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轉:淺析杜甫前後期詩歌思想內容的差異及其成因

轉:淺析杜甫前後期詩歌思想內容的差異及其成因

淺析杜甫前後期詩歌思想內容的差異及其成因

文/陌唯

摘要:杜甫是我國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有“詩聖”之美譽。其詩歌不僅提供了歷史的真實,更真切地反映了安史之亂期間廣闊的生活畫面,因而具有的“詩史”性質。研究杜甫詩歌的思想內容,就必須立足於唐朝具有轉折意義的安史之亂,聯系杜甫的生平進行探討。本文參照蕭滌非先生對杜甫詩歌的四分法,將其詩歌以安史之亂為界分為前後兩期,以讀書遊歷、困守長安為前期,陷賊與為官、漂泊西南為後期,分別論述杜甫前後期詩歌創作主體內容的差異及其形成差異的原因,旨在對杜甫詩歌風格由描寫個人的豪情壯誌轉向表現人民苦難有壹個更深入的認識,對其憂國憂民的家國情懷有壹個更好的理解與把握。

關鍵詞:杜甫詩歌、前後期思想內容差異、成因分析

唐朝白居易在《與元九書》中曾提出“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的觀點,這就要求創作者在創作時要立足現實,反映現實。在這壹點上杜甫的詩歌創作與其觀點有不謀而合之處。杜甫壹生寫了許多反映現實、諷喻實事的作品,深切地表現了他壹生漂泊孤苦卻又系念國家安危和生民疾苦的情懷。研究杜甫的詩歌,就必然不能割裂其生存的時代背景及其生活經歷,因此,下文對杜甫前後期詩歌的思想內容進行了對比,並結合杜甫的生平探尋其不同時期詩歌差異的原因。

壹、杜甫前期詩歌思想內容

杜甫的青年時期,正處於盛唐時代,穩定、繁榮的盛唐氣象使得杜甫早年過了壹段南北漫遊、裘馬輕狂的生活。這期間,其遊歷過山東、河南、河北、吳越等地,結識了李白、高適等人,三人酣飲縱遊,建立了深厚友誼。這時期,杜甫的詩歌題材多抒寫漫遊時的所見所聞,或表達對祖國大好山河的贊美熱愛;或抒發壹腔愛國情懷,表達對建功立業、報效國家的熱忱;或與友人相互贈答、送別,寄寓惜別不舍之情。

(壹)漫遊是杜甫前期詩歌的重要題材之壹

杜甫早年的漫遊經歷增長了他的見聞,南下吳越,東遊齊趙,後至梁宋,而後北上齊魯。和許多盛唐詩人壹樣,漫遊經歷給杜甫的人生經歷也增添了諸多色彩。良好的社會風情、秀美的山川景色給杜甫留下了深刻印象,也給他帶來了美的享受,培養了審美情趣。這期間,杜甫留下了壹些漫遊時所作的詩歌。比如其於齊趙漫遊時所作的《望嶽》壹詩,全詩未出現壹個“望”字,卻處處可見望的情態,由遠望到近望,由凝望到俯望,寫盡泰山之高、泰山之美、泰山之奇,展現泰山神奇秀麗、巍峨高大、遮天蔽日的雄偉磅礴的氣象,抒發自己對祖國秀麗山川的熱愛,以及自己勇於攀登、自強不息的雄心壯誌,充滿了蓬勃向上和朝氣和激情。登高望遠,將自己闊大的胸懷和雄心與自然山水相結合,這是杜甫前期詩歌的重要特色之壹。

