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a-filtered="filtered"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壹部熱播劇,讓人想起了宋朝,壹個最懂生活的朝代; 讓人想起了李清照,壹個被稱為“千古第壹才女”傳奇女性。
大概是對“淒淒慘慘戚戚”的印象過於深刻,很多人都以為她喪夫後的人生基調也是淒淒慘慘。
但其實,這才是非常態的李清照。
在多少女子的才情被“女子無才便是德”壓抑為壹口枯井的年代,她能夠將自己的名字牢牢寫在了由男人們占領的主流文壇,自然,也能將日子過得風風火火。
-? 01 -
李家有女,名清照
大宋元豐七年(1084年),李清照出生在離大明湖不算太遠的濟南章丘。
這壹年,司馬光寫完了《資治通鑒》;蘇軾結束了謫居黃州的日子,寫下了 “ 人間有味是清歡” ,還和當時已不問政事的王安石在金陵城碰了個面。
雖然有新舊兩黨的博弈,朝升暮貶也是常有的事,但不可否認,對於讀書人來說,這仍是令人向往的時代。
首先,宋朝科舉經常擴招,進入仕途的幾率大大增加。
再者,宋朝開國太祖有令“不殺文人”,比較起其他朝代動不動被砍頭,風險小了很多,可以由著性子折騰,立場也隨便站;
還有就是,出名方式也多樣化,如果妳不幸得罪了誰被斷送了科舉路,靠著新興的自媒體方式“詞”,也能讓自己走上流量路線。
更何況,還有那麽多的大牛等妳偶遇,蘇軾、秦觀、黃庭堅、周邦彥……想不激動都難。
可惜的是,這壹切好像都與李清照無關。
只因,她生來就是女兒身。
“女子無才便是德”,才符合這時的社會價值觀。
就算是讀了書,那也是為了“相夫教子”。
妳想和男人們的名字並肩出現?
出現可以,如果妳老公、兒子的熱度可以蹭壹下,但並肩還是別想了。社會給妳的定位就是錦上添花。
妳想單獨出道? 不好意思,“不守婦道”的帽子馬上給妳帶上。
君不見開明如盛唐,寫《八至》詩的李冶六歲時寫了首小詩,直接被親爹送到道觀。
所謂才女,也多歡場中人。
更不要說,以禮教大防著稱的宋朝。
此時的司馬光家族,“婦女婢妾無故不得出中門”;
以宋朝為背景的《牡丹亭》中,杜麗娘甚至連自家後花園都不允許去。
不過,李清照並不信這個邪。
人世走壹遭,什麽都不敢嘗試,怎算真正活過?
-? 02 -
庸人方自擾,自在就好
與靠緋聞炒作出道不同,李清照完全憑著自己的作品打開知名度。
16歲那年,她的兩首《如夢令》被隱去作者名,在喜歡抄歌詞聽小曲的年輕太學生中廣為傳抄。
常記溪亭日暮,沈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壹灘鷗鷺。
那年少不知愁的日子啊,可真讓人懷念。
不過這份坦率和自然,莫非是長公(宋人對蘇軾的尊稱)的作品?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妳看這“知否,知否”,這用詞簡直渾然天成! 妳看這“綠肥紅瘦”,居然可以這樣組合,天予神授啊!
隨著讀過這兩首詞的人越來越多,李清照詞作者的身份也被扒了出來。
原來是禮部員外郎李格非家的小姐。
李大人是進士出身,又被列入蘇門(蘇軾門下),夫人還是狀元郎的孫女,能教出如此才華的女兒,不意外。
但,這李小姐好像有點貪杯啊?
然而還未來得及勸誡,這些人就很快發現,李小姐豈止是有點貪杯,簡直就是酒鬼。
畢竟李小姐現存45首作品(王延梯《漱玉集註》,附詞未計)中,提到酒的就有23首,貫穿整個創作生涯。
“***賞金尊沈綠蟻,莫辭醉”,興致到了,喝!
“莫許杯深琥珀濃,未成沈醉意先融”,不開心了,喝!
“扶頭酒醒,別是閑滋味”,有點無聊,喝!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賞花品酒正相宜,喝!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心傷難寄,喝!
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有酒就喝,有才華就讓世人看到,這就是李清照。
取悅世界太容易,只需安於閨閣,在家從父出嫁從夫; 可她就要壹份自在,做個真的自己。
- 03 -
都活得板板正正,
日子還有樂趣可言?
