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在網上怎麽看完整的莊子、老子以及中國的四大名著

在網上怎麽看完整的莊子、老子以及中國的四大名著

四大名著的故事邊梗

紅樓夢

曹雪芹

女媧煉石補天時,所煉之石剩壹決未用,棄在青埂峰下。此石已通靈性,大小隨心,來去任意,因未被選補天常悲傷自怨。和尚茫茫大士、道士渺渺真人見其可愛,送到“昌明隆盛之邦、詩禮簪纓之旅、花柳繁華地、富貴溫柔鄉走了壹道”。不知多長時間以後,空空道人經過這裏,見石上刻著它那番經歷,便從頭到尾抄下,交曹雪芹披閱增刪、分出章回。以下便為石上所刻內容。姑蘇閻門外有個葫蘆廟,鄉宦甄士隱居住廟旁,可憐寄居廟內窮儒賈雨村,贈銀讓他趕考。元宵之夜,甄的女兒英蓮被拐走;不久因葫蘆廟失火;甄家又被燒毀。甄帶妻子投奔嶽父,遭白眼,隨跛道人出家。

賈雨村中進土,任縣令,由於貪財被革職,到鹽政林如海家教林的女兒黛玉讀書。京城起復參革人員。賈雨村托林如海求嶽家榮國府幫助:林的嶽母賈母因黛玉喪母,要接黛玉去身邊。林便托賈雨村送黛玉到京。賈雨村與榮國府聯宗。並得林如海內兄賈政幫忙,得任金陵應天府。

黛玉進榮國府,除外祖母外,還見了大舅母,即賈赦之妻邢夫人,二舅母,即賈政之妻王夫人,年輕而管理家政的王夫人侄、賈赦兒子賈璉之妻王熙鳳,以及迎春、探春、惜春和銜玉而生的賈寶玉。寶黛二人初見有似曾相識之感,但寶玉因見美如天仙的表妹無玉,便砸自己的通靈玉,惹起壹場不快。

賈雨村在應天府審案,英蓮被拐賣。買主為皇商之家、王夫人姐姐薛姨媽之子薛蟠。薛蟠雖為爭英蓮打死原買主,但賈雨村胡亂判案,放了薛蟠。薛蟠與母親、妹妹薛寶釵也壹同到榮國府住下。

寧國府梅花盛開,賈珍妻尤氏請賈母等賞玩。賈寶玉睡午覺,住在賈珍兒媳秦可卿臥室,夢遊太虛幻境,見“金陵十二釵”圖冊,聽演《紅樓夢》曲,與仙女可卿雲雨,醒來後因夢遺被丫環襲人發現,二人發生關系。

京官後代王狗兒已淪落鄉間務農,因祖上曾和王夫人、鳳姐娘家聯宗,便讓嶽母劉姥姥到榮國府找王夫人打秋風。王熙鳳接待,給了二十兩銀子。

薛寶釵曾得癩頭和尚贈金鎖治病,以後壹直佩帶。黛玉忌諱金玉良緣之說,常暗暗譏諷寶釵,警告寶玉。

賈珍之父賈敬放棄世職,離家求仙學道。他生日之日,賈珍在家設宴相慶。因林如海得病,賈璉帶黛玉去姑蘇,他的族弟賈瑞調戲鳳姐,被鳳姐百般捉弄而死。

秦可卿病死,賈珍恣意奢華,不僅東西都選上等,還花千兩銀子為兒子捐龍禁尉,以便喪禮風光。送喪途中,鳳姐貪圖三千兩銀子,拆散情人,使壹對青年男女含恨而自殺。

林如海死後,黛玉只得常住榮府。壹種寄人籬下的淒涼感籠罩著她,常暗暗流淚,身體也更加病弱。

賈政長女元春被冊封為妃,皇帝恩準探家。榮國府為了迎接這大典,修建極盡奢華的大觀園,又采辦女伶、女尼、女道士,出身世家、因病入空門的妙玉也進榮府。元宵之夜,元春回娘家呆了壹會兒,要寶玉和眾姐妹獻詩。黛玉本想大展奇才,但受命只作壹首,深感遺憾