(二)言誌詩是杜甫詩歌的重要組成部分

杜甫早年家庭背景較好,出身在壹個世代“奉儒守官”的官僚世家,家庭的風氣使得杜甫繼承了正統的儒家正統文化,立誌要在仕途上有所建樹。這種思想使得杜甫壹生都在為追求仕途,爭取為官而奮鬥,即便是多次落第後,依然沒有挫傷他希望進入仕途的決心和誌向。他懷著“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純”的理想,獻賦上書,幹謁贈詩,希求汲引,但都落空。這十載長安之行,他“賣藥長安,寄食友人”,幾多心酸幾多累。這種人生的失意和生活的困頓在他的詩歌《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中有直接表現,而在《上韋左相二十二韻》中也敘述了自己空有才幹卻不受賞識,歷經心酸的困境,希望能夠得到汲引。

(三)贈答、送別詩也是杜甫詩歌的重要內容

在杜甫的多年漫遊經歷中,前文也提到了,杜甫結識了眾多誌同道合的朋友,這集中反映在李白和高適兩人身上。杜甫三十三歲時在洛陽遇到被“賜金放還”的李白,二人建立起了千古傳頌的友誼,同遊梁宋。後杜甫寫下《贈李白》表達對李白身世漂泊,不容於朝堂的惺惺相惜之感,贊嘆李白的豪放灑脫的氣概和超凡脫俗的高尚情操。《春日憶李白》則抒發了杜甫對李白的贊美和懷念之情。

? 杜甫與高適結識與李杜遊於梁、宋期間。三人飲酒賦登臨憑吊,遊歷山水,慷慨懷古,氣沖霄漢。杜甫也曾寫下《昔遊》:“昔者與高李,晚登單父臺。寒蕪際碣石,萬裏風雲來……”以及《遣懷》:“憶與高李輩,論交入酒壚……”回憶三人壯遊的情景。

(四)憂民意識在前期詩歌中的體現

杜甫在困守長安之時,歷經人生辛酸,也看到了生民的疾苦,因此他仁民愛物的思想更加強烈。前期詩歌中也含有諸如《兵車行》、《前出塞九首》、《秋雨嘆》和《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等反映天寶後期動亂行將到來的社會風貌的名作,但這壹時期杜甫的憂民意識表現為對民生疾苦的初步關註到憂國憂民的轉變時期,前期主要是以旁觀者角度看待戰爭帶來的苦難,直到《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才使他將憂己與憂國憂民的意識相滲透,其憂民意識才真正成熟起來。

二、杜甫後期詩歌思想內容

安史之亂爆發後,杜甫的經歷可分為陷賊與為官、漂泊西南兩個分期,這時杜甫落入叛軍手中,被押解到長安。後任左拾遺,又遭貶謫,終棄官入蜀,開始了晚年漂泊的生活。安史之亂帶來了無數災難,也使得戰亂的生活題材進入了詩歌的視野中。杜甫將這場戰亂帶來的大破壞、大災難通過對底層民眾的悲苦生活的描寫刻畫廣泛而又全面地展現揭露出來。這個時期杜甫詩歌主要抒寫了故土難歸的悲涼情懷;壯誌難酬的失落心緒;年華逝去的孤獨之感;熱愛生活的樂觀態度以及憂心天下的仁愛之心。其創作的整體基調是悲涼滄桑的。

(壹)故土難歸的悲涼情懷

杜甫常年漂泊在外,在他傷感失落,處境艱難,人生失意時最能帶給他安慰的便是記憶中的故鄉了,因此,在杜甫的詩歌中,思鄉之情表現得尤為真摯動人,最能打動人心。杜甫的思鄉之情不僅僅是對出生地的眷念,更是壹種家國之思。在漂泊之際,他時常向往著回到故土、回到朝廷,但這個願望在動蕩的社會現狀是難以實現的,因此濃重的故土難歸的失落情緒籠罩在其詩歌中,充滿悲劇色彩。《春望》便這種家國之思的代表作。