1101年,18歲(虛歲)的李清照,嫁給了曾抄寫過她詞的太學生趙明誠。
說來也是很巧了,因為倆人的爹立場不同(李格非因是蘇軾門下,被歸類於舊黨;趙挺之是與蘇門的人直接交惡過的新黨),本來可能要有緣無分的。
結果趕上了宋徽宗繼位,想要在兩派中間做和事佬兒。
趙明誠是早早傾慕李清照的才名,李清照也知道在京城壹群紈絝中有壹個喜歡搞收藏、格調又高雅被眾多丈母娘盯上的趙明誠。
壹有人提議,兩家壹拍即合,婚事就定下了。
李清照對趙明誠變成未婚夫這件事,也是十分滿意的。 出嫁前的兩首詞,非常形象地記下了她的少女情懷。
《浣溪沙》
繡面芙蓉壹笑開,斜飛寶鴨襯香腮。
眼波才動被人猜。
壹面風情深有韻,半箋嬌恨寄幽懷。
月移花影約重來。
我這麽喜歡妳,但妳總也不來看我,怎麽那麽討厭呢?
那我就先給妳寫信約個時間吧。
《點絳唇》
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
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客入來,襪刬金釵溜。
和羞走,倚門回首,
卻把青梅嗅。
大清早剛在院子裏打完秋千出了壹身汗,都沒來得及收拾呢,他就來了。
怕見又想見、想見又不敢見,要不先偷偷看幾眼?
有點嬌嗔,有點嬌羞,還有著與壹般閨閣女子不同地大膽和主動。
看不慣的吃瓜群眾本來也想說點什麽,但壹想到和諧大方針,又咽下去了。
不過沒過多久,李、趙成婚,李清照寫出了更勁爆的作品。
《醜奴兒》
晚來壹陣風兼雨,洗盡炎光。
理罷笙簧,卻對菱花淡淡妝。
絳綃縷薄冰肌瑩,雪膩酥香。
笑語檀郎:“今夜紗廚枕簟涼。”
洗了澡,化了妝,透明睡衣穿身上, 含情脈脈對著老公講:今晚席子很涼哦!
吃瓜群眾這次實在是忍不了, “不知羞恥”、“荒淫放肆”,簡直是道德的淪喪啊!從古至今,就沒見過哪個大家閨秀寫過這樣的文字。
同期壹文人王灼,更是直接說道: 閭巷荒淫之語,肆意落筆,自古縉紳之家能文婦女,未見如此無顧藉也!
但李清照毫不在意, 婚姻裏的愛情,不是每個人都能遇上。
閨房之樂懂不懂 ?生活情趣懂不懂?
大家都活得板板正正地,日子還有樂趣可言?
《減字木蘭花》
賣花擔上,買得壹枝春欲放。
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
雲鬢斜簪,徒要教郎比並看。
老公,妳快說說,是花好看,還是我好看?
-? 04 -
讓自己活著貴壹些
不提趙明誠還好,提到趙明誠大概只能讓宋朝的吃瓜群眾更加地痛心疾首。
作為男權社會的受益者兼維護人,趙明誠同學完全振不起夫綱。
婚前抄抄小詞,暗許芳心就不說了,婚後不知道被李家小姐灌了什麽迷魂湯,非要尋求靈魂上的契合。
很快,他把自己搞收藏的愛好成功復制到了李清照的身上。
於是二人有了***同的夢想,***同奮鬥的理由——窮畢生之力研究金石學(趙明誠尤其癡迷古文字),並完成壹本前所未有的專著。
但這項開銷比較大的愛好,即使是趙家和李家這樣在朝為官的家庭,負擔起來也是很吃力的。
夫妻二人就壹塊過起了吃苦的日子,以省錢淘到更多的寶貝。
看到些稀有的古本,能抄就盡力抄寫,省錢。
每到初壹和十五,太學可以請假的時候,趙明誠就去把衣服當了換錢,再跑到大相國寺淘些碑文之類。
然後回到家,夫妻二人壹起研究到廢寢忘食。
誌同道合、平等相處, 紅顏、知己都是她。
這還不算,李清照還壹點都不為老公的面子著想。
那是婚後的壹次正面PK,當時趙明誠外出遊學。
李清照很想他,就寄了首詞,以抒相思之情。
