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鄭樵的著作概要

鄭樵的著作概要

《爾雅註》三卷。存。

按: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有載:“南宋諸儒,大抵崇義理而疏考證,故樵以博洽傲睨壹時,遂至肆作聰明,詆諆毛鄭。其《詩辨妄》壹書,開數百年杜撰說經之捷徑,為通儒之所深非。惟作是書,乃通其所可通,闕其所不可通。文似簡略,而絕無穿鑿附會之失,於說《爾雅》家為善本。”鄭樵自序有雲:“樵酷愛其書,得其法度,今之所註,只得據《爾雅》意旨所在,因采經以為證,不可叛也。”此書有汲古閣津逮秘書本、學津討原本、侯官鄭氏己亥刊巾箱本,嘉慶間黔中刊本,鄭垣刊大字本及《四庫全書》抄本。

《詩傳》二十卷。

《詩辨妄》六卷。存。

按:本書所謂辨妄者專辨毛詩三妄。據《朱子語類》卷八十有雲:“《詩序》實不可信,向見鄭漁仲有《詩辨妄》、力詆《詩序》,其間言語太甚,以為皆是村野妄人所作。始疑之,後來仔細看壹二遍,因質之《史記》、《國語》,然後知《詩序》之果不足信。”原書已佚,顧頡剛有輯本。

《書辨訛》七卷。

按:《直齋書錄解題》載:“其目糾謬四,闕疑壹、復古二。凡七卷。”顧頡剛疑為《詩辨妄》之異名。

《詩名物誌》。

《運祀儀》。

按《上宰相書》作《運祀議》。

《器服圖》。

按:《獻皇帝書》記列入未成書。

《鄉飲禮》七卷。

按:《宋史藝文誌》有載“經·禮類”。

《鄉飲禮圖》三卷。

按:《宋史藝文誌》有載:“史·儀註類。”

《春秋考》十二卷。

按:《直齋書錄解題》載有:“《春秋傳》十二卷、《考》壹卷。”《宋史藝文誌》載有“十二卷。”《寄方禮部書》載有“二十卷”。

《春秋地名譜》十卷。

《春秋列國圖》或作《春秋地名圖》。

《名物註釋》

《象類書》十壹卷。

按:《文獻通考》雲鄭樵推王安石《字說余緒》,作《象類》之書,“□約而歸於六書,象形類六百八,指事類百七,會意類七百四十,轉註類三百七十二,諧聲類二萬壹千八百十,假借類五百九十八。”

《石鼓文考》三卷。

按:《直齋書錄解題》有雲:“其說以為石鼓出於秦,其文有與秦權合者。”《福建通誌》也載:“樵說證據甚確可從。”

《石鼓本經》。

按:《莆田縣誌》有記載,吳懷祺疑即為《石鼓文考》。

《續汗簡分陰之類》。

《字始連環》二卷。

《書考》六卷。

按:《獻帝書》載有“經旨類。”《宋誌》載有“小學類。”

