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蕭和笛是源於哪個國家?

蕭和笛是源於哪個國家?

全都源於中國。

簫的歷史

簫的產生,其歷史可以追根溯源到遠古時期。中國考古學表明,目前出土文物中發現了有距今七千多年的骨質發聲器,考古學家稱之為“骨哨”(浙江河姆渡出土的文物,現存浙江博物館)。這批骨哨是用鳥禽類中段肢骨制成的,古代人將骨骼中的骨髓抽掉,形成壹支中空的骨管,然後在管壁上打有孔洞,它們長7厘米左右,管徑6--8毫米,略呈弧曲形,在凸弧面上開有二或三孔,可以吹出幾個音來,於是就形成了骨哨。盡管考古學家們稱之為骨哨,但從它的形狀、結構和發聲原理同現代簫笛作壹比較,已基本上具備了樂器的雛形。我們是否可以認為骨哨應該就是簫笛的鼻祖呢?無怪今天有許多管樂大師們都認為骨哨就是今天的前身,因此幹脆稱它為“骨笛”。那麽用竹子做的吹奏樂器又是什麽年代形成的呢?《呂氏春秋》中寫有:“黃帝命伶倫伐昆侖之竹為管”的記載。據說遠古時期氣候較暖,中國黃河流域遍長竹子,只是因為後來氣候變化,竹子的生長線才南遷到長江流域。伶倫伐竹為管的記載,充分說明了用竹子做樂器在新石器時代已經開始了。據傳,後人將伶倫所訂的律管編排在壹起就形成了古代的排簫。

在虞舜時代,曾出現過壹部稱之為“箾韶”的古代樂舞,“箾”即是今天的“簫”字。因為這部樂舞主要是用古代排簫來演奏的,所以我們認為《韶》的演奏使簫進入了壹個新時代。《大夏》是古代人民歌頌大禹治水為內容的古代樂舞,它***分為“九成”(九段音樂),用“籥”伴奏,又稱為“夏竹九成”。竹就是排簫的前身。由此可見從《箾韶》到《大夏》,簫曾在中國音樂史上經歷過多年的輝煌時代。周代,曾將我國古代樂器分為“八音”,它們分別是: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八類樂器,其中“竹”就是指簫和篪。自從國初期的曾侯乙墓的出土,簫做為古代樂器的實物才得以我們親眼所見。因此提起“絲竹”二字,人們自然會想到這種樂器。

唐代以前指多管“簫”,即“排簫”。

單管簫的管體壹般呈圓柱形,通常有6~8個側指孔,吹奏時,用手指按孔,可控制不同音高。多管簫為每管壹音,無側孔。排簫的稱呼最初見於唐代趙璘的《因話錄》,《元史》中正式稱多管“簫”為“排簫”。

現今單管簫,稱“洞簫”。

《通典·樂器》引《世本》:“簫,舜所造。其形參差象鳳翼,十管,長二尺。”

今之單管洞簫,唐代以前稱“笛”,宋代稱“簫管”。

古簫(排簫)有大小之分,大簫稱“言”;小簫稱“筊”。簫的大小也以管數多少來區分,管數多則為大簫,管數少為小簫。

《廣雅·釋樂器》:“簫,大者二十四管,無底;小者十六管,有底。”

簫,古代用於宮廷雅樂邊棱音氣鳴樂器。“八音”分類屬“竹”。漢唐以來的石刻、壁畫以及墓俑保存了許多吹奏排簫的形象。排簫的種類繁多。從管數(也稱“彄數”)組成看,就有十到二十四管不等的十余種。從形制看編管參差排列如鳳翼,有呈單翼狀的;有呈雙翼狀的。從制作材料看,排簫除竹質外,還有骨質、石質的。目前所知的最早竹質排簫實物為曾侯乙十三管排簫,距今已2,400多年。最早的石排簫實物為淅川下寺1號楚墓出土的十三管石排簫,用整塊漢白玉雕琢而成,距今約2,500多年。河南省鹿邑太清宮遺址的商末周初長氏貴族大墓,出土的禽骨排簫是中國目前發現最早的實物,距今約3000年。

