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百二十回《紅樓夢》又經幾代流傳,至今也有幾十種之多。從清時的藤花榭刊本、三讓堂本到東觀閣本 、雙清仙館本 ;從解放前的東亞圖書館本 、大達書局本到新文化書局本 、世界書局本及萬有文庫本;從解放初的人民文學出版社本 、作家出版社本到天津古籍出版社本 、齊魯書社本、浙江文藝出版社本,以及各大學 、各省出版及再版的版本,可謂林林總總 、洋洋大觀了。可是這些版本,雖然也略有差異,但都沒有超出程 、高整理本的範圍,書的結局也是相同的。
那麽,曹雪芹原著《紅樓夢》的結局到底是怎樣安排的呢 ?曹雪芹的創意又是什麽樣的呢 ?讓我們試作如下分析。、
壹 、壹個臆造出來的結局
程 、高整理本《紅樓夢》的祖本,就是清乾隆五十六年(1792年)和乾隆五十七年(1793年),程偉元等人用木活字先後兩次排印的本子,簡稱程高本。前壹種本子被胡適先生稱作《程甲本》 ,後壹種本子被稱作《程乙本》。
以後 ,由於受脂硯齋等人評批《紅樓夢》的影響,又相繼出現了護花主人(王希廉)評批的雙清先館本,太平閑人(張新之)評批的妙復軒刊本,以及將王希廉 、張新之 、姚燮等人評批合刊的“三家評本” 、“八家評本”等等。到了清朝末年,評點《紅樓夢》開始風行,各種刊刻本大量出現。正因如此,《紅樓夢》壹書才得以廣泛流傳。但是,這些流傳的《紅樓夢》均是以程 、高本 作底本的。
《程甲本》還是應屬於脂本系統的。因為前八十回的文字還是脂本系統,基本上與《甲戌本》 、《庚辰本》相近。後四十回為程偉元和高鶚所依據曹雪芹殘稿整理而成。而將《程乙本》同《程甲本》相比較,差別卻很大。經考證,全書被改動的文字將近二萬字。前八十回改動的文字 將近壹萬五千字,後四十回也改動了將近五千字。這絕不象程偉元在《程乙本》序中所說的那樣:“今復聚集各原本詳加校閱,改定無訛……” ,這壹“校” ,壹“閱” ,壹“改” ,壹“定” ,竟如此大動斧鋸 ,不僅改動了書中的情節 ,改變了全書的結構安排 ,而且不顧脂本正文中關於結局的提示和脂批關於結局的評批 ,在後續的四十回書中 ,硬塞給我們壹個臆造出來的“家業再振” 、“蘭桂齊芳” 的大團圓結局!
為了證明“程高本”是“改定無訛”的曹雪芹原著 ,程偉元在 《程甲本》的序言中還鄭重聲明:“……然原本目錄壹百二十卷 ,今所藏只八十卷殊非原本 。即間稱有全部者 ,及檢閱仍只八十卷 ,讀者頗以為憾。不佞以是書既有百二十卷之目 ,豈無全璧?爰為竭力收羅 ,自藏書家甚至故紙堆中無不留心 ,數年以來僅積有廿余卷 。壹日偶於鼓擔上得十余卷 ,遂重價購之 。欣然翻閱 ,見其前後起伏 ,尚屬接榫 ,然患漫不可收拾 。乃同友人細加嫠剔 ,裁長補短 ,抄成全部 ,復為之鐫版 ,以公同好 。《石頭記》全書至是始告成矣!”說得何等可信 !如果只看這篇序的文字 ,不看全書的大改 、大動 ,這“程高本”儼然就是曹雪芹的原作無疑了 !可是 ,就是這篇序文撒了壹個彌天大謊 ,騙了我們將近壹百年 !程 、高整理本憑借木活字印刷 ,字跡精美 、清楚 ,裝禎整齊 、美觀 ,尤其是故事情節完整 ,頗受歡迎 。原印本每部竟賣到數十金 !翻刻本也要賣到二兩 。後來又由於評點派的出現 ,特別是 從王希廉評點《紅樓夢》開始 ,更使“程高本”如虎添翼 ,風靡天下 ,真個是“閑談不說紅樓夢 ,讀盡詩書也枉然”的局面了 。就以王希廉評點的雙清仙館本《紅樓夢》來說 ,竟獨自壟斷《紅樓夢》市場長達八十余年 ,再加上相繼出現的評點《紅樓夢》,前後足足壟斷了近壹百二十余年 !直到《戚序本》的刊行 ,才打破了《程高本》壹統天下的格局。
