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信的起源

信的起源

非洲最南端的海角——“好望角”,是1486年葡萄牙人迪亞士發現的。在蘇伊士運河開鑿之前,從英國到印度的航船必須繞過好望角,航程風急浪險,耗時六個月左右。海員們都希望給親人捎回平安家信,但是難得碰到返回英國的船舶。於是,他們約定在好望角的壹塊巨石下放置信件。石頭上刻著:“請在下面找信件!”這樣,所有前往印度方向去的船都在這裏停靠,海員們把家信放在石頭下面;所有駛回英國方向去的船也派人在這裏上岸,把石頭下面的信件取走捎回英國。後來人們就把這塊巨石命名為世界上最早的“郵局”。這塊巨石現存放在開普敦博物館裏,作為歷史紀念物

郵政源於我國。2000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已有郵政。古籍中有"德之流行,速於置郵而傳命"之語。所謂"置郵傳命",即通過郵遞而傳達命令。"郵"字在2000多年前即已出現了。到秦末漢初,更是在各地的交通要道上設驛站,傳遞政府公文。當時是用快馬做工具,每到壹個驛站便換人換馬,以求迅速。至1912年,驛站才給全部裁撤。驛站撤消前,我國民間也同時存在公***的寄信機構,叫"民信局",明永樂年間(1403-1425)創立,直到1935年1月1日才全部停業。

2500年前,我們祖先就開始馴養信鴿。在西夏與北宋的戰爭中,西夏軍隊利用信鴿做軍事通訊。南宋初,大將曲端的軍隊中也使用信鴿傳達消息召集軍隊。古代稱信鴿為“飛奴”。傳說漢高祖劉邦被楚霸王項羽所圍時,就是以信鴿傳書,引來援兵脫險的。張騫、班超出使西域,也用鴿子來與皇家傳送信息。清乾隆年間,我國廣東佛山地區每年5、6月份舉行放鴿會,每年都有幾千只參加,賽距約400華裏。當時在上海、北京等地,也有類似的賽鴿會。國外利用信鴿傳遞消息的最早文字記載,見於公元前530年,當時利用信鴿傳送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成績。

鴻雁是書信的代稱,有時亦代稱郵遞員。何以“鴻雁”代稱書信和郵遞員?溯其源,漢朝時,蘇武出使匈奴,被單於流放北海去放羊。10年後,漢朝與匈奴和親,但單於仍不讓蘇武回漢。與蘇武壹起出使匈奴的常惠,把蘇武的情況密告漢使,並設計,讓漢使對單於講:漢朝皇帝打獵射得壹雁,雁足上綁有書信,敘說蘇武在某個沼澤地帶牧羊。單於聽後,只有讓蘇武回漢。後來,人們就用鴻雁比喻書信和傳遞書信的人。

/Article_Class2.asp?ClassID=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