寶玉說將來不放襲入,襲人趁機規勸寶玉讀書“幹正事”。寶玉和黛玉兩小無猜,情意綿綿。又因有薛寶釵或其他小事。二人常吵,在不斷爭吵中情感愈深。

寶釵過生日唱戲,小旦像黛玉,賈母娘家孫女史湘雲口快說出,寶玉怕黛玉生氣阻攔、結果惹得二人都生寶玉氣。元春怕大觀園空閑。便讓寶玉和眾姐妹搬進居住。進園後,寶玉更成天和這些女孩子廝混;書童將《西廂》等書偷進園,寶玉和黛玉壹同欣賞。

賈政妾趙姨娘所生子,寶玉庶弟賈環嫉妒寶玉,抄寫經書時裝失手弄倒蠟燭燙傷寶玉,王夫人大罵趙姨娘。趙姨娘又深恨鳳姐,便請馬道婆施魔法,讓鳳姐、寶玉中邪幾死。癩和尚、跛道人擦拭通靈五、救好二人。

黛玉性格憂郁,暮春時節傷心落花,將它們理葬,稱為花冢,並寫《葬花辭》。寶玉丫環晴雯失手跌壞扇子,寶玉說她.她頂撞,襲人勸,她又諷刺,氣得寶玉要趕走她。到晚間晴雯乘涼。寶玉又讓她撕扇子以博她壹笑。有壹次史湘雲勸寶玉會官員,談仕途,被寶玉搶白,並說黛玉從不說這種混賬話;恰巧黛玉路過聽到,深喜知心。

王夫人丫環金釧與寶玉調笑,被王夫人趕出投井而死,賈環告賈政。寶玉又結交壹位王爺喜歡的伶人,使得王爺派人來找。賈政大怒,將賈寶玉打得皮開肉綻。王夫人找襲人,要她隨時報告情況。並決定將來襲人給寶玉做妾。

大觀園中無所事事,探春倡導成立詩社。第壹次詠白海棠,寶釵奪魁;第二次作菊花詩,林黛玉壓倒眾人。

劉姥姥二進榮國府,被賈母知道,便留她住下。在大觀園擺宴,把她作女清客取笑;這位飽經世故的老婦也甘心充當這壹角色。賈母又帶劉姥姥遊大觀園各處。在攏翠庵,妙玉招待黛玉、寶釵飲茶,寶玉也得沾光。

為風姐慶生辰,從賈母起,各人出分子辦席。鳳組飲酒過多,想回家休息,撞到賈鏈正勾引仆婦。鳳姐哭鬧。逼得仆婦上吊,賈母迫使賈璉向鳳姐賠禮。

由於行酒令黛玉引了幾句《西廂》曲文,被寶釵察覺,並寬容了她,二人關系好轉。黛王承認寶釵為好人,自己多心。黛玉模仿《春江花月夜》寫出《秋窗風雨夕》,抒發自已的哀愁。

賈赦垂涎賈母丫環鴛鴦,讓老婆邢夫人找賈母。鴛鴦不肯,賈母也不願意,斥責邢夫人。賈母與賈赦母子關系更加不好。

薛蟠在壹次宴席上調戲會唱戲而又豪爽的柳湘蓮,被柳毒打,柳怕報復,逃往他鄉。薛蟠無臉,也外出經商。其妾香菱(即英蓮)到大觀園學詩。又有幾家親戚的姑娘來到,大觀園中作詩、制燈謎,空前熱鬧與歡樂。

襲人因母病回家,晴雯夜裏受寒傷風,身上燒得燙人。寶玉為舅舅慶壽,賈母給他壹件俄羅斯裁縫用孔雀毛織的雀金裘,他不慎燒個洞。晚上回來、街上裁縫不敢修補。睛雯重病中連夜補好。