(二)壯誌難酬的失落心緒

無論何時何地,杜甫始終懷著偉大理想和抱負,積極入世,渴望進入仕途是他壹生的追求與夙願。當他棄官入蜀之後,他時刻希望能夠北歸朝廷,能夠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即便他的家人都陪在他身邊,但他依然惦念長安,惦念自己精神所向往的政治中心,他迫切地希望伴君左右,匡君濟世。然而,當這種理想難以實現時,壹種漂泊無依的孤寂感,壯誌未酬的苦悶感,沈重的失落感油然而生。這種心緒在他的詩歌中也有體現,如“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蘇”。

(三)年華逝去的孤獨之感

杜甫常年在外,遠離政治中心,失去了自己的家園,也失去了實現自我誌向的權力,這使得他的感受不到人生的價值和意義。他壹直借詩歌表現自己對國家、對百姓的擔憂,從中找尋自己心靈的壹絲安慰。而晚年的杜甫更加孤獨,壹生羈旅、無所依傍,再加上舊友的相繼去世以及弟妹的離散,使他生命的孤獨感更加深沈。遲暮之期,杜甫常年生病,對於年華逝去、生命衰謝變得十分敏感。在其詩歌中常出現“衰”“老”“病”“白首”“白發”等字詞,充溢著詩人對年華易逝、生命即將雕謝的孤獨悲涼之感。

(四)憂心天下的仁愛之心

杜甫壹生能夠秉持著“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的信念,充滿著對儒家仁義思想的追求與推崇。這主要表現在杜甫的愛民上。首先,他強烈地反對統治者的橫征暴斂;其次,表現在反對給百姓帶來深重苦難的不義戰爭;最後,表現在對處於水深火熱狀態下的黎民百姓的深切同情。以“三吏”“三別”為例,杜甫在詩中描繪的官吏的不通人情,揭露統治者的殘暴,反映了安史之亂給廣大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表達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

(五)直面生活的樂觀態度

雖然杜甫暮年長期漂泊,有國難歸,壯誌難酬,但面對人生的種種不如意,他仍然能夠憑借堅韌的毅力和頑強的生命力戰勝困難,忍受漂泊生活的痛苦與絕望,以積極的精神、樂觀的態度直面人生,正視困難。在困厄的處境中,杜甫善於發現生活中的樂趣,尋找到可以讓心靈寧靜的棲息點。晚年杜甫幽居在成都的杜甫草堂中,安貧樂道,苦中作樂,也寫出了大量的山水田園詩歌。杜甫這種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值得肯定。

三、杜甫前後期詩歌差異的成因分析

? 杜甫詩歌以安史之亂為界,前後詩歌的風格與內容有了很大的改變,下文就杜甫前後期詩歌巨大差異形成的原因試做分析。

(壹)社會環境的轉變

杜甫經歷了唐朝由盛而衰的變化過程。杜甫早年時,唐朝社會經濟繁榮,政治昌明,社會生活相對比較穩定,人民生活也相對富足,形成了燦爛的盛唐氣象。唐玄宗後期,沈溺聲色,揮霍無度,又沈迷佛道學說,不理朝政,造成了大權旁落,朝野內憂外患,最終導致了壹場大的動亂的爆發,即安史之亂。安史之亂後,山河破碎,國家動蕩不堪。在這種環境下杜甫輾轉漂泊,開始流離失所的生活,歷經艱辛,看遍了社會動蕩背景下人民的苦難,因而通過詩歌全景式的描述戰亂時期百姓的痛苦,寄寓深遠內涵。

(二)生活經歷的轉變

杜甫早年生活在壹個官僚家庭,生活條件較為優渥。這為其早年遊歷山水,外出遊學奠定了物質基礎。所以說,杜甫的早年生活相對而言是比較舒適安逸的。安史之亂爆發後,杜甫漂泊無依,生活極為窘迫。暮年不僅窮困潦倒,還疾病纏身,十分淒涼。雖然在蜀之際時常得到親朋好友的資助,但無法改變這種窘迫的生活現狀,依然常常處於饑寒交迫之中。這種生活使得杜甫十分痛苦。他既為家徒四壁的生活感到窘迫無奈,但又不太願接受別人的救濟。顛沛流離的生活,寄人籬下的淒涼和壯誌未酬的痛苦夾雜在杜甫心中,通過詩歌表現出來,折射出這時期的社會全貌。