簫的起源有二說。壹說,出自“籟”。《莊子·齊物論》:“女(汝)聞人籟而未聞地籟,女聞地籟而未聞天籟。”晉·郭象註:“籟,簫也。”二說,出自“籥”。龠,甲骨文作“”。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釋龢言》:“龠字既象編管。”籥古字為籥龜。《集韻·平簫》:“簫,或作籥龜。參差象鳳之翼也。”

唐宋時期的排簫因應用場合或樂種的不同,衍生出“燕樂簫”、“鼓吹簫”、“教坊簫”、“龜茲簫”等。唐代十部伎中,除天竺、康國外,清樂、西涼、龜茲、疏勒、安國、高昌、高麗、燕樂等部伎都采用了排簫,足見它在當時宮廷音樂中的重要地位。壹般認為,單管簫出自羌中,四孔,豎吹。漢代也稱“羌笛”,簡稱“笛”。後經京房加壹孔,為五孔。漢至唐代壹直把橫吹和豎吹的兩種有側孔邊棱音氣鳴樂器統稱為“笛”。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五:“後漢馬融所賦長笛,空洞無底,剡其上孔五孔,壹(孔)出其背,正似今之尺八,李善為之註雲:‘七孔,長壹尺四寸,’此乃今之長笛耳,太常鼓吹部中謂之‘橫吹’,非融所賦者。”

魏晉時期,豎吹的單管簫已有六孔,仍稱“笛”。故在此以前的豎笛和橫笛常被後人相混淆,為了區別比兩者,樂家常稱排簫為“古簫”。

宋·朱熹《朱子語類·樂》:“今之簫管,乃是古之笛,雲簫方是古之簫,雲簫者,排簫也。”

直至宋元以後才逐漸把排簫、洞簫、橫笛三者較明確地區分開來。依制作材料來分,有竹質(紫竹簫)、陶瓷(德化瓷簫)、玉(白玉簫)、金屬(鐵簫)、紙質(紙簫)等。

早在《尚書·益稷》中記載有“簫韶九成,鳳凰來儀。”當因韶樂伴奏樂器以簫(當時為排簫)為主而有此稱。

西晉樂工列和、中書監荀勖所改革的笛為6 孔(前5、後1),其形制與今天的簫已非常相似了。東晉的桓伊,擅長音樂,他有壹支蔡邕的柯亭笛(簫),是江南數第壹的吹簫名手,地位和聲望都已很高。他曾為素不相識的王徽之吹奏過三段樂曲(即流傳千古的《梅花三弄》),在歷史上被傳為佳話。

魏晉南北朝時,簫已用於獨奏、合奏,並在伴奏相和歌的樂隊中使用。

清代,清《律呂正義後編》記載:“明時乃直曰簫,不復有豎篴。今簫長壹尺八寸弱,從上口吹,有後出孔;笛橫吹,無後出孔。”

笛的歷史

笛是中國最具特色的吹奏樂器之壹。1986年5月,在河南舞陽縣賈湖村東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中發掘出16支豎吹骨笛(用鳥禽肢骨制成),根據測定距今已有8000余年歷史。豎吹,音孔由五孔至八孔不等,其中以七音孔笛居多,具有與我們所熟悉的中國傳統大致相同的音階,骨笛音孔旁刻有等分符號,有些音孔旁還加打了小孔,與中國的音調完全壹致仍可用其吹奏民間樂曲《小白菜》。

黃帝時期,即距今大約4000多年前,黃河流域生長著大量竹子,開始選竹為材料制笛,《史記》記載“黃帝使伶倫伐竹於昆豀、斬而作笛,吹作鳳鳴”,以竹為村料是笛制的壹大進步,壹者竹比骨振動性好,發音清脆;二者竹便於加工。秦漢時期已有了七孔竹笛,並發明了兩頭笛,蔡邕、荀勖、梁武帝都曾制作十二律笛,即壹笛壹律。

笛在古代稱為“篴”。到了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有:“笛,七孔,竹筩也”的記載。