詞中,有“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三句,趙明誠看後大為驚嘆。
想著自己不能被老婆比下去太多,就花了三天時間,寫下五十首詞,然後夾雜著李清照這首壹起拿給朋友點評。
不料,朋友看後,只說有幾句寫得著實是妙。
趙明誠問哪幾句。
朋友答: 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趙明誠聽後百感交集。
此後,大家都知道了,他寫詞還比不上自己的老婆。 如果說,這次李清照還稱得上是無意的。
那“賭書潑茶”,李清照絕對是有意而為之了。
那是二人在隱居青州時期,他們壹邊勤儉持家,壹邊收集整理,進行書籍的校勘、刻寫。
興致到的時候呢?就會玩些遊戲。賭書潑茶就是其中之壹。
譬如吃完飯之後,二人就煮上些茶,然後隨便指著壹本書說,某某頁某某行記了什麽。
答對了的,就先喝茶。
而每每玩這個遊戲,贏的人還都是李清照。
於是,那個開心呀,笑得杯子有時都拿不穩,茶潑了出去。
作為壹個太學生,連讀書記文都不如自己老婆,趙明誠實在有失男人顏面。
吃瓜群眾很是抑郁,可偏偏趙明誠陪李清照玩得不亦樂乎。 不僅如此,他還主動將李清照的作品帶出閨閣。
《紅樓夢》中,曾有這樣壹段: 寶玉想將姐妹們寫的詩,拿出園子給別人看。好讓別人知道她們的詩才。
寶釵卻制止了,說這是女孩子私密的東西,怎能給外人知道。
那時的女孩子老老實實呆在後宅相夫教子才是本分,讀書多了別人會懷疑妳心思重、不安分。
為此還有典型例子以作警醒,像卓文君就聽司馬相如彈了下琴,就跟人私奔;蔡文姬才高,情史也復雜,嫁了三次之類。
識點字,明點理,平時襯托下丈夫的博學和偉岸,這才是讀過書的女人該有的存在方式。
但趙明誠直接放棄了讓李清照履行下閨閣婦人的義務,顯示出了比現在的很多男士都強得多的氣度。
有人說,如果壹個人為另壹個人動了情,會心甘情願將條條框框打破。
愛情造就平等,贏得真正的愛情卻需要自愛與自重。
不將就,不隨意,不討好,不委屈,讓自己活得貴壹些,所以李清照在婚姻中遇到了古代才女少有的琴瑟合鳴。
- 05 -
做人,最重要是為了開心
做事,盡力就無悔
1127年,李清照44歲,金人大舉南侵,徽宗、欽宗被擄,北宋朝廷崩潰,史稱“靖康之恥”。
當時整個北方皆陷於戰亂之中,趙李二人的畢生收藏急需轉移。
不幸趙明誠的母親也在此時在江寧去世,趙明誠就先行南下奔喪,把善後事宜交給了李清照。
李清照挑選了15車古籍器物,親自押運,在兵荒馬亂中,經過陷落的城鎮,經過淮河長江,歷經數月,竟平安到達江寧!
不得不說這是壹次文物遷徙的奇跡!
而家國淪陷中的男人們此時又在做什麽呢?
新成立的南宋朝廷沒有組織反攻,而是四處流亡; 守城的官員們不是比誰奮勇抗敵,而是比誰棄城跑得快。
非常遺憾的是,作為江寧知府,趙明誠思想不堅定,最終也成了棄城的壹員。
對朝廷對丈夫行徑感到恥辱的李清照,路過烏江,有感於項羽的悲壯,寫下了 《夏日絕句》。
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作為壹個人,活著時要做人中豪傑,死了也要做鬼中英雄。 項羽能讓人懷念至今,不正他頂天立地,至死不退江東。
而今這壹個個慫包,哪還有點氣概可言?
這就是李清照, 骨頭裏有硬氣,日子再過得慘,心都不慘。
1129年,因棄城壹直羞愧寡歡的趙明誠,病逝在赴任湖州的路上。
出發前,李清照問先行的趙明誠:而今兵禍連連,如果發生意外,這15車古籍器物怎麽辦?
