謂有文化,知禮法。《群音類選·牧羊記·衛律說降》:“奈何所見不同,更不知書達禮。”《二刻拍案驚奇》卷六:“既然知書達禮,就在我門下做個記室,我也便當了好些。”《紅樓夢》第五七回:“幸他是個知書達禮的,雖是女兒,還不是那種佯羞詐鬼、壹味輕薄造作之輩。” 曹禺 《雷雨》第二幕:“我知道妳是個知書達禮的人,壹看就看出是個直爽人。”
知書指的應該是四書,而達禮應指禮記。
四書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四種儒家經典。
禮記,中國儒家經典之壹。是戰國至漢初儒家禮儀論著的總集。內容包括禮制和儒家哲學兩部分,為研究中國古代社會、文物制度、典禮、祭祀、教育、音樂和儒家學說的重要參考書。《漢書·藝文誌》著錄131篇,西漢戴德刪為85篇,名《大戴禮記》。他的侄子戴聖又刪為49篇,名《小戴禮記》,收入“十三經”中。其中《中庸》、《大學》、《禮運》等篇是儒家重要的哲學著作,對後世影響很大。
這是過去文人必讀的書,所以用來比喻文化,知禮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