年關到,寧國府莊頭交租,送的東西數量驚人,賈珍還嫌少。由於過年操勞,鳳姐小產,無法理家,便由探春、寶釵等人協同理事。探春為趙姨娘所生,趙姨娘弟弟死,探春按例不多給錢,母女大鬧壹場。探著又在園中實行壹些改革,將各處派專人管理,既交公壹些財物.又給管理人壹些利益。

黛玉丫環紫鵑試探寶玉對黛玉真心,假說黛玉要回姑蘇,寶玉相信而發病精神失常,由此,黛玉更知寶玉心理,眾人也以為他們定成美滿姻緣。黛玉又要認薛姨媽為幹媽,釵黛二人達到關系最融洽時期。

榮國府矛盾重重。賈環在寶玉處見到擦癬的薔薇硝,想要些,寶玉丫環芳官卻給賈環壹些茉莉粉。趙姨娘到寶玉處大鬧~場。芳官又給她幹娘壹些玫瑰露、引出她幹娘的侄兒偷茯苓霜。幾件事鬧得大亂,險些打破仆人間的平衡。

正當寶玉生日歡宴時,賈敬吞丹喪命。尤氏國喪事繁忙。請母親和妹妹尤二姐、尤三姐來幫忙。賈璉見二姐貌美,要作二房,偷居府外。二姐和賈珍原有不清白,賈珍還想攪渾水,賈璉又想把三姐給賈珍玩弄。龍三姐卻正氣凜然,將珍、璉大罵,她已有意中人,即毒打薛蟠的柳湘蓮。

賈赦派賈璉外出辦事,賈璉路遇薛蟠、柳湘蓮。。薛蟠遇強盜,被柳搭救,二人結為兄弟,賈璉動為柳提煤,柳答應。到京城後,柳先向三姐之母交訂禮,遇寶玉閑談尤氏壹家而起疑,又去索禮退婚,尤三姐自刎,柳出家。“鳳姐知道賈璉偷娶之事、裝成賢惠。將二姐接進府。請賈母等應允。賈璉回來,因辦事好,賈赦賞壹妾。鳳姐借妾手逼使龍二姐吞金自殺。

粗使丫鬟傻打姐在園中擡到繡有春宮畫的香囊,王夫人大怒;在壹些仆婦攛掇下抄檢大觀園,迎春懦弱,聽憑丫環被趕走;探春生氣,怒打仆婦;惜春這時和哥哥嫂子斷絕往來。晴雯被王夫人趕出,抱恨而死;賈寶玉無可奈何,寫《芙蓉誄》祭她。

薛蟠娶妻夏金桂後,貪陪嫁丫環寶蟾美色,金桂為除香菱,答應了。在夏挑唆下。薛毒打香菱,薛姨媽不準。夏和婆婆吵鬧。薛蟠無法在家。只得外出。

寶玉年紀漸大,賈政逼他上學,迎春出嫁,寶釵被家事纏住,大觀園冷清起來。黛玉思想終身之事無人可求,做噩夢而染重病。奉承賈母意思,鳳姐提出將寶釵娶給寶玉的想法。寶玉見晴雯補的雀金裘,懷念亡人。黛玉聽丫環談論寶玉婚事,病得不能吃飯;後來聽說議而未成,病即痊愈。

薛蟠在外飲酒,打死店小二,入獄。金桂和寶蟾要勾引薛蟠堂弟薛蝌,其他方面倒安靜下來。十月裏,海棠開花,大家以為喜事、置酒慶賀。就在夜裏,寶玉的通靈玉不知去向,人也癡呆了。禍不單行,元春這時死去。。由賈母做主,決定為寶玉娶寶釵,怕寶玉不同意,告訴他娶的是黛玉,並不讓黛玉知道消息。黛玉在

