載:“廣德二年……袁晁之亂,……縣郭居民悉為灰燼。

澄於瓦礫荊棘之場,創制屋宇,召集逋亡,未及期年,悉復其舊。

越歲,殷繁過半。”

元末明初,由於張士誠的短暫割據,永安古城又壹次經歷了兵毀和重建。

清道光《武康縣誌》載:“……吳王元年……兵燹之後,殫力建置,規制壹新。”至此,武康縣治逐步向東南遷移到今武康千秋橋北堍壹帶。

永安古城以其山水環繞的得天獨厚,民物阜安。

清道光《武康縣誌》載“武康為六朝名邑,金石之富,甲於諸縣。”從北宋縣令毛滂的《東堂記》中,我們可知縣舍“盡心堂”的華麗程度甚至超過了湖州刺史府:“以‘生遠’名樓,‘畫舫’名齋,‘潛玉’名庵,‘寒秀’、‘陽春’名亭、‘花’名塢,‘蝶’名徑,而疊石為魚磯,編竹為鶴巢,皆在此池上。

獨‘陽春’西窗,高山最多。”這些精巧奇秀的名稱,讓我們不難想像當時亭閣錯落,曲徑通幽的江南園林景致。

從史料中,我們同樣可以初步推斷永安古城的地望。

《余英誌》載:“銅官山本名武康山,晉武帝太康元年平吳,改永安縣為永康,尋改武康,縣以山名也。

唐天寶六年,山始改名銅官。”

清道光《武康縣誌》“銅官山”條目載: “在縣西北十五裏,高三百五十丈,周七裏。

本名武康山,晉以之名縣。

世傳:漢吳王濞采銅於此。

唐天寶六年始改今名。”

清道光《武康縣誌》“永安山”條目載:“在縣西五裏,壹名銀山。

高七十丈,周四裏。

吳置永安縣在此。”

清道光《武康縣誌》載:“縣在今治西五裏銀山。

銀山原名永安,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