程 、高整理本《紅樓夢》盡管在《紅樓夢》壹書的普及、 流傳中起到了壹定的歷史作用 ,但它違背了曹雪芹的原意 ,改變了全書的結構安排 ,臆造了壹個大團圓的結局 ,這是個必須更正也必須探討清楚的大問題。
二 、《紅樓夢》的結局就是賈“死”薛“亡”
程、高整理本的結局,不是曹雪芹原著所安排的結局。這從書中即可找到答案。
曹雪芹著意為四大家族所選定的姓氏以及對四姓先後順序的精心排列 ,就是為了向讀者預示《紅樓夢》的結局而精心設計和安排的 。
《紅樓夢》壹書中四大家族的姓氏 ,集中出現是在第四回的那張“護官符”上 。這張“護官符”很重要。
在《戚序本》第四回的回前總批中 ,批者特別提醒閱者註意 :“請君著眼護官符 ,把筆悲喪說世途 ,作者淚痕同我淚 ,燕山仍舊竇公無 。”批者為什麽要讀者特別要註意看這個“護官符”呢?這個“護官符”為什麽如此重要?它有什麽特殊意義?這不能不令人深思 。
我們先來看看書中是怎樣交待“護官符”的 。
在“甲戌本”《紅樓夢》“葫蘆僧亂判葫蘆案”壹回中 ,剛剛靠賈府勢力當上應天府府尹的賈雨村正要發簽捉拿薛蟠等壹夥殺人兇犯時 ,立在旁邊的門子壹再使眼色不令發簽 。賈雨村感到其中必有原故 ,就停止了發簽 ,把門子叫到密室細問根由 。門子沒有回答 ,卻反問壹句 :“老爺既榮任到這壹省 ,難道就沒有抄壹張‘護官符’來不成 ?”雨村忙問:“何為‘護官符’?我竟不知 。”門子道:“這還了得 !連這不知 ,怎能做得長遠 ?如今凡做地方官者 ,皆有個私單,上面寫的是本府最有權有勢,極富極貴的大鄉紳的名姓,各省皆然 。倘若不知 ,壹時觸犯了這樣的人家 ,不但官爵 ,只怕連性命還保不成呢 ,所以 綽號叫作“護官符” 。
門子遞給賈雨村的那張“護官符”,“上面皆是本地大族名宦之家的諺語口碑,其口碑排得明白,下面皆註著始祖官爵並房次……
賈不假,白玉為堂金作馬 ,
阿房宮,三百裏 ,住不下金陵壹個史 ,
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
東海缺少白玉床,龍王來請金陵王……”(小註省略)
賈雨村正看到這裏,作者用“有王老爺來拜”打住,這就告訴我們這張“護官符”上還有很多家,但寫到這裏也就夠了。《紅樓夢》中的四大家族已全有了。,而且“排寫”在前四位。這四大家族地位如何顯赫,如何“最有權有勢”,如何“極富極貴”,不是再清楚不過了嗎?這四大家族就是賈家、史家、薛家和王家。
筆者在這裏專門列舉“甲戌本”對四大家族的排序,是因為唯有這個《紅樓夢》最早期的抄本是如此排列。其它脂本的排序同《甲戌本》的排序有所不同。既不是姓氏變了,也不是姓氏中間又插進了其它姓氏,而是“排寫得明白”的順序有了變化。《甲戌本》上四家的順序為賈家、史家、薛家、王家,而其它脂本上這四家的順序皆為賈家、史家、王家、薛家。第三、第四位的薛、王兩家互換了位置。書中特別強調“其口碑排寫得明白”。所說的“排寫”就是有目的、有標準的排列。就是要作者設想的目的、或是按他們的財勢、地位排列,因此,這排列順序是很重要的,是絕對不能排亂的。但是,為什麼在其它脂本裏又有了改變呢?