傻大姐處知道實情,夢幻破滅,迷失真性,焚燒詩稿;在寶玉成親時,她孤苦而死。洞房之夜,寶玉見是寶釵也大驚,人也更加糊塗,憂傷得差點死去。

探春遠嫁之後,大觀團更淒清,鳳姐月夜見鬼,尤氏又得重病,眾人搬出園,請道士在園中作法驅妖。薛蟠案子要重判,夏金桂大吵大鬧,因為調戲薛蝌被香菱撞見,她想毒死香菱,不料自己誤食毒藥而死。

榮寧二府種種作為惹惱皇帝。終於被抄家;革去二府世職,賈赦、賈珍被逮。鳳姐由於突來大禍,病得奄奄壹息。由於權貴幫助,榮府世職恢復,讓賈政繼承,正逢薛寶釵婚後第壹個生辰,便擺宴慶賀,可是席間壹片悲涼。不久,賈母病死;鴛鴦懼怕報復,也自殺殉葬。鳳姐主辦喪事,力不從心,大家怨恨。她支持不住死去了。壹群強盜打劫榮國府,妙玉被奸汙、劫走。惜春看破紅塵,小小年紀出家。

寶玉再次夢遊太虛幻境,見到鴛鴦、尤三姐,秦可卿等薄命女子及為首的黛玉,醒後更心灰意冷。癩和尚、跛道人送回通靈玉,實則要寶玉棄絕塵緣。寶玉終於在應考之時出家當了和尚;盡管他中了舉人,寶釵也已懷孕他全不管了。

賈雨村犯法被解職,在覺迷渡口碰見已成仙的甄士隱;甄士隱向他剖析、解釋了這壹切,也就結束了這部小說。

三國演義

羅貫中

東漢靈帝時,十常侍專權,朝政腐敗,張角發動黃巾起義。劉備與關羽、張飛桃園結義,參與鎮壓黃軍。

靈帝死,大將軍何進扶立少帝,詔外兵入京,誅殺宦官。宦官殺死何進,袁紹等盡滅宦官。董卓趁機擁兵人京,廢少帝,立獻帝,把持朝政。曹操謀刺董卓不成,逃到陳留,發矯詔聯合諸侯***討董卓。關、張加人聯軍,關羽溫酒斬華雄,三人又合力擊敗董卓驍將目布,董卓逼獻帝遷都長安,火焚洛陽,曹操率兵追擊,中伏兵敗,諸侯各懷異心,聯軍隨之分散,彼此攻伐。

董卓在長安愈益驕橫暴虐,司徒王允巧設連環計,先將府中歌女貂蟬許嫁呂布,後又獻與董卓,離間二人。呂布與王允合謀殺死查卓,但被董卓余黨李催、郭汜等擊敗;王光被殺,李、郭執掌大權。

曹操擊破青州黃巾軍,占據充州,招賢納士,勢力大增。因徐州刺史陶謙部下殺死曹操之父曹嵩,曹操興兵攻打徐州。劉備救援掏謙,陶謙欲以徐州相讓,劉備力辭,陶謙死。劉備方領徐州牧。

呂布謀奪充州,被曹操打敗,到徐州投奔劉備,屯駐小沛。

李健、郭汜自相殘殺,李健劫持獻帝,郭汜劫持百官,於是,長安城中大亂。揚奉、董承護駕還東都,遭到李、郭追殺,死傷慘重,好不容易回到洛陽,又逢災荒,處境極為狼狽。

曹操采納茍或之謀,率軍迎奉獻帝,移駕許都,自封為大將軍,朝廷大權從此歸其掌握。

曹操用“驅虎吞狼”之計。詔命劉備討袁術,呂布趁機襲奪徐州。袁術約呂布夾攻劉備,呂布因袁術失信,請劉備還屯小沛。

孫策欲繼其父孫堅之業,乃以孫堅所得的傳國玉璽為質,向袁術借兵回江東,先後打敗劉搖、嚴白虎、王朗等,奪取丹陽、吳郡、會稽等郡,稱霸江東。

袁術遣大將紀靈攻劉備,呂布轅門射朝,勸雙方罷兵。後因張飛搶奪呂布所買馬匹,呂布圍攻小沛。劉備投奔曹操,被舉為豫州牧。

袁術在淮南稱帝,分兵六路進攻徐州。呂布用陳登之謀,擊敗袁軍;劉備亦派關羽截擊。曹操會合孫策、劉備、呂布,大破袁術,攻占壽春。不久,曹操約劉備同攻呂布,呂布剛愎無謀,終被擒殺。

