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算年、月、日的時間長度和它們之間的關系,制定時間順序的法則就叫歷法。
早在古代,人們就已經在生產和生活的實踐中,通過對日月星辰的長期觀測,逐漸了解並掌握了月亮、太陽和星星的運動規律:由晝夜交替的現象,形成了“日”的概念;根據月相變化及月亮運動周期,形成了“月”的概念;從四季交替循環現象中,形成了“年”的概念。這三個概念的形成,因為依據對象不同而相互獨立。如果把四季中日照竿影最長的壹天稱為冬至點,那麽連續兩個冬至點之間所經過的時間就是1年(1回歸年);如果把朔之後出現的月相叫做新月,那麽再次出現新月所需要的時間就是1個朔望月;日的長度很好定,就是連續兩次太陽在正南,使日照竿影最短的時間間隔。但古人很早就發現,當把日的長度確定下來後,年的長度不是日、月的整數倍,月的長度也不是日的整數倍。(現代精確測定,1回歸年為365.2422平太陽日,為12.3683朔望月;1朔望月為29.5306平太陽日。)可是制定歷法,人們又不習慣於把完整的壹日分屬在相連的兩個月或相連的兩個年裏,於是世界各國歷代制定的歷法,因當地風俗習慣的不同、側重點不同而被規定得各種各樣。我們大體可以把它們分為3類:壹類是陽歷,其中年的日數依據天象,平均約等於回歸年,月的日數和年的月數則人為規定,如公歷、儒略歷等;另壹類是陰歷,其中月的日數依據天象,平均約等於朔望月,年的月數則人為規定,如伊斯蘭教歷、希臘歷等;還有壹類是陰陽歷,其中年、月的日數都依據天象,月的日數平均約等於朔望月,年的日數又平均約等於回歸年,如我國現在還采用的農歷及藏歷等。
此外歷法的內容還有確定年首、月首、節氣以及比年更長的時間單位等。
原始的計時單位——日的由來
人類最早認識的第壹個時間單位不是年,也不是月,而是日。
在原始群居的漁獵時代,沒有任何東西能夠像黎明降於大地的光明和溫暖,以及日落帶來的黑暗與寒冷更影響人類的生存。太陽東升西落,周而復始,循環出現。這壹次日出到下壹次日出,或這壹次日落到下壹次日落,這樣天然的時間變化周期,使人們逐漸產生了日的概念。
有了“日”這壹概念之後,人們便開始計數日期。計數日期是古人同大自然作鬥爭的需要,也是認識史上合乎邏輯的發展。但是在那樣的時代,那樣的條件下,要計算日子並不是壹樁容易的事情。
正如前面已介紹過的那樣,傳說古人最初是用“結繩記日”以及“刻木記引”等方法來計算日子的。這些傳說反映了古人對日出日落最初期的直觀計數,並非臆測,即使在今天,在我國壹些少數民族(例如獨龍族和佤族)的習俗中,也還能夠找到類似的痕跡。
我國有據可考的最早的記日方法是殷商時代的甲骨文幹支表。幹,指天幹。它由“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個字組成。支,是地支,它用“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個字表示。壹個天幹配上壹個地支。就組成壹對幹支。如天幹以“甲”字開始,地支以“子”字開始,按這樣順序組合,可得六十對幹支,稱為六十甲子或六十花甲。選取某壹天為開頭,以後的日子就都可以稱呼了。這種方法雖然簡單,但它出現在3000多年以前的殷代,不能不說是壹大創造。據史料記載,我國從春秋時期魯隱公三年(公元前722年)二月己巳日起就開始連續記日,直到清代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止,***2600多年,這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長的記日資料。
