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雅名詞解釋:《爾雅》是辭書類文學作品,最早收錄於《漢書·藝文誌》,但未載作者姓名。作品中收集了比較豐富的古中文字辭。它不僅是辭書之祖,還是儒家要籍——經,被列入《十三經》中。
壹、《爾雅》成書時間
《爾雅》成書於戰國或兩漢之間,上限不會早於戰國,因為書中所用的資料,有的來自《楚辭》、《莊子》、《呂氏春秋》等書,而這些書是戰國後的作品。書中談到的壹些動物,如狻猊(suān ní,即龍九子之壹,形如獅子)。
據研究,不是戰國以前所能見到的。也有認為《爾雅》成書的下限不會晚於西漢,因為在漢文帝時已經設置了《爾雅》博士,到漢武帝時已經出現了犍為文學的《爾雅註》。
二、《爾雅》的主要內容
《爾雅》全書收錄4300多個詞語按義類編排,計2091個條目,是中國辭書之祖。本20篇,現存19篇。它大約是秦漢間的學者綴緝先秦各地的諸書舊文,遞相增益而成的。這些條目按類別分為“釋詁”、“釋言”、“釋訓”、“釋親”、“釋宮”、“釋器”、“釋樂(yuè)”。
作品評價和歷史定位:
1、作品評價
《爾雅》被認為是中國訓詁的開山之作,在訓詁學、音韻學、詞源學、方言學、古文字學方面都有著重要影響,其中的今話是漢代的話。《爾雅》是我國第壹部按義類編排的綜合性辭書,是疏通包括五經在內的上古文獻中詞語古文的重要工具書。
由於《爾雅》在文字訓詁學方面的巨大貢獻,自它以後的訓詁學、音韻學、詞源學、文字學、方言學乃至醫藥本草著作,都基本遵循了它的體例。後世還出了許多仿照《爾雅》寫的著作,被稱為“群雅”,由研究《爾雅》也產生了“雅學”。
2、歷史定位
在漢代《爾雅》就被視為儒家經典。唐文宗開成年間刻開成石經時,列入經部。到宋代被列為十三經之壹。事實上,《爾雅》並不是經,也不是某壹部經書的附庸,它是壹本獨立的詞典。人們借助於這部詞典的幫助,可以閱讀古籍,進行古代詞匯的研究;可以了解古代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