趙明誠也知道,她壹個女子想在亂世保下這麽多寶貝實在太難,但那些孤本古器皆是他畢生所藏、心血所在,他的研究成果、想要傳於後世的《金石錄》還沒寫完。
幾經思考,他對李清照說:
如果真到了不得已的時候,妳先把用的、穿的丟了,再是書畫卷軸,再是古器,但即使都丟了,獨有“宗器”,妳要隨身帶著,它在妳在,它亡妳亡。
是的,妳沒看錯。
在趙明誠看來,“宗器”要比李清照重要。
而趙明誠在“玩物喪誌”的過程中其實已經變了。
他們的那些收藏,趙明誠後期簡直要供起來,不能弄臟,不能弄折,不能隨便放,到後來甚至都不能多翻,看完要立馬還回去收藏好。
李清照卻不這樣想。
從她的別號“易安”也可知。
“易安”取自陶淵明“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句,本意就在尋求壹種舒適的狀態。
珍貴也好廉價也罷,東西還不就是拿來用的,其他也就是喜歡多少的差別。
而喜歡的、有用的,不正是要多多用起來嗎?這才是它們的價值所在啊。把它們都供起來,日子照舊還要為它們擔驚受怕的,這圖什麽啊?
所以在聽了趙明誠那番等同於遺言的安排後,李清照心中早已有另壹番邏輯。
人世三苦:放不下,忘不了,舍不得。
做人,最重要是為了開心;做事,盡力就無悔。 趙明誠看不開的事,她能看開。趙明誠心之所衷又能讓他立身行道的,才是她該為他做的。
15車古籍器物,她盡力保存。 未完的《金石錄》,她壹定續完且讓它傳於後世。
?-?06 -
敢於對自己負責
是好好生活最大的底氣
帶著眾多行李,李清照踏上了漫漫流亡路。
據說,當時裏面有書二萬卷,金石刻二千卷;單是器皿、被褥,就能供百人所用。
簡直是行走的寶藏。但在亂世,身懷寶藏,就意味著惡狼環伺,妳得需要自保。
李清照就準備投奔在洪州當官的親戚。 結果壹部分行李剛到,洪州被金兵攻陷,到那的寶貝全部丟失。渡江時,幾船的書還莫名其妙丟失。
後來,她就跟著宋高宗趙構的流亡路線走,以為這樣安全點。 結果,突然傳起了趙明誠曾和金國通敵的流言,連趙構都知道了。
為給趙明誠洗掉臟水,李清照就把代表著國之重器的青銅器全部進獻給了朝廷。
每次周轉,也都會丟些。最後七零八落,只剩帶在身邊的壹些書畫。
沒錯,就是在所有文物裏,趙明誠比較不看重的那些,卻又是她喜歡的。 趙明誠放不下的那些古器、宗器,她要麽進獻了,要麽丟了。
雖然丟的丟,但她也是已盡力了。
像流亡到紹興時,房東欺她只是壹女流之輩,偷了不少東西。
但她壹外來戶,人生地不熟,只能隱忍,懸賞以重金收回。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曉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壹個愁字了得!
國破家亡,天涯淪落, 她的心氣在壹次次的打擊中,漸漸磨平。
是的,她有點想向現實低頭了。
再加上自趙明誠去世,她大病壹場,她希望有個知冷知熱的人,可以分擔她的痛苦。
這時,張汝舟出現了。
這個口上抹了蜜的家夥,說出的話很讓人開心。
他還懂得體貼人,李清照病時,他 *** 都專門過去小心照顧著。
漸漸地,李清照相信了這是個可以當作老來伴的人。 於是,冒著有失婦德的嘲諷,兩人結婚。
但誰料,沒過幾天,這人就現了原形。
他開始逼問李清照手裏到底有多少好東西,見不如預期,就開始拳打腳踢。
李清照這下清醒了,收起想要做個菟絲花的心思。 這世上,誰都靠不住。除了自己,誰都帶不來安全感。
於是,迅速收起眼淚與抱怨。 她要離婚,即使很多人在看笑話。
當時,宋朝有個特別奇葩的規定: 妻子告丈夫,不管什麽原因,也不管對方有沒有罪,女方都要坐兩年牢。
張汝舟斷定李清照不敢賭上自己。 李清照卻不這樣想,為了及時止損,坐兩年牢又如何,總比搭上壹輩子好。
遞上和離狀書的同時,李清照還遞交了壹份張汝舟曾謊報科考次數以謀取官職的檔案!
(宋朝連考15次未中者可被照顧,破格錄取!)
再加上自己第壹才女的名號,此事鬧到宋高宗親自下令立案徹查!