《甲戌本》是指“脂硯齋甲戌抄閱再評”本的簡稱。因在第壹回“滿紙荒唐言,壹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壹絕後,有“至脂硯齋甲戌抄閱再評仍用石頭記”壹句,故名。當然,甲戌年是指抄寫本底本的抄寫 時間,並不是指這個本子的抄寫時間。抄錄《甲戌本》是迄今為止所發現的脂本中底本時間最早、最接近曹雪芹原著的壹個版本。正如著名紅學家胡文彬、周雷先生指出的那樣:“這個本子的祖本可能是脂硯齋的編輯本,接近原稿。”著名紅學家周汝昌先生也曾指出:“《甲戌本》是紅學的源頭。”正因如此,《甲戌本》上提供的資料和線索應該是最可信的。在《甲戌本》上有許多極為重要的脂批和其它脂本所沒有的正文。如書前比其它脂本多出的四百多字的“凡例”;以及其它脂本所沒有的脂批等等,這壹切都形成了《甲戌本》獨有的特征,顯示了它在脂本系統中的特殊重要地位。
《甲戌本》第四回獨有的為四大家族排列的順序,為我們揭開了《紅樓夢》真實結局的謎底。這就是書中用諧音所表示出來的賈“死”、薛“亡”。這才是《紅樓夢》的真正結局。這也正是曹雪芹為揭示《紅樓夢》的結局所精心設計和安排的。
慣於使用漢字諧音表義來命名、設事和隱寓自己真實意圖的曹雪芹,在《紅樓夢》中給讀者布設了許多類似的啞謎。如介紹姑蘇城的壹個地名時寫道:“閶門外有壹個十裏街,街裏有個仁清巷……”脂硯齋在“仁清巷”三字旁批道:“又言人情”。“仁清巷”實為“人情巷”。在“住壹家鄉宦姓甄名費”句旁,脂批“費”為“廢”,甄費實為“真廢”。在“甄士隱”三字旁,脂批為“托言將真事隱去也。”在“只有壹女乳名英蓮”旁,脂批為“應憐”,至於四位小姐的芳名也都是用諧音來表示的,批者都有批註:元春:原也,迎春:應也,探春:嘆也,惜春:息也。即“原應嘆息”之意。再如張如圭為“張如鬼”,胡州為“胡謅”,霍起為“禍起”,嬌杏為“僥幸”,封肅為“風俗”等等,不勝枚舉。
四大家族的姓氏寫下來是賈、史、薛、王,但讀起來、聽起來就是賈“死”薛“亡”了。書上正文特別強調:“其口碑排寫得明白”。在回前總批中又特別提醒閱者要“著眼”這“護官符”,這壹切不都在告訴我們這張“護官符”實在太重要了!是有“深意存焉”的,否則,又何必如此鄭重其事的反復強調和調整呢!