曹操班師,帶劉備見獻帝。獻帝認劉備為皇叔,拜左將軍,封宜城亭侯,獻帝因曹操擅作威福,密賜衣帶詔與國舅董承。董承暗結王子服、馬騰、劉備等,謀誅曹操。劉備恐曹操疑忌,每日種菜消遣。壹曹操同劉備煮酒論英雄,欲加試探。劉備假作畏懼雷聲,使曹操對其放松戒備。劉備趁機以截擊袁術為名,率兵離開許都,重新占據徐州。

董承與太醫吉平合謀,欲毒殺曹操;因家奴告迷,董承等皆遭滿門抄斬,曹操親征徐州,劉備大敗。匹馬投奔袁紹。關羽被困,約三事而暫歸曹操,連斬袁紹大將顏良、文醜。後因得知劉備在袁紹處,便掛印封金;保護二嫂,過五關,斬六將,終於與劉備、張飛重聚於古城。

孫策遇刺,傷重而死。其弟孫權繼位,由張昭,周瑜輔佐。周瑜舉薦魯肅,魯肅為孫權定鼎足江東之計,孫權自此威震江東。

袁紹親率大軍進攻曹操,曹操領兵在官渡相拒。謀士許攸建議袁紹襲擊許昌,被斥,便投奔曹操。曹操用許攸之謀,夜襲鳥巢。大敗袁紹.後又逐步消滅其殘余勢力,基本統壹北方。

劉備被曹操打敗,到荊州依附劉表。屯駐新野。徐庶來投,劉備用為軍師,擊敗曹仁,奪取樊城。曹操囚禁徐母,偽造家書館召徐庶,徐庶被迫辭別劉備,臨行舉薦諸葛亮。劉備先已從司馬徽處知臥龍之名,於是三顧茅廬。禮聘諸葛亮。諸葛亮提出跨有荊、益二州,以與曹操、孫權成鼎足三立之勢的戰略方針,劉備苦請其出山輔佐。

曹操率大軍南征,劉表病死,其妻蔡氏以次子劉瓊嗣位,投降曹操。劉備攜民出走江陵,在當陽被曹軍趕上,軍民大亂。趙雲單騎救出阿鬥,張飛在長阪橋嚇退曹軍,劉備收拾殘兵退至江夏。適逢孫權譴魯肅來探虛實,諸葛亮即隨魯肅前往江東,欲結孫權***拒曹操。

孫權接曹操檄文;猶豫不決。諸葛亮去戰群儒,智激孫權,加之周瑜陳說利害,孫權遂決計抗曹,以周瑜為大都督。周瑜趁蔣幹來為曹操作說客之機,巧布疑陣,誘其盜走偽造的書信,使曹操誤殺水軍都督蔡瑁、張允。諸葛亮草船借箭,周瑜自嘆弗如,與之定計火攻破曹,並先後使黃蓋行苦肉計,龐統獻連環計,曹操驕傲輕敵,黃蓋上船詐降,接近曹軍水寨時壹齊舉火。東吳各路兵馬四下接應,官軍慘敗。曹操帶領殘兵奔逃,連遭截擊,在華容道又被關羽擋住去路。曹操乞哀,關羽不忍,放其逃走。