幹支還被用來記月,但時間不長就廢止了。用幹支記年大約始於東漢初期,以後從未間斷過。直到今天,例如1983年,我國的日歷上還印有“癸亥年”字樣。這就是說,公元1983年,農歷是癸亥年。
月的由來
晴朗的夜空,明月高懸,清澈如鏡。那多變的月亮,占往今來,引起了人們多少遐想和憧憬!“嫦娥奔月”,千古傳誦,膾炙人口。“寂寞嫦娥舒廣袖,萬裏長空且為忠魂舞。”這不朽的詩句,更為美麗的神話壯色生輝。
月亮是夜空中最顯著的天象。在沒有燈燭的古代,捕撈、放牧以至某些農活,都可以在月光下進行。即使到了可以用火來照明的時代,月亮對於人們也還有頗大的影響。“舉事常隨月,盛壯以攻戰,月虧則退兵”(《漢書·匈奴傳》),連行軍打仗也要利用月色。因此,對於古人來說,月亮的作用僅次於太陽。
常羲“生月十有二”大概是古人對月亮的最初期的認識。他們認為月亮從圓到缺就慢慢死去,下壹個月出來的是新生的月亮。但是“夜光何德,死則又育”(屈原:《天問》)則反映古人對於月亮的進壹步思索。
月亮的升落,以及它的圓缺變化是人類最早認識的天象之壹。我國周代的金文,把從“肋”——初三新月出現開始,叫做“初吉”。由“肋”向前推,每月初壹、三十,完全看不到月亮,這就是“朔”。十五前後月亮最圓,稱為“望”。人們註意到朔望變化具有相當準確的周期,由此產生了朔望月概念。
所謂朔望月,就是把從這壹次朔到下壹次朔,或這壹次望到下壹次望的時間間隔定為壹月,它等於29~30天。
朔望月的出現是人類繼“日”之後認識的又壹個時間周期。從原始計時單位“日”發展到更長的時間單位“月”,標誌著人類對於時間的認識和測量又向前邁進了壹步。
現在我們知道,月亮是地球的衛星。它繞地球運動,本身不發光,而反射來自太陽的光。在地球和月亮壹道繞太陽運動的過程中,太陽光有時能完全照亮朝向地球的月面,有時只照亮壹部分,有時則完全照不到。因此,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就會看到月亮有不同的形狀,稱為月相,又叫盈虧。
月相變化有五個主要階段:新月壹上弦壹滿月壹下弦壹殘月。新月在農歷初二三傍晚出現在天空的西方,就是前面提到的“肋”。上弦月出現在初八九,能看到半個月面。滿月在十五六,此時太陽和月亮正好隔著地球遙遙相對,所以又稱作“望”。下弦月是二十六七清晨出現在天空東方的彎月。在每月初壹和三十,月亮朝向地球的壹面恰好背著太陽,這就是上面說到的“朔”。
壹個朔望月包含多少天?這不是壹個簡單的數字。因為月亮繞地球運動的軌道是壹個橢圓。月亮在橢圓軌道上運動的時候,其中有壹點離地球最近,叫近地點;有壹點離地球最遠,叫遠地點。在近地點附近,月亮運動速度較快;在遠地點附近,月亮運動速度較慢。因此,月亮的運動速度不是均勻的,而是周期性變化的。加之太陽視運動也有周期性變化,所以月亮每圓缺壹次,所經歷的時間也就不是固定的。現代觀測表明,較為準確的朔望月長度約為29.5306天。請記住這個數字,它是陰歷中分大、小月的原因和依據。
年的由來
在人們的現代生活中,對於較長的時間間隔,例如追憶往事或計劃將來,往往以“年”為單位。我們今天對“年”已經習以為常了。但是人類認識這壹周期並把它組織成適用的時間單位,卻花去了科學史上上千年的時間!
