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內養功簡介

內養功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英文參考 3 概述 4 內養功方法 5 內養功功法操作 5.1 姿勢 5.2 意守法 5.3 呼吸法 6 主治病癥 7 註意事項 8 參考資料 附: 1 古籍中的內養功 1 拼音

nèi yǎng gōng

2 英文參考

health preserving Qigong [21世紀雙語科技詞典]

inner health cultivation exercise

internal nourishing exercise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概述

內養功為氣功功法名,為靜功基本功種之壹[1]。在操作中強調腹式呼吸,呼吸停頓,舌體起落,意守丹田,配合默念字句等內容。常取姿勢有側臥式、仰臥式、平坐式及壯式四種[2]。常用呼吸法有吸停呼、吸呼停、吸停吸呼三種[2]。其意守部位以下丹田、膻中、腳趾三者為主[2]。其作用主要是靜心寧神,培補元氣,調和氣血,協調臟腑,適用於消化道疾病、神經衰弱、風濕性心臟病以及手術後康復等[2]。

l947年由傳人劉渡舟傳予劉貴珍,建國後公開發表,1953年後經唐山氣功療養所傳授推廣流傳全國,對慢性病有顯著功療。系采取壹定呼吸法,並配合默念詞句的壹種氣功功法。如果說放松功是氣功鍛煉中的基礎功、入門功,那麽,內養功則是氣功鍛煉中的核心。古代壹些調息功、靜坐、臥功等都屬於內養功這壹範圍。內養功除了姿勢和意守訓練外,著重呼吸訓練,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如果掌握了呼吸的鍛煉,特別是緩慢、細勻、深長的腹式呼吸和停閉呼吸後,亦即初步掌握了內養功。

4 內養功方法

內養功方法有兩種:壹為用鼻吸氣時舌頂上腭,默念“自”字,以意領氣至小腹部,然後屏息,並默念“己”字,即徐徐呼氣,同時將舌放下,默念“靜”字。另壹種為口鼻兼用以吸氣,舌頂上腭,以意領氣至小腹部,同時默念“自”字,再徐徐呼氣,舌頭放下,並默念“己”字,呼畢屏息片刻,同時默念“靜”字。此功法對調治消化系統疾患有較好功效。

5 內養功功法操作 5.1 姿勢

1.坐式

(1)平坐式:其要領是虛靈頂勁、含胸拔背、松腰松肩、下頜微收、鼻對臍。身體平穩地坐在寬平的凳子或椅子上,兩腳著地,高低以膝關節彎曲呈直角90度為宜。姿勢要平穩,不要挺胸或左右傾斜,要做到“坐如鐘”,兩手自然輕放在大腿上,兩腳平行分開如肩寬,兩眼、口輕輕閉上。

(2)盤坐式:①單盤:右小腿放在左小腿上,或把左小腿放在右小腿上盤坐著。②雙盤:右小腿放在左小腿上,再把左小腿搬起來放在右小腿上,兩腳心朝上放在兩大腿上盤坐著。③自由交叉盤:兩腿自然地盤坐著,交叉成八字形。盤坐時上身同平坐式,唯兩手交叉相握。

2.臥式

(1)仰臥式:即仰臥在床上練功。兩腿平伸,兩手放在身體兩側,枕頭高低可根據需要而定,兩眼輕閉上。

(2)側臥式:左側臥或右側臥均可。側身睡在床上,枕頭平穩擺好,兩眼和口自然輕閉上,上面的手伸出放在髖關節上,下面的手放在距頭部約兩寸遠的枕頭上,掌心朝上,上腿彎曲略成120度,下面的腿自然伸出,略微彎曲。

3.站式

(1)自然式站立:①立正式:即兩腳自然站立如立正姿勢,兩腳跟靠攏,兩腳尖相距壹拳。虛靈頂勁,含胸拔背,下頜微收,鼻對臍。兩手自然地置於兩髖旁。兩膝微曲,兩眼、口輕閉,全身放松,身體重心放在兩腳心,如樹生根,做到“站如松”。②平行式站立:兩腳左右分開如肩寬,平行站立,其余要求同立正式。

(2)三圓式站立:站立架勢同平行站立式,要領同立正式。唯將兩手伸展至胸前,高不過乳,低不過臍,上肢(肩、肘、腕、手)呈半圓形如抱球狀,掌心朝內,手指相對,離胸前約壹尺左右,兩膝微屈,臀微下坐,兩目輕閉。

(3)下按式站立:壹般架勢同自然式站立,唯將兩手從下往上伸展,屈肘、垂臂,掌心向下,五指分開,兩手相距約1尺5寸,兩手如按水中浮球。

(4)自由式:不論坐、行、站、臥,也不論任何時間和地點,均可練功。練功時只要全身放松,意守丹田,調整呼吸即可。但是這種自由式的練功法,壹般應在學練氣功有了壹定的基礎後再進行較妥。

