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我們還在糾結於四年前甚至更早的略勝對手的歷史,糾結於短道裁判給球隊的九次處罰,糾結於令人咋舌的主場優勢...
但其實我們更應該理智地發現,除了在短道速滑、速滑等現有優勢項目上騎行,韓國還在歐美人不太重視的鋼鐵雪車平行回轉、女子冰壺甚至單板滑雪項目上實現了“彎道超車”。
冰強雪弱是壹樣的,也是整個國家的冰雪發展。作為東道主,韓國上了壹堂生動的課。其發展路徑、訓練模式、項目安排、規則、場館利用乃至項目文化,都值得四年後的北京冬奧會效仿和借鑒。
優勢項目:
左手的國民修養與右手的文化建設。
在所有八個短道速滑項目中,韓國隊獲得了三枚金牌,1銀牌和2枚銅牌。拋開主場的優勢和網間的“攻口水”,韓國的短道速滑其實也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全國各地也都有栽培,但韓國的經營效率更科學。在選拔模式上,相對於短道主要集中在黑龍江和吉林,經常需要這種二元選拔平衡的中國,韓國模式更為多樣。
雖然大部分短道速滑選手來自首爾,但大部分選手分散在高中和大學,保證了比賽的多樣性。每次他們都會按照世界大賽進行三次以上的選拔,保證最優秀的選手參加。
在訓練模式上,韓國人在耐力+後期課程中長距離上有著無與倫比的優勢,國際流行的內圈超越技術也是韓國人的發明。
崔敏靜獲得了女子1500米的冠軍。
良好的群眾基礎(知名度遠勝於中國和黑吉省)、悠久的文化歷史、獨特的戰術和訓練模式、大學文化的建設,保證了韓國在短道項目上會源源不斷地產生高素質的人才。
雖然韓國的選撥模式加劇了球隊的內訌和矛盾,但在王蒙離開後,中國女隊也無力再拿出壹個掌門人。
在速滑領域,韓國也有不俗的表現。憑借李在集體出發比賽中的奪金,韓國隊取得了1金3銀2銅的好成績。依靠優秀的選拔體系和良好的技術支持。
尹在雪上項目中為南韓贏得第壹枚金牌。
潛在優勢項目:
跨越式布局,跨越式進步
在尹奪得歷史上鋼架雪車冠軍之前,南韓和中國壹樣是雪地裏的“小白用戶”。在夏天的速度領域,我們還沒聽過韓國人的名字。
尹的成長是壹個典型的韓國勵誌故事——只是因為他1.78米的身高,雙手輕松扣籃的能力,以及他的爆發力(這樣的人在國內搶了不少),加上韓國舉辦冬奧會帶來的歷史機遇,他登上了時速100公裏的賽道。
6年前白手起家,在韓國科研和教練團隊的配合下,壹步步走上職業賽場,以旋風般的速度沖向世界中心。在平昌奧林匹克海岸中心,他將東道主的主場優勢發揮到了極致:
在其他選手加起來的訓練時間只有三天的情況下,他還能在賽道上從容練習三年。千錘百煉的背後,是身體和地形的結合。對於其他球員來說,危險的彎道和上坡是對他的本能反應。
據知名體育人方雪峰介紹,尹從第壹輪到最後的累計優勢為1.63秒,超過了該項目重返奧運會以來前四位金牌得主所取得成績的總和,優勢之大足以超過博爾特式的優勢和菲爾普斯式的優勢。
在競爭日益精細化、專業化的今天,天才球員+科研輔助+巧妙選擇突破點,壹直是決定場上成敗的X因素。平昌冬奧會上的韓國有舵雪橇比賽也為我們提供了另壹個快速進步的證據:
女單,韓國的排名從第29位上升到了第8位;男雙,從最後的19到第九;混合組,從最後壹名到第九名。
那麽作為東道主,我們是不是也可以讓選手先在賽道上完成上千個練習?