赤壁之戰以後,孫、劉兩家爭奪荊州,周瑜屢次用計,諸葛亮三氣周瑜,周瑜箭瘡崩裂而亡。

曹操疑忌馬騰,召其入京。馬騰欲趁機殺曹操,謀泄被殺。其子馬超聞訊,與韓遂起兵報仇,屢勝曹兵。曹操用反間計;使馬超、韓遂自相火並,借機打敗馬超。

漢中張魯欲取西川,益州牧劉璋派張松說曹操取漢中。張松因受曹操侮慢。轉道往見劉備,奉獻西川地圖,勸劉備取之。

劉璋聽取張松建議,請劉備相助。劉備與龐統率軍入川,劉璋親到涪城迎接。劉備屯駐葭萌關,廣收民心。後因向劉璋索取兵、糧,劉璋疑慮,稍作敷衍。劉備大怒,奪取涪城,進兵稚城。因龐統在落鳳坡中箭身亡,諸葛亮留關羽鎮守荊州,與張飛分兵入蜀增援。壹路望風歸順,進占綿竹。劉津向張魯借兵,張魯譴馬超攻葭萌關。張飛大戰馬超,諸葛亮用計,馬超歸順,並進逼成都,劉津出降,劉備自領益州牧。

孫權得知劉備占據益州,遺諸葛瑾索還荊州,劉備答應先請關羽,欲逼其歸還荊州,關羽單刀赴會,挾制魯肅,遂得安全返回。

曹操兵代漢中,張魯兵敗歸降。劉備恐其來攻西川,交割江夏等三郡給東吳,請孫權起兵襲合肥,牽制曹操。孫權與曹操大將張遼交戰。大敗於道遙津。曹操親率大軍救合肥。孫權部將甘寧率百騎夜襲曹營,不折壹人壹騎。雙方相待月余,孫權求和,曹操班師而回,不久又封為魏王,立子曹丕為世子。

曹操命曹洪助夏候淵、張部守東川,張部接連被張飛、黃忠打敗,丟失天蕩山。法正勸劉備乘勢奪取漢中,劉備從之,與諸葛亮親自出兵。曹操聞報,亦率大軍親征,屯兵南鄭,命夏侯淵進兵。黃忠用法正之謀,以逸待勞,陣斬夏侯洲。曹操前來報仇,接連戰敗,身受箭傷。軍心動搖。便放棄漢中,於是、劉備進位漢中王,以諸葛亮為軍師,封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為五虎大將。

關羽領兵取襄陽,圍樊城。曹操令大將於禁為征南將軍,龐德為先鋒,率領七軍救援樊城。龐德擡棺與關羽決戰。箭射關羽左臂。時值連日大雨,關羽水淹七軍,於禁投降,龐德被俘,不屈而死。曹操聞訊大驚,欲遷都以避關羽,司馬懿建議使孫權襲擊關羽後方。孫權用呂蒙、陸遜之計,卑辭麻痹關羽,趁其防備松懈時襲取荊州。關現敗走麥城,突圍時被俘,不屈而死。

曹操病死。其子曹丕繼位,不到壹年,即逼漢獻帝禪讓,改國號為魏。劉備受群臣之請,亦自稱帝以繼漢統,任諸葛亮為丞相。

劉備欲為關羽報仇,不顧群臣苦諫,興兵伐吳。張飛鞭撻部下末將範疆、張達,二人刺死張飛投吳。劉備得知,愈加憎恨,連勝吳軍。孫權遣使求和,劉備不許,孫權拜陸遜為大都督,陸遜堅守不戰,待蜀軍兵疲意沮,火燒連營,大獲全勝。劉備敗走白帝城,感傷懊悔而病,臨終前托孤於諸葛亮。

魏主曹丕聞劉備亡,發動五路大軍攻蜀,諸葛亮不動聲色,暗中遣將設計阻其四路兵馬,又遣鄧芝出使東吳,恢復蜀、吳聯盟。

蠻王益獲犯境。諸葛亮率軍南征,采納馬俊“攻心為上”的建議,七擒孟獲。孟獲心服,蜀漢後方得以安定。

魏主曹丕死,其子曹睿即位。諸葛亮上《出師表》,開始北伐,大敗魏國駙馬夏侯楸,智取南安、天水、安定三郡,收服姜維,又打敗魏國大將軍曹真。魏以司馬懿領兵拒蜀。司馬懿消滅孟達後。直取街亭,欲斷蜀兵咽喉之路。諸葛亮命馬謖守街亭,馬謖違令於山上紮寨,被魏軍圍困,丟失街亭。諸葛亮急忙部署撤兵,並親到西城監運糧草。司馬懿突率十五萬大軍來到城下。諸葛亮以空城計嚇退魏兵,連夜退回漢中,揮淚斬馬謖,並上表自貶三等。

