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時代華夏的形成和演變如下:
所謂“華夏”,即文明開化、地處中央之意,而四邊蒙沌未開的族群則被稱為“夷”“蠻”“戎”“狄”,在中文裏面均為貶義詞。秦始皇統壹六國後,其統轄的疆域即為此前七國版圖之和,再加上五嶺以南的南越之地。
有認為“夏”是從夏水(即漢水)得名,古籍中將“華”、“夏”作為中原,稱四方為"夷蠻戎狄"?[3]。華與夏曾相互通用,兩字同義反復,華即是夏。“中華”又稱“中夏”。
如《左傳》定公十年載孔子語雲:“裔不謀夏,夷不亂華。”這裏的“華”亦即“夏”。孔子視“夏”與“華”為同義詞。大約從編著《尚書》起,我國古籍上開始將“華”與“夏”連用,合稱“華夏”。
+唐朝經學家孔穎達《春秋左傳正義》:“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意即因中國是禮儀之邦,故稱“夏”,“夏”有高雅的意思;中國人的服飾很美,故作“華”。華夏壹詞,不僅是地理層面的,更深壹層的價值在文化沈積方面。
文明:
華夏文明亦稱漢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壹,也是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文明之壹。壹般認為,中華文明的直接源頭有黃河文明和長江文明,中華文明是這兩種區域文明交流、融合、升華的果實。
黃河文明的代表則為大地灣文化、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和東南部紅山文化。周從殷禮,對殷商文明存在著繼承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