韓國的突破不僅限於此:
冰壺——韓國參加國際比賽才五六年。大多數球員在中學後開始學習冰壺,但韓國隊壹路殺入決賽。相比中國著名的冰壺,韓國人的旋風般崛起讓人覺得可怕。
韓國隊晉級女子冰壺決賽。
黑馬項目:
從歸化球員到與狼共舞
平昌冬奧會上,韓國男子冰球隊絕對是壹支不被關註的球隊:小組賽三戰全勝,但八強賽對陣芬蘭這支強隊,在0-3落後的情況下,令人難以置信的驚險。
雖然以2-5的比分落敗,但韓國隊昂首走出球場的那壹幕令人難忘。韓朝組建的女子冰球隊,雖然也排名墊底,但並不遜色於賽場上的對手。
兩隊給世界造成的奇跡,其實是在平昌冬奧會之前,也就是拿到參賽資格的歷史性時刻。而不是冰球強國的韓國,也沒有面臨東道國自動入圍的政策,於是出現了壹個想法:允許他們使用歸化球員。
2月20日,朝韓女子冰球隊和瑞士隊在江陵關東冰壺中心進行了平昌冬奧會第7-8名排名賽。進了壹球後,朝韓隊抱在了壹起。
之後,韓國開始了外籍球員入籍的工作。這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來自加拿大和美國的7名白人冰球運動員入籍韓國,成為韓國國家隊成員。與此同時,韓國聘請韓裔美國人白雉山擔任男隊主教練。
作為亞洲第二支躋身男子冰球世錦賽頂級球隊的球隊,歸化球員不可或缺,但韓國人的布局更為微妙:
韓國從2003年開始參加亞洲冰球聯賽,從安陽漢納壹線隊到現在的安陽漢納、高壹、大明黑仔鯨三支球隊。早期的職業化轉變是推動韓國冰球發生質變的關鍵因素。
雖然歸化球員對中國來說不太現實,但是我們現在在花滑和冰球上對中國人開放,也可以直接提升球隊的實力。征集全球華人冰雪人才也是北京冬奧會需要完成的任務。
原籍加拿大和美國的白人冰球運動員入籍韓國,成為韓國國家隊成員。
3億人在冰雪上,不遠處。
在項目的傳統歷史、厚度、運營等方面,與我們非常相似的韓國也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對於短道速滑等優勢項目,是否可以放棄之前黑龍江和吉林的二元選拔法,讓更多不同地區的孩子加入到充滿活力的比賽中來?
現在,在女子方陣中,這種二元選拔的堅冰已經開始松動:來自內蒙古的17歲小將李金羽,被主教練李巖帶到隊中,破格入選。
能不能更積極地研究制定規則?在國際話語體系中,如果我們不能制定規則,我們需要主動學習和適應規則。
對於鋼鐵雪地車等潛在優勢項目,能否復制韓國經驗?我們的張培萌有著飛壹般的速度,壹流的意識,對賽車的熱情。如果在北京冬奧會上充分利用自己對地形的熟悉,也有可能創造自己的奇跡。
在其他相對較弱的雪上項目中,我們也有這樣的機會。
林小君在贏得平昌冬奧會男子1500米短道速滑決賽金牌後歡呼雀躍。
至於還在等待國際冰球聯合會特別關照才能獲得2022年北京冬奧會參賽資格的中國男子冰球隊,我們的冰球人口基數其實遠高於韓國。
但2011平昌冬奧會申辦成功後的成績,以及冰球人口和冰球文化的建設都值得我們思考。
當然,競技體育有其自身的規律性,要摒棄功利心態,更不要說為了金牌而做出的壹些場外舉動,包括裁判身上的小動作。
北京冬奧會,紮實做好項目普及和文化建設,積極用榜樣的激勵作用推動我們的冰雪建設。中國3億人登上那塊冰面的夢想可能並不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