吳將陸遜大破魏軍於石亭,請蜀伐魏。諸葛亮再上《出師表》,二出祁山,大敗曹真。因糧運不繼,乘勝退兵,計斬前來追趕的魏國勇將王雙。

孫權稱帝,諸葛亮約吳果興兵伐魏,三出祁山,連敗魏軍。後主下詔恢復諸葛亮丞相職務,因張飛之子張苞身死,諸葛亮悲痛成疾而退兵。_

以後。諸葛亮又數次北伐,雖然屢敗魏軍,卻始終未成大功。六出祁山時,司馬懿固守營寨,諸葛亮日夜操勞,心力交瘁,病死於五丈原。臨終前,將身後諸事——安排。請將依計追兵,嚇退司馬懿追兵。魏延不服楊儀,舉兵相攻,馬岱斬之。魏主曹睿死,太子爽芳即位。司馬懿殺曹爽,沈國大權從此歸司馬氏掌握。

姜維欲繼諸葛亮之誌,先後九伐中原,與魏將鄧艾等鬥智鬥勇,互有勝負。因宦官黃皓弄權,姜維屯田漢中以避禍,蜀漢國勢日益衰微。

司馬昭命鐘會、鄧文西路攻蜀,鄧文偷度陰平,直通成都,蜀後主劉禪出陣。姜維詐降鐘會,鼓動鐘會叛魏,欲借機復國。事敗,姜維與鐘會壹同被殺。

司馬昭死,其子司馬炎繼位,逼魏主曹奐禪讓,改國號為晉。吳主孫皓暴虐荒淫,朝政腐敗,人心渙散,晉武帝司馬炎下令伐吳,吳軍土崩瓦解,孫皓投降。至此,夭下重新歸於統壹。

水滸傳

施耐庵

在宋哲宗時,東京開封府有壹浮浪破落子弟高俅,不務正業,被父親告發成罪犯,遇赦回東京, 因踢得壹腳好氣球,受端王賞識。端王即位稱徽宗,高俅被封為殿帥府太尉,此後依杖權勢。禍國殃民。

高俅上任即挾隙報復,逼得教頭王進攜母棄家、投奔延安府老種經略相公。王進路過史家村感恩收九紋龍史進為徒,傳授半年武藝,王進母子辭行。少華山有三條好漢,因去華陰縣借糧;與史家村沖突。史進生擒陳達、朱武、楊春。義氣相,史進義釋陳達並與三人成為知友,壹次不慎被告發,官府派兵圍困史家村,史進殺人、燒莊,暫避少華山。

史進往關西尋師父王進,至渭州結識提轄魯達,又遇師父李忠。魯達仗義教金老父女,三拳打死惡霸鎮關西。魯達亡命於代州雁門縣,巧遇金老,暫住趙員外七寶村,為安身避難魯達在五臺山文殊院出家。法名智深。魯智深不守清規,醉打山門,真長老命他往東京大相國寺去做職事憎。智深路過桃花村,醉打小霸王,行至瓦官寺,又與史進除掉匪人生鐵佛崔道成及飛天藥叉邱小乙。智深至大相國寺,清長老見其兇悍,便令其看守酸棗門外菜園。在菜園,他力伏眾潑皮,倒拔垂楊柳,藝驚豹子頭,與林沖結為兄弟。