雖然目前科學史家還不能確切地說明年這個概念產生的具體年代,但有壹點可以肯定,即它壹定是隨著農業社會的發展而出現的。西安半坡遺址窖藏的粟粒,保存在陶罐中的白菜和芥菜種籽;浙江余姚河姆渡遺址中大量的稻谷,這些都說明從黃河流域到長江以南的廣闊土地上,遠在6000年前就有了壹定水平的農業。應當承認,那個時候人們已經基本掌握四時變化的基本規律和農作物生長周期的關系了。因為農業的發展,從壹開始就有賴於掌握時令。
當然我們不是說那個時代的人已經學會觀察天象並掌握其變化規律了。年的交替是地球繞太陽公轉運動的周期。在那樣的時代(大約是新石器時代)不但沒有觀察天體運動規律的科學水平,而且也根本不知道地球是繞太陽在運動。“地動說”是近代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在17世紀才提出來的。
因此我們可以認為原始人類認識年,最早不是根據天象,而是根據大地上各種自然現象:河水泛濫,草木枯榮,鳥獸遷徙,寒暖交替,等等。即使在今天,有些農民根據這些自然現象判斷季節,相差也不會太大。這些自然現象統稱方“物候”。
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產活動中積累了大量觀察物候的經驗。在古籍《夏小正》中,已經有了豐富的物候描述,其中有壹段說:
正月,雁向北飛,魚兒上浮,田鼠出洞,桃樹開花;
二月,開始種黍,羊兒產羔,堇菜發芽,昆蟲蠢動;
三月,桑葉萌發,楊柳抽枝;
四月,杏樹結果,溝河田間有蛙鳴;
五月,杜鵑啼,蟬兒叫,夏瓜結果;
六月,桃子熟了,小鷹正學飛;
七月,雨季到來,葦子長成了;
八月,瓜熟季節,棗兒也下來了;
九月,大雁南遷,菊花盛開,鳥獸準備過冬;
十月,烏鴉亂飛,準備狩獵;
十壹月,鹿角禿了,狩獵開始;
十二月,昆蟲潛入地下,鳶鳥在天上飛鳴……
我國古代關於物候的記載還有很多,幾乎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夏小正》。這些物候觀察最初純屬直觀的。但是,在大量的直觀觀察基礎上,古人必然會開始思考這些物候的變化規律,從而逐步形成年的概念。
當然各個民族,由於他們生活的環境不同,觀察對象不同,產生“年”這壹概念所依據的物候現象也就會各不相同。例如《魏書》中描述巖昌羌族的習俗時說:“俗無文字,但候草木榮枯以記歲時。”我國古代對年也有不同的叫法(即使現代也是如此)。《爾雅·釋天》中對年的解釋說:“夏日歲,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載。”《魏書》中所說的“草木記歲”,也就是記年。
另外生活在我國北方草原上的古代蒙古族人民,則幹脆以牧草壹青為壹年。他們把幾歲叫做“幾草”,或“草青幾度”。
古代的物候觀察壹般比較粗疏,加之氣候變遷,所以即使是同壹地區,物候現象也會因時而異,不能適應農牧業發展的需要,這就促使古人慢慢學會利用天象變化紀年。
四季的劃分
認識了年以後,古人在勞動實踐中又對年進行了細分。壹分為二,二分為四,產生了四季。
我們現在稱春夏秋冬為四季,古人則稱它為四時。早期的四時劃分是人為的。春暖,夏熱,秋涼,冬寒,在各個地區並不壹樣。世界上,有的地方分兩季:旱季和雨季;有的地方分三季:雨季、冷季和熱季;個別地方甚至分為六季。但是春、夏、秋、冬四季之名卻在全世界普遍使用。
我國古代四時劃分最初來源於“四方”。《管子·四時》篇中有這樣的說明:
東方曰星,其時曰春
南方曰日,其時曰夏
西方曰辰,其時曰秋
北方曰月,其時曰冬
在外國,最早對年進行四分的是古希臘。古希臘人以昴星團和大角星的升落為標誌,將壹年劃分為春夏秋冬四季。
隨著天文學的發展,大約過了許多世紀,人們才逐步把四季同太陽周年視運動聯系起來。
我們知道,太陽是壹顆恒星,地球繞著太陽在運動。地球的運動包括兩部分,壹是自轉,二是公轉。自轉壹周是壹天,公轉壹圈為壹年。我們生活在地球上,覺察不出地球的運動。晚上看到星星在天空中運動,白天看到太陽在天空中運動。天文學上把這種看上去的運動稱為視運動。
仔細觀察太陽的視運動情況,妳會發現太陽除了每天東升西落外,還有壹種在恒星背景上的運動。這種運動經過壹定時間,使太陽自身在群星之間繞行壹圈,然後又回到原來的起始位置。它反映在天球上,就是太陽在天球上畫了壹個大圓。這個大圓叫做黃道。黃道和赤道在天球上相交於兩點,壹個叫春分點,壹個叫秋分點。在黃道上,同春分點和秋分點相對的還有兩點,即夏至點和冬至點。太陽在黃道上的運動叫太陽的周年視運動。如果以春分點作為起算點,太陽沿黃道運動壹圈又回到春分點的時間,就是壹個回歸年。
太陽在黃道上運動時,每年在陽歷3月21日前後從天球的南半球通過春分點進入北半球,此時地球上晝夜的時間相等。在6月21日左右,太陽到達夏至點,這時地球上北半球中午的太陽高度最高,白天的時間最長。在9月23日左右,太陽又由天球的北半球通過秋分點進入南半球,地球上晝夜時間再次相等。在12月22日左右,太陽到達冬至點,地球上北半球中午的太陽高度最低,白天的時間最短。地球上的季節,由春到夏,以至秋冬,暑往寒來,循環不已,就是由於太陽這種周年視運動引起的。
四季以兩個分點(春分點和秋分點)和兩個至點(夏至點和冬至點)作為每壹季節的中點。冬至到春分的中點是春季的開始,稱為“立春”。其他各季,依此類推。
研究歷法的意義
由於生產和生活的需要,早在古代人們就渴望了解並掌握晝夜、月相和季節的變化規律,以及更長的時間計量方法。世界各文明古國很早就開始根據天象觀測制定歷法。現在我們已經知道,日有恒星日、真太陽日和平太陽日之分,月有恒星月和朔望月之分,年有恒星年和回歸年之分。
歷法中,我們應該選擇哪種年、月、日作為標準呢?