曹雪芹不愧為偉大的作家,而且也不愧為偉大的語言大師。他在全書中的用字煉句,尤其是詩、詞、曲、賦等的制作,都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為此,脂硯齋曾批曰:“此書壹字不可改”。這就告訴我們,曹雪芹為四大家族所選定的姓氏也絕不是隨意而定、遊戲筆墨之舉。書中也有壹個例子倒是曹雪芹隨便擬訂的姓氏,那就是第六十二回寶玉過生日,他到“李、趙、張、王四個奶媽家讓了壹回”壹節,這裏的四個姓氏就是隨便擬訂的。因為這四個人物是無足輕重的,可以隨便安個甚麼姓氏都可以,在這裏無非是將人們常說的四個姓氏:張、王、李、趙的前兩個和後兩個姓氏換換位置而已。而曹雪芹將四大家族的姓氏選定為賈、史、薛、王,而沒有選擇為“趙、錢、孫、李”,也沒有選定為“張、王、李、趙”或其它任何四個姓氏,這本身 就說明曹雪芹所選定的這四個姓氏是有深刻用意的。看似簡單,但確實有深意的。如果隨意改變或調換了它們的位置,其結果就會與作者的本意大相徑庭
曹雪芹筆下的“四大家族”是顯赫江南的望族。這四家皆相互聯絡有親,“壹損具損,壹榮具榮”。他們之間還不僅僅是姻親方面的關系,更主要的還在於他們在政治上已經結成了利害榮枯、休戚相關的壹幫。他們之間只要有壹家富貴,其余幾家必然也將要跟著沾光;壹家敗落,其余幾家必然也要跟著倒黴。休戚相關、榮辱與***,四大家族就是這樣的壹個牢不可破的整體
如果對原著進行仔細的分析,我們就會發現,《紅樓夢》壹書所描寫的所謂四大家族,描寫的重點並非是四家,認真的說只有兩家,那就是賈、薛兩家。而史、王兩家只是陪襯,是為了表現《紅樓夢》的結局而特別選定的兩個姓氏。賈、薛兩家,壹個是功名 貫天的官宦之家,壹個是富貴盈門的皇商。小說壹開始就是從這兩家展開故事情節的。曹雪芹通過對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及賈寶玉和薛寶釵的婚姻悲劇的描寫,著重表現了賈、薛兩家,特別是賈家逐步走向徹底衰亡的過程和原因,進而揭示了封建社會正逐步走向徹底衰亡的必然趨勢。賈家和薛家是四大家族的核心,只有他們的“死”和“亡”才最具有代表性,才能更恰當地表現《紅樓夢》最偉大的反封建的主題。
書中的主人公為賈家的嫡孫命根子賈寶玉和賈家親外孫女林黛玉以及薛家的千斤小姐、賈寶玉的的妻子薛寶釵。這三個主要人物的活動也是局限在賈、薛兩家之中的。正如護花主人王希廉批的那樣:“石頭記雖是說賈府勝衰事,其實專為寶玉、黛玉、寶釵三人而作。”尤其賈府和大觀園是書中主要人物活動的主要場所,當然也就是書中描寫的重點了。
至於薛家,也正如王希廉所批的那樣:“石頭記專敘寧榮二府勝衰事,因薛寶釵是寶玉之配,親情更切,衰運相同,故薛家事亦敘得詳細。”可見薛家在四大家族中的地位也是不言而喻的了。
除去賈家,我們就來看看書中是怎樣描寫薛家的吧。
書中第壹次提到薛家是在第三回:
“正值王夫人與熙鳳在壹處拆金陵來的書信看,又有王夫人之兄嫂處遣了兩個媳婦來說話的。黛玉雖不知原委,探春等卻都曉得。是議論金陵中所居的薛家姨母之子、姨表兄薛蟠依財仗勢打死人命,現在應天府案下審理。如今母舅王子騰得了信息,故遣人來告訴這邊,意欲喚取進京之意。”
薛家壹出場便是如此聲勢!“依財仗勢”四個字就如見如聞地把薛家的財勢地位和霸道寫了出來。的確可稱得上是神來之筆。
第四回寫薛姨媽帶領薛寶釵、薛蟠及英蓮壹行進京壹節,對薛家的情況做了詳盡的描寫:“且說那買了英蓮打死馮淵的那薛公子,亦系金陵人氏,本是書香繼世之家。只是如今這薛公子幼年喪父,寡母又憐他是個獨根孤種,未免溺愛縱容些,遂致老大無成。且家中有百萬之富,現領著內帑錢糧采辦雜料……”並詳述了薛家親戚、交往等情況,在這壹回中對薛家的描寫 就達八、九頁之多。如果再將賈雨村判案中有關薛家的文字算上,則更多了。可見薛家在書中的地位是何等重要。