高衙內為奪林沖之妻,求其幹爹高俅設計陷害。林沖誤入白虎節堂,刺配滄州,其妻又被高衙內逼死。林沖在充軍途中,被兩公差百般折磨,至野豬林又奉高俅之意要下毒手,幸魯智深趕來救護。林沖至滄州後,高俅又派人來追殺,林沖忍無可忍,火燒草料場殺死陸虞候,被逼上梁山。

梁山大頭目王論,心胸狹窄,見林沖遠勝自己就故意刁難,令他在三日內殺人做“投名狀”,遂截住丟官的楊誌拼殺。王倫別有心意,出面勸止,收下林沖,並勸楊誌入夥。

楊誌不願入夥,至東京貧困賣刀,殺潑皮牛二,充軍大名府。梁中書見楊誌武藝高強,提拔他為提轄,並護送給丈人蔡京的生辰綱。山東鄆城縣有壹好漢叫托塔天王晁蓋,他與吳用、公孫勝、阮氏三雄等人,在黃泥岡,智取生辰綱。不料,消息走漏,白勝被捕,情況危急,幸賴有及時雨宋江冒死送信,朱全、雷橫等捕頭仗義放行才脫虎口。晁蓋等人至梁山入夥,又遭王論刁難,林沖火並王倫,立晁蓋為大頭領,重整山寨。

晁蓋等人感念宋江之恩,派劉唐持金下書,被宋江侍妾閻婆惜發現威逼壹,宋江殺惜,至滄州柴進處避難,結識武松。

武松回清河縣,路過景陽崗打虎,被陽谷縣任步兵都頭,並遇見兄長武大。武大之妻潘金蓮,被惡霸西門慶勾引成奸,毒殺武大。武松為兄報仇,殺了西門慶、潘金蓮、王婆,制配孟州。武松在十字坡遇張青、孫二娘,至孟州結識施恩,醉打蔣門神復奪快活林,蔣門神與張都監等人勾結,計陷武松,刺配恩州,並欲中途下毒手。武松在飛雲浦斷鎖開枷,殺了公差,又至鴛鴦樓殺了蔣門神等仇人,武松持張青夫妻信,又化裝成行者模樣,往二龍山落草,路過蜈蚣嶺殺歹人王道人,在白虎山再遇宋江。

宋江離開白虎山往清風寨投奔小李廣,花榮。路過清風山救清風寨文官劉高夫人。劉高夫妻恩將仇報,密告青州府,派黃信計擒宋江、花榮。黃信押解來江等路經清風山,被燕順、王英等救出囚寵。青州知府派霹靂火秦明圍山。秦明被擒與黃信先後棄官落革。宋江率眾人同奔粱山,在對影山收呂方、郭盛。忽聞父惡耗,宋江獨自返家鄉。宋江回家後,見父親健在車,正欲出走.被官府圍住,投案,刺配江州。

宋江壹路結識了李俊、張橫,至江州又與戴宗、李逵、張順友。壹次,在潯陽樓醉後,宋江寫詠懷詩,被黃文炳、蔡九知府陷入獄中。梁山好漢與李逵李俊等人劫法場,救宋江,殺黃文炳。

眾好漢同往梁山,宋江二次探家。遇險情避難至古廟,夢見九天玄女授三卷術節。幸有梁山好漢前來接應,宋江父子、兄弟才安全入山寨。

公孫勝念母回家探視,李逵見景生情亦回家探母。李逵背母回山欲同享快樂。至沂嶺尋水,老母喪於虎口,李逵力殺四虎。因其大意,被人識出,醉後為沂水縣都頭李雲索拿,被朱富救護,同歸梁山。晁蓋、宋江等想念公孫勝。派戴宗去探望,路結楊、揚誌、揚雄、石秀等人。

楊雄妻潘巧雲與裴如海通奸。被石秀看破,楊雄、石秀殺了奸夫淫婦,與時遷同往梁山。路過祝家莊。時遷被擒,楊雄、石秀出險後遇故友杜興。托李家莊莊主撲天雕李應救時遷。李應去祝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