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班,春秋戰國時期魯國人,姬姓,公輸氏,名班,人稱公輸盤、公輸般、班輸,尊稱公輸子,又稱魯盤或者魯般,慣稱“魯班”。魯班的名字實際上已經成為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象征。
2400多年來,人們把古代勞動人民的集體創造和發明也都集中到他的身上。因此,有關他的發明和創造的故事,實際上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發明創造的故事。魯班的名字實際上已經成為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象征。
壹發明創造
1、木工工具
古代書籍中的許多東西,如《事物紺珠》、《物原》、《古史考》等,木工中使用的許多工具和工具都是由他創造的,如曲尺,又如墨鬥、刨子、鉆子、鋸子等。這傳說也是由魯班發明的。
這些木工工具的發明使當時工匠們從原始繁重的勞動中解放出來,勞動效率成倍提高,土木工藝出現了嶄新的面貌。後來人們為了紀念這位名師巨匠,把他尊為中國土木工匠的始祖。
2、鋸子
傳說鋸子也是魯班所發明,其實依考古學家發現,居住在中國地區的人類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會加工和使用帶齒的石鐮和蚌鐮,這些是鋸子的雛形。魯班出生前數百年的周朝,已有人使用銅鋸,“鋸”字也早已出現。
根據傳說,壹旦他進入山上砍伐樹木,他不小心滑倒了他的雙手,他的手被雜草的葉子切開,出血了。他摘下樹葉,摸了摸它。葉子兩邊都很鋒利。牙齒,他用這些密集的小牙齒在他的手背上做了壹個輕微的筆觸,實際上切了壹個洞。
他的手被這些小牙齒割傷,魯班受到這壹事件的啟發。他想,如果這樣壹個齒形工具,妳不能快速砍伐樹木嗎?因此,經過多次實驗,他終於發明了壹種鋒利的鋸,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最早的名稱是“矩”,又名魯班尺,傳說是魯班發明。
《墨子-天誌上》說:“輪匠執其規矩,以度天下之方圓。”規矩,即圓規及曲尺。曲尺由尺柄及尺翼組成,相互垂直成直角,尺柄較短為壹尺,主要為量度之用;尺翼長短不定,最長為尺柄壹倍,主要為量直角、平衡線之用。木工以曲尺量度直角,平面,長短甚至平衡線。
4、墨鬥
墨鬥是木工用來粉碎的工具,它是由魯班發明的。該工具使用桶型盒來存儲墨水。繩索的壹端通過墨孔染色。染色繩子的末端是壹個叫做“班母”的小木鉤,由魯班的母親發明。班母母親通常距離地面約壹英尺。
固定之後,將已染色線繩向地面彈動,工地以此為地平直線標準。又可以班母固定於高處,墨鬥懸垂,以墨鬥之重量作墬力,將已染色線繩向壁面彈動,以此為立面直線標準。後石匠師父以鬥線定采集下來的巖石形狀,再用其它工具把不要的部分敲掉,以成所需方石,長石等形狀的石料。
5、機封
《禮記·檀弓》記他設計出“機封”,用機械的方法下葬季康子之母,其技巧令人信服。但當時盛行厚葬,這種方法未被采納。
6、雕刻
《述異記》記魯班曾在石頭上刻制出“九州圖”,這大概是最早的石刻地圖。此外,古時還傳說魯班刻制過精巧絕倫的石頭鳳凰。
擴展資料:
壹、背景:
這在古代很常見,所以人們經常稱他為魯班。他出生於周敬旺十三年,他在周維定二十五年去世,生於春秋末期至戰國初期。他出生於壹代又壹代的工匠家庭。他從小就跟隨過很多家庭成員。工程勞動力逐步掌握了生產勞動技能,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大約在公元前450年以後,他從魯來到楚國,幫助楚國制造兵器。他曾創制雲梯,準備攻宋國,墨子不遠千裏,從魯行十日十夜至楚國都城郢,與魯班和楚王相互辯難,強行說服楚王停止攻宋。
木工師傅們用的手工工具,如鉆、刨子、鏟子、曲尺,劃線用的墨鬥,據說都是魯班發明的。而每壹件工具的發明,都是魯班在生產實踐中得到啟發,經過反復研究、試驗出來的。
二、人物影響
1、魯班經:
這部書的的前身,是寧波天壹閣所藏的明中葉的《魯班營造法式》,現已殘缺不全。它的特點是在內容上只限於建築,如壹般房舍、樓閣、鐘樓、寶塔、畜廄等,不包括家具、農具等。編排順序比較合乎邏輯。
首先,討論了水平和垂直工具,壹般場地和輪廓梁,然後討論了特殊類型的建築物和建築細節,如駝峰和魷魚。此外,還有許多插圖,它們與文本相互補充,並保留了宋元時期的許多技巧。萬壹本經過壹百多年的天壹閣,更名為魯班景家角鏡。
內容和布局有重大變化,但前21頁缺失。後來,根據萬歷刻的明朝(崇禎),書完整而完整,妳可以看到整個畫面。雕刻後,它們全部來自萬裏本或崇禎。魯班經的主要分布大致分布在安徽,江蘇,浙江,福建和廣東。
2、魯班獎
魯邦獎“建築工程魯班獎”建設項目魯班獎由中國建築工業聯合會於1987年成立。該獎項是行業榮譽獎,屬於民間性質。那時,金額是每年20。有嚴格的選擇方法和報告和審查程序,並有嚴格的評估紀律。評審由評委會進行。
評委會由21名成員組成。評審團必須是具有高級技術職稱,熟悉工程專業知識並擁有壹定專業和技術職位的專家。 1996年7月,根據建設部的決定,1981年政府成立和組織的國家質量工程獎與魯班建築工程獎合並。該獎項被授予中國建築工程魯班獎。
每年評選壹次,獎勵數額為每年45個。2000年5月15日,中國建築業協會發布了新的中國建築工程魯班獎(國優)評選辦法,每年評選出魯班獎工程80個。
百度百科——魯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