(三)儒家思想的直接影響

杜甫是晉朝名將杜預之後,祖父杜審言是初唐著名詩人,奉儒守素的家庭文化傳統影響了杜甫忠君戀闕、仁民愛物的思想。杜甫作為儒家薪火的傳承者,始終奉儒家經典為圭臬,立身處世、待人接物都以儒家思想為規範,其詩歌的創作也可看出對儒家思想的皈依。杜甫的詩歌創作中寄托了自己渴望入仕卻未果的失落,表達了對百姓苦難的同情,對建立大同世界的向往等都是儒家思想的具體表現。只是這種儒家思想在其早期更深化為渴望步入仕途,在晚期則更深刻地表現在對黎民百姓的關愛上。

(四)佛教、道教對杜甫的影響

長期以來,杜甫的思想被定格在儒家範疇之內,的確,杜甫寫下過許多含有儒家正統思想的詩歌。但不可否認的是,其思想或多或少也受到了佛教與道教的熏陶。在唐代,道教得到了皇帝的特別推崇,這時期佛教也有發展。這時期的文人也深受浸染,追尋求仙問道,如李白、李商隱、賀知章等。杜甫在《贈李白》壹詩中提到了“未就丹砂愧葛洪”,這裏面就不乏有求仙問道的蹤跡可尋。而在杜甫晚年,他能夠在漂泊的過程中,即便歷經磨難,胸懷天下的意誌始終不改,且能積極地進行自我調適,保持內心平衡,就這壹點來看,杜甫也是受到了佛教和道教思想的影響的。

綜上所述,杜甫壹生都在漂泊,其詩歌中充滿了漂泊之苦,這種意識主要表現為詩人故土難歸,壯誌難酬的失落,以及對生命逝去的無奈與悲涼。詩人經歷過安史之亂前後期的盛唐及中唐,窺盡了這個時期唐朝由盛而衰的情景,看透了統治者荒淫無道、劫掠百姓的惡行。他通過詩歌把這種社會現實無情地揭露出來,也把自己的人生感悟寫出來,表達自己同眾多百姓的痛苦與無助。“安得廣廈千萬間,大辟天下寒士盡開顏”是他最直白的呼喊。杜甫是偉大的,他的偉大之處在於敢於正視歷史,敢於直面人生,直言自己漂泊的苦難,對現實生活提出自己的不滿與抗議,敢於和黎民百姓站在統壹戰線,披露不正義戰爭的殘酷。正是因為這個黑暗混亂的年代,才發掘出了杜甫詩歌中的現實主義精神,促使他的詩風由浪漫豪壯轉向沈郁頓挫,詩歌內容由抒寫個人豪情壯誌轉向描寫生民疾苦,表現出憂國憂民的情懷。因而鍛造出了杜甫詩歌的“詩史”性質。

參考文獻:

[1]袁行霈.中國文學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6.

[2]朱東潤.歷代文學作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4.

[3]葛曉音.唐詩宋詞十五講[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5.

[4]蕭滌非.杜甫研究[M].濟南:齊魯書社,1980:15—31.

[5]傅庚生.杜甫詩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6]王士菁.詩聖杜甫[M].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2011:11.

[7]朱東潤.杜甫敘論[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1.

[8]張昕,白宇.杜甫詩歌的漂泊意識探析[J].河北建材職業技術學院,2016(05).

[9]於海洋.杜甫前期詩歌及其憂民意識的探討[J].西安文理學院學報,2012.

[10]楊然.杜甫漂泊的人生對其詩歌創作的影響[J].美學隨筆,2016(07).

[11]韓成武.詩聖:憂患世界中的杜甫[M].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0:1—3.

[12]張忠剛.杜甫詩選[M].北京:中華書局,200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