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秦始皇於公元前221登基稱帝,完成了對華夏大地的統壹,結束了華夏大地幾百年來的分裂割據局面。但是,根據史料的記載,他在擊敗六國統壹之時,還有壹個國家存在著,那就是衛國。那麽,為什麽衛國在當時還存在著,秦國卻說是實現了大統壹呢?
衛國是周王朝的同姓諸侯國之壹,地域大致在黃河北岸,太行山脈東的今河南省鶴壁南、新鄉北附近。
秦國之所以說他實現了大統壹,這其中壹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以秦國的能力完全有能力消滅衛國,為什麽這麽說呢?因為其它六國任何壹個國家的實力都比衛國強,秦國能滅六國,那消滅衛國不過是吹灰之力了!那麽,秦國為什麽不消滅衛國呢?
衛國與秦始皇的淵源
衛國雖然地域小、實力弱,無法與秦國抗衡,但是衛國出了許多人才,並且這些人才都在秦國效力過,為秦國統壹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秦孝公時期的商鞅,也叫衛鞅,他就是衛國人,他推出的變法改革為後來秦滅六國奠定了基礎,可以說是秦國崛起成為強國的轉折點。再有後來的呂不韋,他與嬴政有著密切的關系,為嬴政登位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同時呂不韋和嬴政的先皇、太後有著壹定的交情。正是有著這些淵源,秦始皇有能力,但沒必要滅了衛國,所以衛國當時還存在著。
衛國已名存實亡
衛國在當時實力是非常弱小的,並且沒有靠山,因為其它各國已經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了。《史記》中雖然記載了衛國的存活,但很多歷史學家認為這是作者記載失誤,理由是當時秦朝統壹和將很多文學古籍都燒毀了,這樣也就失去了可以參考的文獻資料。這樣看來衛國當時的存在不過是壹個名字罷了,他最多像是秦國的附屬國壹般存在著,早已經名存實亡了,所以,說秦國統壹了六國實現了大統壹並沒有不妥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