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水谷痢簡介

水谷痢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英文參考 3 概述 4 脾胃虛弱不能消化所致的痢疾·水谷痢 5 水土不伏所致的痢疾·水谷痢 6 飧泄·水谷痢 7 參考資料 附: 1 治療水谷痢的方劑 2 治療水谷痢的穴位 3 治療水谷痢的中成藥 4 水谷痢相關藥物 5 古籍中的水谷痢 1 拼音

shuǐ gǔ lì

2 英文參考

dysentery with indigested food in the stool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概述

水谷痢為病證名,出自《諸病源候論·痢病諸候》[1]。

4 脾胃虛弱不能消化所致的痢疾·水谷痢

水谷痢指脾胃虛弱,不能消化所致的痢疾[1]。《時病論》卷三:“水谷痢者,糟粕膿血雜下,腹中微痛,登圊頻頻,飲食少餐,四肢困倦,脈來細緩無力,或關部兼弦,此因脾胃虛寒,虛則不能健運,寒則不能消化也。”治宜健脾溫中為主[1]。

5 水土不伏所致的痢疾·水谷痢

水谷痢指水土不伏所致的痢疾[1]。又稱不伏水土痢[1]。指易地生活,腸胃壹時不能適應當地水土而致的下利[2]。《諸病源候論·痢病諸候》:“四方之氣,溫涼不同,隨方嗜欲,因以成性,若移其舊土,多不習伏,必因飲食以入腸胃,腸胃不習,便為下痢,故名不伏水土痢也。即水谷痢是也。”

6 飧泄·水谷痢

水谷痢指飧泄[1]。飧泄(飧音sūn孫)為病證名[3]。出《黃帝內經素問·臟氣法時論)。又名飧瀉、水谷痢[3]。以瀉下完谷不化為特征[3]。《雜病源流犀燭·痢疾源流》:“飧泄,亦曰水谷痢。”《聖濟總錄》卷七十四:“夕食謂之飧。以食之難化者,尤在於夕,故食不化而泄出,則謂之飧泄。此俗所謂水谷痢也。”脾胃氣虛陽弱,或內傷七情,或風、濕、寒、熱諸邪客犯腸胃皆可導致飧泄[3]。用保和丸、和胃丸等方[1]。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