1978年,從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了兩支竹篪,從湖南長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了兩支竹笛,出土的篪和古籍中記載的漢篪,除長度略有出入外,其他形制完全相同;出土的笛除與記載相同外,並在墓內的竹筒上寫有篪的字樣,顯然是古代竹笛,古代的篪和笛非常相似,歷來有人篪、笛不分,說成是同壹樂器,實際是有區別的。從出土篪、笛可以看出:篪,6孔,閉口,能奏五聲加壹變化音,全身髹(xiū)漆;笛,7孔,開口,能奏七聲加兩個變化音,不髹漆。戰國時,篪是祭神或宴亭時演奏的主要旋律樂器之壹,笛也非常流行,屈原學生宋玉的《笛賦》中也曾講到當時南方的笛,與今日之笛已十分相像。壹般認為,“笛”的古字是“篴”。但除了《周禮》外,《詩經》、《尚書》、《呂氏春秋》等史籍均未載“篴”,所載邊棱音類氣鳴樂器多為“籥”、“篪”、“簫”等。然而,當今的“洞簫”都指單管簫,在唐代以前卻稱笛。我們常常把那時的笛誤認為橫吹笛,實際上東漢馬融的《長笛賦》中所說的長笛、晉代荀勖所作的十二支律笛等,都是豎吹笛。

今單管洞簫由漢代長笛演變而來的壹個重要證據是嘉峪關魏晉墓室磚畫中可清楚地見到九節形制的豎吹笛與四弦阮鹹的合奏圖。

至隋代,豎吹笛仍保持長笛的稱呼。

《隋書·音樂誌中》:“高祖既受命,定令宮懸……笙、竽、長笛、橫笛、簫、篳篥、篪、塤,四面各八人,在編鐘下。”

又《隋書·音樂誌中》:“西涼樂……其樂器有:鐘、磬、彈箏、搊箏、臥箜篌、豎箜篌、琵琶、五弦、笙、簫、大篳篥、長笛、小篳篥、橫笛、腰鼓……等十九種。”

到了唐代,由於在宮廷音樂中廣羅博采少數民族的音樂文化,在不同樂種的樂隊裏有豎笛,也有橫笛。為了區別,橫吹笛前常綴以“橫”字,稱“橫笛”;而豎笛則直接稱“笛”,可見先前“笛”的概念失分清楚。如史籍所載,唐代十部伎中,天竺、高昌、龜茲、疏勒、等部伎中所用橫吹笛稱“橫笛”;清樂、安國、康國、燕樂等部伎中所用的豎吹笛則直接稱“笛”;而西涼伎中豎吹、橫吹兩種笛皆用,則分別稱“笛”、“橫笛”。

《新唐書·禮樂誌十壹》:“西涼伎有……笙、簫、觱篥、小觱篥、笛、橫笛。”橫笛另有“橫吹”、“橫竹”等稱。不過李賀《龍夜吟》詩“卷發胡兒眼睛綠,高樓夜靜吹橫竹”中的“橫竹”,僅為詩韻需要而稱。

由於唐代的豎吹類笛中出現了呂才制作的規範化的尺八,它在規模龐大的?樂中恰與長笛和短笛(均為豎吹)配備在同壹個樂隊裏。至宋代,由於橫笛的流行,加上尺八又衍生出了“簫管”、“豎笛”、“中管”、“尺八管”等名,因此許多人已搞不清唐代以前的長笛、笛與宋代橫笛的區別,以至沈括化了很大力氣去解釋它們。

《夢溪筆談》卷五:“後漢馬融所賦長笛,空洞無底,剡其上孔五孔,壹孔出其背,正似今之‘尺八’。李善為之註雲:‘七孔,長壹尺四寸’,此乃今之橫笛耳,太常鼓吹部中謂之‘橫吹’,非融所賦者。”

宋代理學家朱熹在《朱子語類》裏也作過這樣的澄清:“今之簫管乃古之笛,雲簫方是古之簫。雲簫者,排簫也。”

約明代起,直接稱單管洞簫為“簫”。

《明會典·工部三·儀仗二》:“簫,十二管(支)。以竹為之,長壹尺八寸,間纏以弦線有六孔,前五後壹。”對已形成的“簫”的新概念。

明末清初人張爾歧在《蒿菴閑話》中也認為:“洞簫,即今所吹單竹簫,古人正名為笛。今所謂笛,則橫吹耳。”

清末朱珔在《文選集釋》中也有作過類似的說明:“至古笛多用豎吹,而今則橫吹,猶之古簫用比竹,今簫則用單竹。而今之簫直似古之笛,乃後世所變改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