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堯舜禪讓的傳說是儒家的杜撰,還是歷史的真實事件呢?

堯舜禪讓的傳說是儒家的杜撰,還是歷史的真實事件呢?

此問嘉會深感失望。堯舜禪讓之典,是中華民族傳頌的美德之壹,就像大家的姓氏,事過久遠,古籍缺失,我們既不可能證明它的真實性,也沒必要懷疑它的真實性。我們會懷疑自己姓氏趙錢孫李,是先人杜撰的嗎?民族傳統屬於文化的範疇,有些屬於民族的基本價值觀、信仰和心理,不接受質疑。我們不能因為現代自私、虛偽、狡詐盛行,就去否定氏族時代曾經民風淳樸、天下為公。

關鍵是問者懷疑儒家杜撰歷史,而答者多添油加醋,說明時下國人多不讀書,或捕風捉影臆說不止,或當文革留聲機大放厥詞,此等對自己民族傳統施於刀砍爺斫的惡劣思潮,足以引起我們的警惕!如果是批評儒家某些觀點主張時過境遷,或許嘉會還會點贊。但抹殺儒家對中國古史構建的不朽之功,則屬於無知了。

儒家非但未曾杜撰上古虞夏之書,反而以其六經等為中國古史開辟道路。《尚書》出自魯太史所藏的王室公牘,孔子匯編以作為課徒的教材,以至流傳於今

中國之所以能成為文明不息、浴火涅槃的世界大國,這得感謝早期儒家。是他們傳承了周王室的文書檔案、三代典章制度,從而形成了華夏最早的歷史學、哲學、語言學、文學經典,使中國文化根深枝散、繁榮滋長。因此,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聖賢,不僅是繼往開來的文化巨人,也是百家爭鳴的奠基人,更是多災多難的古老中華大地不斷走向民族融合、走向國家統壹的文化符號。二十四史,從《史記》至《明史》,也是儒家的力作。否定儒家,我們又何以知史呢?無孔門六藝,就算墨、道、法、兵等諸家,也無從得知三代以往!墨家讀儒家經典以知古,法家出儒家之門,並無疑義。老子道德三千言,是不言史的;而莊子精通儒經,則是很明顯的。

堯舜禪讓之典出自我國史書之祖《尚書》。《尚書》先秦但謂之《書》,“尚”字蓋漢初伏生傳二十九篇時所加,因其為“上古之書”。《尚書》本漢人之舊稱。稱《書經》者,宋以來之通稱,因先秦即為“六經”之壹,其後五經(漢初樂已失傳)、七經、九經以至十三經,此書均在列。故歷代以“經”譽之,而不入史書之目。

“書”本義為公牘。所以瑞典考古學家、語言學家高本漢《尚書》譯本,書名為《The Book of Documents》,甚得其實。

“周公乃朝,用書命庶殷。”(《尚書?召誥》)其“書”為誥命之公文。

“明啟刑書胥占。”(《尚書?呂刑》)其“書”為政府所頒之法典。

“豈不懷歸?畏此簡書!”(《詩?出車》)其“書”為征召服役之命令。

書成為書籍的通稱,始見於魯昭公二年《左傳》:

晉侯使韓宣子來聘……觀於太史氏,見《易象》與《魯春秋》,曰:“周禮盡在魯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與周之所以王也。”

根據上引史料的記載,我們大致可以說:平王東遷雒邑後,魯國所存與周王室有關的文獻獨豐。以今存《尚書?周書》的二十篇來看,實際都是周王室及諸侯國的重要公文,涉及周公及魯國者達十壹篇之巨。因此,我們可以斷定《尚書》各篇出自魯太史氏所藏之檔案,是孔子拿來作為教授生徒教材的。

《史記》《漢書》皆無孔子刪書之說,其說出自《尚書緯》,故鄭玄述之。然書緯出於哀平之際,蓋因史遷“孔子刪詩之說”而臆斷之,實際為張霸偽“兩百篇尚書”張本。自《毛詩正義》以來,論孔子刪詩者甚眾,都謂其不足信。所以孔子刪書之說,實則無稽之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