5.2 意守法

意守是指練功時意念集中於某壹物體或某壹形象而言。意守具有集中精神、排除雜念的作用,是氣功療法中的重要手段。內養功常用的意守方法有三種。

1.意守丹田法丹田是氣功中常用術語。丹田的部位和含義,說法不壹。內養功之丹田規定為臍下壹寸五分處,位於氣海穴。丹田雖為竅穴,但守時不可拘泥分寸,可想象為氣海穴為圓心的壹個圓形面積,設在小腹表面。也可想象為壹個球形體積,設在小腹之內。

2.意守膻中法即意念默默回憶兩乳之間,以膻中穴為中心的壹個圓形面積或意守劍突下之心窩區域。

3.意守腳趾法兩眼輕閉,微露壹線之光,意識隨視線,註意腳的拇趾,也可閉目,默默回憶腳趾形象。

壹般意守丹田較為穩妥,不易產生頭、胸、腹三部癥狀,同時結合呼吸所導致節律的腹壁起伏運動去意守,又能較好地達到集中思想,排除雜念的目的,但部分女性練功者,意守丹田,可出現經期延長及經量過多的情況,可改為意守膻中穴。雜念較多的患者,不習慣於閉目意守丹田,可采用意守腳趾法。

5.3 呼吸法

內養功呼吸法較為復雜。要求呼吸、停頓、舌

動、默念四種動作相互結合。常用呼吸法有三種。

1.第壹種呼吸法輕輕閉口,以鼻呼吸,先行吸氣,同時用意領氣下達小腹,吸氣後不行呼氣,而行呼吸停頓,停頓後再把氣徐徐呼出,此法的呼吸運動形式是:吸~停~呼。默念字句的配合,壹般先由三個字開始,以後可逐漸增多字數。但字數最多以不超過九個字為宜,在詞意方面,壹定要選擇具有靜松、美好、健康內容的詞句,常用的詞句有“自己靜”、“通身松靜”、“自己靜坐好”、“內臟動,大腦靜”、“堅持練功能健康,,等等。默念要和呼吸舌動密切結合起來。以默念“自己靜,,三個字為例,吸氣時默念“自”字,停頓時默念“己”,字,呼氣時默念“靜”字,其余類推。舌動是指舌之起落而言,舌動配合吸氣時舌抵上腭,停頓時舌不動,呼氣時舌隨之落下。

2.第二種呼吸法以鼻呼吸,或口鼻兼用,先行吸氣,不停頓,隨之徐徐呼氣,呼畢再行停頓,此法的呼吸運動形式是:吸壹呼壹停。默念字句的內容同第壹種呼吸法。其配合為吸氣時默念第壹個字,呼氣時默念第二個字,停頓時默念剩余的字。舌動的配合為吸氣時舌抵上腭,呼氣時舌落下,停頓時舌不動,如此周而復始。

3.第三種呼吸法較難掌握,壹般默念3個字為宜,用鼻呼吸,先吸氣少許即停頓,隨吸氣舌抵上腭,同時默念第1個字,停頓時舌抵上腭默念第2個字,再行較多量吸氣,用意將氣引入小腹,同時默念第3個字,吸氣畢,不停頓,即徐徐呼出,隨之落舌,如此周而復始。此法的呼吸運動形式是:吸壹停壹吸壹呼。

6 主治病癥

練本功可治療胃下垂、子宮脫垂、男子生殖系疾病(遺精、陽痿、早泄)、矽肺、糖尿病、腫瘤、胃及十二指腸球部潰瘍、高血壓、各類心臟病、神經衰弱、肺結核、支氣管炎、肺氣腫、原發性青光眼、慢性盆腔炎、急慢性闌尾炎、美尼爾氏綜合征、癲癇、腦震蕩後遺癥、風濕性關節炎等病癥。據上海臨床之報道,練本功治療胃下垂260例,痊愈和顯效148例,好轉112例;子宮脫垂78例,治愈和顯效率為86.6%,有效者占13.4%。

7 註意事項

1.“練養相兼”,光練不養,火候太過,會傷及精、氣、神,對強身治病不利,而且還會引起氣功偏差;光養不練則功夫進展不大。所謂“養”就是指練功到壹定的時候,把呼吸鍛煉暫停掉,即暫不要再註意呼吸,意念也放掉或只是把意念輕輕地放在丹田處。

2.在練功結束前,要做好收功,收功對練功的成效關系很大。收功就是把全身的“氣息”進壹步引導歸結到腹部丹田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