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辦壹個關於孔子孟子的手抄報 有好的題目麽
“仁”的內在張力與從孔子到孟子的話語轉型。仁義是孔子和孟子通過繼承總結三代禮文化精神而建立起來的行為準則,構成了中國式道德觀念的核心內容。在漢語習慣中,“道德”幾乎總是尾隨在“仁義”之後合稱“仁義道德”:反之,脫離“仁義”而推崇“道德”的傾向,在漢語思想世界中,聯系著的往往是形態各異的非道德主義思潮,如老子、莊子的自然主義思想等。觀照仁義觀念建構的邏輯與歷史進程,有助於我們更切實地把握其社會文化功能。孔子的思想被稱作仁學。所謂仁,就是強調人對待他人應秉持愛的原則。推而言之,即便是對待他物,也理應保持幾分憐惜尊重,所以仁也可以稱仁愛。仁愛不意味著要求無分別地對待所有他人或他物,而承認本末厚薄在所難免。這基於主觀和客觀兩方面的理由。就主觀方面說,仁愛的承擔者是自然性的人,不是全知全能的神,作為人,其感受及表達愛的能力肯定有自己的局限性,局限的表現之壹就是無法做到無差別地對待他人或他物,勉強要求等同只能適得其反。就客觀方面說,人可能遭遇的情境與對象具有無限復雜性,同樣的主體原則落實到不同的對象情境中,所可能產生的互動方式與成效必然不同。孔子在《論語》中反復論及仁,每次解說都不盡相同,這種不同,就應該與其對仁愛原則落實過程中所必然產生的形態分化的感受有關。來源:北方論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