自第三回,從賈寶玉同眾姊妹住進了大觀園起,薛寶釵也住進了大觀園,壹切活動也就在賈家了。
如果再將史家、王家同賈家、薛家在書中的地位做壹比較,就更能說明這個問題了。
先看史家:
賈母已從史家嫁到賈家了,史家的代表人物就只剩下賈母的兩個侄子:忠精侯史鼎、保令侯史鼐了。兩人都是 史湘雲的叔叔,史湘雲父母早已故去。在全書中根本沒有介紹過史家的具體情況,凡有需要介紹史家或史家兄弟的時候,也大都是壹筆帶過。如第十壹回賈敬壽辰,第十四回為秦可卿送葬,第二十五回寶玉、鳳姐中邪等大事件中,史家兄弟根本沒有登場,只有在送禮的人的名單中提了壹下名字。書中對史湘雲的描寫雖然不算少,但是,這些描寫都是史湘雲在賈家的活動,如醉臥芍藥茵,同林黛玉聯詩等等。
書中提到王家的更少了。王家也剩王子騰、王子勝兄弟兩個。正如《紅樓夢大辭典》在王子騰條下所註的那樣:“這個人物始終是側面提到,從未正式登場”。
顯而易見,在賈、史、薛、王四大家族中,賈家、薛家是書中描寫的重點,是四大家族的核心。而賈家又是四大家族核心中的核心。四大家族的核心敗落了,四大家族也就自然地敗落了。這也正是“壹損具損”的真正的含義。曹雪芹為四大家族精心選定的姓氏和認真“排寫”的順序,它的深刻寓義不是再清楚不過了嗎!史家、王家是因為作者看中了二者的諧音:“死”和“亡”,而著意選來,用它來隱寓賈、薛兩家命運,也是用來揭示《紅樓夢》真正結局的。
這個結論,還可以從脂本的正文及脂批中得到證實。
三、脂本正文及脂批是怎樣揭示《紅樓夢》結局的
脂本,即經脂硯齋等人評批的《紅樓夢》的早期抄本。這些抄本的正文及脂批早已把《紅樓夢》的結局揭示得清清楚楚了。
請看“甲戌本”凡例後的那首詩:“浮生著甚苦奔忙,盛席華宴終散場。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壹夢盡荒唐……”詩裏所說的“終散場”、“同幻渺”,不都是說的結局嗎 !至於“好了歌”及“好了歌解”說的也是這個意思。
第二回,冷子興對賈雨村講述榮國府的現狀時說:“如今這榮國府兩門也都消疏了,不比先時的光景了。”此句旁有脂批:“記清此句。可知書中之榮府已是末世了。”在賈雨村問:“如何就消疏了?”壹句旁,也有脂批:“作者之意原只寫末世,此正是賈府的末世了。”正文連用兩個“消疏了。”而脂批又連用兩個“末世了”作批。前壹個脂批寫的是:“榮府已是末世了。”後壹個脂批寫的是:“此已是賈府的末世了。”既然從榮府到整個賈府已到了“末世了”,在程、高整理本中為何又來了個“家業再振”、“蘭桂齊芳”的結局!
再如《戚敘本》第四回回前總批中的那首詩:“請君著眼護官符,把筆悲傷說世途,作者眼淚同我淚,燕山仍舊竇公無。”這首詩不僅提醒閱者要特別註意這張“護官符”而且也告訴我們《紅樓夢》的結局了:“燕山仍舊竇公無。”燕山竇公是誰?正如《紅樓夢大辭典》解釋的那樣:“燕山竇公即竇禹鈞。南北朝後周時漁陽人,……入周後累官太常少卿,右諫議大夫……末句燕山竇公用來比作者曹雪芹的祖輩。”此解甚確。曹家或言《紅樓夢》書中的賈家,同竇家是壹樣的命運。竇公那麽大的家業,最後也免不了壹個“無”!這說的也是 《紅樓夢》的結局。
再如第五回,“紅樓夢曲”最末壹首,“收尾,飛鳥各投林:
為官的家業雕零,富貴的金銀散盡……好壹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幹凈。”曲後還有脂批:“又照看葫蘆廟,與樹倒猢猻散反照。”這說得再清楚不過了。四大家族為首的賈家已經只剩下“白茫茫大地真幹凈”了。又哪來的“家業再振”、“蘭桂齊芳”!