《梵書》三卷;《論梵書》壹卷,有的版本為三卷(此或為同壹書。據考證,《論梵書》可能即《通誌-六書略》中的《論華梵》上中下)。

《六書證編》。

《音譜釋文》。

《經緯韻》。

《六書譜》。

《通誌》二百卷。存。

按:據《四庫全書著作提要》有載:“通史之例,肇於司馬遷。故劉知幾《史通》述二體,則以《史記》、《漢書》***為壹體。述六家,則以《史記》、《漢書》別為兩家。以壹述壹代之事、壹總歷代之事也。其例綜括千古、歸壹家言。非學問足以該通,文章足以容鑄,則難以成書。梁武帝作《通史》六百二十卷,不久即已散佚。故後有作者,率莫敢措意於斯。樵負其淹博,乃綱羅舊籍,參以新意,撰為是編。凡帝紀十八卷、皇後列傳二卷、年譜四卷、略五十壹卷、列傳壹百二十五卷。其紀傳刪錄諸史,稍有移掇。”又有載:“其平生之精力,全帙之著華,惟在二十略而已。壹曰氏族、二曰六書、三曰七音、四曰天文、五曰地理、六曰都邑、七曰禮、八曰謚、九曰器服、十曰樂、十壹曰職官、十二曰選舉、十三曰刑法、十四曰食貨、十五曰藝文、十六曰校讎、十七曰圖譜、十八曰金石、十九曰災祥、二十曰草木昆蟲。其氏族、六書、七音、都邑、草木昆蟲、五略,為舊史之所無。”又有蓋宋人以義理相高,於考證之學,罕能留意。樵恃其該洽,睥睨壹世,諒無人起而難之。故高視闊步,不復詳檢。“清章學誠《文史通義》評有:“鄭樵生千載後,慨然有見古人著述之源,而知作者之旨,不以詞采為文,考據為學也。……若鄭氏《通誌》,卓識名理,獨見別裁,古人不能任其先聲,後世不能出其規範,雖事實無殊舊錄。”清梁啟超《飲冰室合集》有雲:“宋鄭樵生左(丘明)、司(馬遷)千歲之後,奮高掌,邁遠蹠,以作《通誌》,可謂豪傑之士也。”

按:《通誌》版本較多。有元至治二年(1322)刊本、明刊本、清武英殿刊本、鹹豐間崇仁謝氏仿武英殿版本、浙江書局本、《四庫全書》抄本及商務印刷館影印十通本。

《通誌略》五十二卷,存。

按:存世是單行本。有明陳家夔刊本、清乾隆刊本、嘉慶長洲彭氏刊本等。有即《通誌》的二十略。《四庫全書》作五十卷。

《通誌敘論》二卷。(或即《通誌總序》。二卷,未知其詳)。

《百川原委圖》。

《郡縣遷草誌》。

按:《獻帝書》入“本成之書。”《寄方書》有郡《縣改更》,或即此書。

《氏族圖》。

《姓氏論》。

《氏族源》。

《氏族誌》五十七卷。

按:《獻帝書》入“未成之書。”

《改姓錄》。

按:以上五類即所謂“譜系類五科書”。

《氏族韻》。

按:有《氏族源》、《氏族韻》等書。凡七十卷。

《集古系時錄》十卷。

《系地錄》十壹卷。

按: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雲:“大抵因集古之舊而詳考其時與地而系之,二書相為表裏。”

《謚法》三卷。

按:《直齋書錄解題》雲:“上卷序篇,中篇謚二篇,下卷後論四篇。”

《圖書誌》壹卷。

按:《直齋書錄解題》:“《誌者》,益述其著作之意。”

《夾漈書目》壹卷。

按:宋李俊甫《莆田比事》卷三有載:“鄭樵《夾漈書目》五十八部,五百九十余卷。”又按:《直齋書錄解題》即“鄭樵記其生平所著之書。”

《群書會記》三十六卷。

按:《直齋書錄解題》雲:“大抵記世間所有之書,非必其家皆有者。”

《校讎備論》。

《圖譜有無記》二卷。

《亡書備載》。

按:《獻帝書》入未成之書。

《書目正訛》

《求書闕記》七卷

按:《藝海珠塵》稱其作於紹興十七年。

《求書外紀》十卷

《刊謬正俗跋》八卷。

按:《玉海珠塵》入《小學類》。《宋誌》入“子·儒家類。”

《鶴頂方》二十四卷。

《本草外類》壹策五卷。

《食鑒》四卷

《本草成書》五策二十四卷。

《采治錄》

《畏惡錄》

《分野記》

《大象錄》

按:據《上宰相書》,此書與《分野記》為《天文誌》主要內容。

《補正王希明步天歌》

《慧星議》

《天文橫圖》

《十說》二卷。(壹作《集說》)。

按:《宋誌》記載:“子·雜家類。”