古代人用真太陽日作為“日”的長度,但真太陽日忽長忽短,不適合作為計算時間的單位。恒星日雖然較均勻,但卻與人們的生活關系不大。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太陽的出沒、晝夜交替密切相關,如人們常說的“日出而耕,日落而息”,正反映的是人類對太陽的依賴。而恒星日的開始卻不定,春分那天是從中午開始,而秋分那天卻從半夜開始。於是人們總結並設想出了壹個平太陽日,這就是直到今天我們仍在使用的基本時間單位。雖然現在我們知道恒星月是月亮繞地球公轉的真正周期,但是它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沒有什麽聯系,自古以來能引起人們密切關註的是朔望月。月亮的圓缺盈虧不但顯著,而且與人類的夜間活動、與潮汐的變化等有著密切的關系,朔望月因此也就自然成為比日更長的計時單位。比月更長的計時單位,恐怕怎麽也不能忽略四季的周期變化。農作物的種、收等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與此對應的只能是根據太陽得到的回歸年而非恒星年。由於歷法中所用的日、月、年都並不準確地等於真太陽日、朔望月、回歸年,我們就稱它們為“歷日”、“歷月”、“歷年”。
時間的標準長度單位已經確定,只需進壹步精確即可。但編制歷法仍然困難重重:如何使每壹天不同於其他任何日期,以便記錄各種事件發生的順序;如何根據歷法預告寒暑的來臨、月相的變化……這裏最困難的恐怕是規定1年中的月數、1月中的日數,因為日、月、年之間沒有最大公約數,1回歸年為365.2422平太陽日,1朔望月為29.5306平太陽日。如何使編出的歷法中年的長度等於回歸年,月的長度等於朔望月,而且使用方便、容易記憶……這些要求實際上是無法同時滿足的,但如果處理不當,長期積累下去勢必破壞月份與季節、日期與月相的壹致性。今年2月可能瑞雪紛飛,過多少年後就可能成了梅雨綿綿;今年八月十五是中秋節,過壹段時間後可能八月初壹月就圓了……使用這種寒暑倒置、朔望失常的歷法,對我們的生活極為不便。所以,怎樣根據日、月、年之間的實際關系,進行適當的調整與安排,使日序的進行既能符合自然現象的節拍,又能適應人類的生活規律,並盡,可能地工整、簡便、易記、易用,的確是門學問。
今天在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通用的公歷與歷史上各國的舊歷相比,無疑是當前處於先進地位的歷法。但公歷也仍存在著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比如每月的日數不壹,閏日過多(每4年便有壹閏,400年中,閏日多達97個),這對推算過去、將來的日期均有不便。近百年來,世界上曾有許多科學家在探求改歷的方法,1910年還在倫敦召開過“世界改歷會議”。至今所見改歷方案已達百多種,但仍未見壹部公認最科學、最實用的新歷。改歷之所以如此困難,是因為日歷受著天象運行的嚴格約束。現在新測算出的回歸年的長度為365.24219879平太陽日,雖然這小數點後的尾數已經難倒了眾多科學家,但也許又壹個更容易推算、記憶,用上萬余年也不會出現天象錯步的新歷方案正在悄然形成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