第十三回,王熙鳳夢見秦可卿對她說:“如今我們家赫赫揚揚已將百載,壹日倘或樂極悲生,若應了那句‘樹倒猢猻散’的俗語,豈不虛稱了壹世 的詩書舊族了?……”秦可卿說的這段話,這並不是可能要發生的結局,而是實實在在發生了的現實。因為在這段話上有脂硯齋的眉批:“樹倒猢猻散之語今猶在耳,屈指三十五年矣。傷哉,寧不痛殺!”如果這件事情沒有發生的話,那麼脂硯齋何至於“傷哉”、“寧不痛殺”!
第二十三回正文:“剛至穿堂門前”壹句下有脂批:“妙,這便是鳳姐掃雪拾玉之處,壹絲不亂 。”‘王熙鳳這個在平日裏呼風喚雨,何等威嚴的賈府大管家,也無可奈何地拿起掃帚掃起雪來。賈家如果不是敗落到不可收拾的地步焉能如此!
第十九回正文:“襲人見總無可吃之物”句下,有段脂批:“補明寶玉自幼何等嬌貴。以此壹句留與下部後數十回‘寒冬噎酸齏,雪夜圍破氈。’等處對看,可為後生過分之戒,嘆嘆。”這是將書的結尾前有關獄身神廟的具體情節告訴給了我們。可以想象寫得將是何等淒涼,何等酸辛!
第二十四回有脂批:“花襲人有始有終。余只見有壹次謄清時與獄神廟慰寶玉等五、六稿被借閱者迷失,嘆嘆,丁亥夏,畸笏叟。”
第二十六回有脂批:“獄神廟回有茜雪壹大回文字,惜迷失無稿,嘆嘆,畸笏叟。”
第二十七回亦有脂批:“這個批是寫在前批‘奸邪婢豈是怡紅應答者,故逐之……己卯冬夜’後,此系未見抄後獄神廟諸事,故有是批。”
……
關於獄神廟的情節,脂批壹而再,再而三的評批、提示,可見獄神廟的情節,壹定是後幾十回書中最至關重要的內容。那正是曹雪芹為表現賈家經抄家後壹蹶不振,已敗落到無有回天之力的地步而精心設計和安排的情節。第二十七回脂批中,又特別指明是“抄後”,這壹切已經非常明確的告訴我們:賈家被抄後,家中的人已被關押或暫住在獄神廟裏了,過著饑寒交迫的悲慘日子,根本就沒有“再振家業”的能力和機會了。這才是曹雪芹要向閱者展示的《紅樓夢》的真正結局。
脂本正文及脂批,已經非常清楚地向我們交代了《紅樓夢》的結局,這同程、高整理本所寫的結局是完全不同的。而賈“死”薛“亡”,以賈、薛兩家為首的四大家族的徹底敗落,這才是《紅樓夢》真正的結局。
綜上所述,意在說明,唯壹用四大家族姓氏排名來表現《紅樓夢》結局的《甲戌本》,在脂本系統中是占有很重要地位的壹種抄本,也是最接近曹雪芹原作的壹種本子。因此,這樣的命名和排序是有深邃用意的。作者曹雪芹“批閱十載,增刪五次”,耗盡筆墨和心血,哭成此書,就是為了讓後人能解得其中的滋味而故意設下的“狡猾之筆”。但是,不知何故,是由於抄手的筆誤,還是另有原因,在其它脂本中四大家族的排名順序都調換了位置。也正因如此,我們更應引起高度重視,研究這裏的隱含的奧妙。否則,曹雪芹在為四大家族命名和排序上的良苦用心也就失去了那應有的作用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