《集說》

按:《縣誌》載“小說類”。此書或與《十說》為壹書。

《該典》

《種果說核》。(清張琴《縣誌稿·藝文誌·雜家類》著錄)。

《系聲樂府》二十四卷。

按:《宋誌》有載為《系聲樂譜》。

《樂府譜序》

《諸書序略》或作《諸經略》。

《溪西文集》五十卷。(《莆陽比事》卷三即說《溪西文集》十五卷。)

《經旨類》(《莆陽比事》卷三有“《經旨類》七種。”)

《禮經奧旨》壹卷。存。

按:《四庫全書著作提要》卷二十五有:“舊本題宋鄭樵撰。考其文即《六經奧論》之壹卷也。《六經奧論》本危邦輔讬之鄭樵。此更偽中作偽,摘其壹卷,別立舊書名以炫世。曹溶漫收之《學海類編》中,失考甚矣。”

《六經奧論》六卷。存。

按:《四庫全書著作提要》有載:“舊本題宋鄭樵撰。今觀其書,議論與《通誌略》不合。樵嘗上書自述其著作,臚列名目甚悉。而是書曾未之及,非樵所著審矣。後昆山徐氏刻《九經解》,仍題樵名。”

按:該書有明刊本、通誌堂經解本、經苑本、藤花榭本、蔡氏刻本及《四庫全書》抄本。

《夾漈遺稿》三卷。存。

按:據《四庫全書著作提要》有:“其集自陳振抄《書錄解題》以下亦皆不著錄。此本前後無序跋,不知何人所編。上卷古近體詩五十六首。中卷記壹篇、論壹篇、書二篇。下卷書三篇。其詩不甚修飾,而蕭散無俗韻。其文氵晃漾恣肆,多類唐李觀、孫樵、劉銳。在宋人為別調。……然南北宋間記誦之富,考證之勤,實未有過於樵者。”

按:版本有《四庫全書》抄本、藝海珠抄本、李淵海本氏。

《二鄭詩集》。鄭厚、鄭樵同撰。

《二鄭遺稿》。鄭厚、鄭樵同撰。存。

按:《二鄭遺稿》原清張琴所輯。現存莆田市圖書館。

《動植誌》。

按:《獻帝書》入“未成之書。”

《辨體》。

《歸正官制》。

按:《縣誌》載“又嘗討論《歸正官制》,為書三卷。”《辛巳親征錄》載“請修《正隆官制,比附中國秩序》。”或即此書。

《分音》。

《類韻》。

按:張須合《分音》、《類韻》為壹,《分音類韻》。

《字書》。

按:《獻帝書》列入未成之事。《寄方書》未確切說是否成書。

《音韻》。

按:《寄方書》作《韻書》與《分音》為壹。《獻帝書》或作《音讀》。未入成之書。

《音韻釋文》。(《莆田縣誌》有著錄)。

《緯韻》。(《莆田縣誌》有著錄)。

《韻目錄》壹卷。

《集古系時錄》十卷。

按:《獻帝書》謂此書以亡書所得。《上宰相書》謂校讎之集。”《宋誌》入《史·目錄類》。

《集古系地錄》十壹卷。

按:《直齋書錄解題》稱此書與《集古系時錄》:“大抵因集古之舊,詳考其時與地,二書相為表裏。”

《圖譜誌》

按:《天文略天文序》有載:“臣舊作《圖譜誌》,謂天下之大學術十有六皆在圖譜。”

《通誌六書略》。即《通誌》的《六書略》單行本。

《上殿通誌表》。(《縣誌》中存)。

《樂府四怨》。(《縣誌》卷六)。

《跋壽峰叢桂堂記》單篇。存,見《縣誌》卷七。

《邑大夫丘君生祠記》單篇。存,見《縣誌》卷七。

《劍南叢桂錄序》

《夾漈聽泉記》單篇。存。見《竹林溪集》卷二十九。

《說字》單篇。存。見《竹林溪集》卷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