最終張汝舟丟官、流放。 李清照得到赦免,只在牢裏呆了9天。
沒有壹個生命能夠為另壹個生命負責。
安全感是要自己給自己的,責任也是自己壹個人要承擔的, 自己對自己負責,生活才真正有意義。
至於別人的指指點點,愛誰誰。
- 07 -
活著,是壹件很美好的事情
史書沒有記載,李清照具體於哪壹年去世。
公認的說法,她大概活到了72歲。
在人均壽命53.3歲的宋朝(數據來源:《北宋人口死亡年齡研究—以墓誌資料為研究中心》),稱得上是長壽。
她後期作品多淒涼,很多人大概會覺得她的晚年生活是不是也很淒苦。
其實孤獨是壹種常態,每個人都是如此。
對於李清照這種夫亡無子壹人生活的文人,偶爾的傷情也在所難免。
但妳要覺得她的生活只剩冷冷清清就大錯特錯了,她有的是事幹,多的是風風火火。
她把《金石錄》續寫完,並將它呈送給了朝廷,真正意義上實現了趙明誠立身行道的夢想。
這本書在金石研究史上繼往開來,時至今日,仍是文物鑒定、文史考察領域最重要的參考書之壹。
趙明誠金石大家的身份,得到舉世的公認。
閑暇的工夫,李清照還寫了篇《打馬圖經》及自序。 壹本極為正經,從學術角度和妳講怎樣去賭的書。花樣多,見效快,包教包會。
說到這,妳可能不知道,李清照有壹個隱藏身份——賭神。
她自己都說了: 但平生隨多寡未嘗不進者何?精而已。
我賭了壹輩子,每賭必贏,這是什麽道理呢?
還不是就是因為我玩得精。
所以,她覺得她需要把的經驗分享出來,和國乒“養狼計劃”壹個道理,孤獨求敗就沒人陪玩了。
除了分享經驗,她還發明了新的玩法,以鞏固自己賭神的地位。
“使千萬世後,知命辭打馬,使自易安居士也。”
“博家之祖”,非我莫屬,妳們誰都別想搶!
大約是1150年,李清照69歲,這是她最後壹次被正面記載在文獻中。
當時她拿著自己珍藏的米芾墨跡,兩次拜訪米芾之子米友仁,請其作跋。
雖然我並不知道,臨終時,李清照說了些什麽。
但我想,當回首這壹生,李清照肯定是壹種滿足的狀態。
她愛過,經歷過,感受過,遇到了很多歡喜的時刻。
她也沒有活成世俗規定的樣子,而是活成了自己喜歡的樣子。
寫詞論政,年少成名;
金石良緣,尊重平等;
詩酒花茶,有趣有雅;
千裏護寶,有險有驚;
怒斥懦夫,敢說敢恨;
再嫁離婚,剛柔相濟
……
她的每壹步,都由自己主控。
她,以李清照,而不是趙李氏的名字, 靠自己壹篇篇篇作品的累積。
不摻雜桃色緋聞,不必在男人們的社交場周旋,在男權社會,讓再刻薄的男人,都不得不承認。
易安居士,京東路提刑李格非文叔之女,建康守趙明誠德甫之妻。
自少年便有詩名,才力華贍,逼近前輩,在士大夫中已不多得。
若本朝婦人,當推詞采第壹。
說這話的,也是前面說她“荒淫放肆”的王灼。
正是這樣的自信與才華,讓李清照毫不心虛的說出“自是花中第壹流”。
古人稱她: 清照以壹婦人,而詞格乃抗軼周柳,雖篇帙無多,固不能不寶而存之,為詞家壹大 (《四庫提要》)
近人則說:
大河百代,眾浪齊奔,淘盡萬古英雄漢。
詞苑千載,群芳競秀,盛開壹枝女兒花。
-? 09 -
此花開後更無花
大概在李清照去世後的第40年左右,陸遊接到壹個邀請,為壹孫氏夫人寫篇墓誌銘,其中有這樣壹段往事:
孫夫人年少時,是個遠近聞名的小女神童。
李清照聽說後,去見了她。
大概是非常喜歡,李清照立即表示,願將畢生所學教給她。
誰料小女孩不願意,說: 才藻非女子事也。
寫詞做學問怎麽能是女孩子可以做呢?
如果說遺憾,我想這大概是李清照最大的遺憾。
在她所知的年代,再沒有壹個人,像她壹樣風風火火又有滋有味地活著了。
圖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任何問題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