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誰給我介紹壹下印度的歷史

誰給我介紹壹下印度的歷史

印度歷史

" 印度人沒有歷史。

"這是馬克思說過的壹句話。

印度是文明古國,有幾千年的文明史。

馬 克思這句話的含義可能是指印度歷史有這樣幾個特點:第壹,印度缺乏有正式文字記載的可信的歷史,它的歷史是同神話攪合在壹起的;第二,印度歷史上屢遭外族入侵,它的歷史可以說是壹部不斷為外族征服的歷史;第三,印度在歷史的大部分時間內處於四分五裂狀態。

只有神話無信史

印度古代有發達的神話故事和宗教經典,但史書奇少,根本沒有像中國的《史記》和西方希羅多德的《歷史》那樣的歷史典籍。

印度人喜歡講故事,提到歷史,他們喜歡說:"從前有個國王……",至於該國王的真實姓名、籍貫、生卒年月、在位時間等基本材料,幾乎全無。

幸存的極少的史書,幾乎每壹頁都摻雜著大量的空想和傳說,使人無法判斷究竟是歷史還是神話故事。

被認為正宗的史書有兩部,壹部叫《諸王世系》,壹部叫《大史》,但這兩部書又都不可靠。

《諸王世系》被認為是壹個叫卡蘭納的人寫的,該書記載了歷史上的社會狀況以及各類人物的活動,但其內容想象的成分太多。

整部書是以詩歌的形式寫成的,彌漫著詩意和感情的氣氛。

作者不滿意以日常用語來平鋪直敘事實,而是在寫事件和人物時,不斷插入神話故事,對人物加以美化。

於是,歷史成了理想化的產物,人物成了神。

這大大減低了該書的價值。

《大史》被認為是南亞最翔實、最可信的歷史著作。

成書於錫蘭(今斯裏蘭卡),作者是摩訶男馬。

該書主要記載島國的歷史。

但在對君主的描寫中充滿了神話、傳奇的故事,同樣彌漫著神秘的氣氛。

在讀這部史書時,必須用心地鑒別神話故事與歷史事實。

印度的歷史記載沒有統壹的紀年,不同時代、不同地區采用不同的紀年。

印度使用紀年多達20種以上。

搞不清楚每個紀年的準確年代,以及各紀年的前後聯系。

中國古代以帝王的年號紀年,歷史紀年也不統壹,但中國各朝代都十分註重歷史記載,設有坊門的史官,記錄下皇帝的壹舉壹動,因此每個朝代的歷史都能搞清楚。

印度則不然,只重宗教,不重歷史,宮廷有為皇帝舉行祭祀的專家,卻沒有史官。

所以,印度的歷史可以說是壹本糊塗帳。

印度歷史上的壹些事件和人物,是靠外國人的記錄才大體了解的。

例如,印度歷史上有個叫戒日王的人,曾建立過壹個強盛的帝國,但印度典籍幾乎沒有關於他的可靠記錄。

在他治世的時候,中國壹位叫玄奘的高僧來到這裏,並在他的著作裏提到過戒日王。

因為玄奘離開中國,到達印度及歸國的時間都有清清楚楚的記錄,所以戒日王在世的大體年代就可以確定了。

再如,印度的傳說以及佛經等材料,都曾提到印度壹位偉大的君主叫阿育王,是旃陀羅·笈多的孫子,曾創建了壹個偉大的帝國。

但具體年代不詳。

馬其頓人亞歷山大大帝公元前331—323年進攻過印度西北部地區,遇到孔雀王朝的旃陀羅·笈多的激烈抵抗。

此事清楚地記錄在古希臘歷史學家阿裏安的《亞歷山大遠征記》中,於是旃陀羅·笈多以及他的孫子阿育王的大體年代也可以確定下來了。

遊牧民族征服史

印度歷史是壹部"不斷為異民族征服的歷史",印度的文化史可以說是壹部不斷地接受異質文化挑戰、不斷與異質文化交流的歷史。

壹次次異族的入侵帶來了印度種族的混血以及文化上的對立、沖突、交流和融合,對印度文化也帶來壹些新的因素。

這是印度社會文化具有無比多樣的壹個重要原因。

入侵印度的有較大影響的遊牧民族可舉出雅利安人、塞種人、鮮卑人、貴霜人、土耳其人、匈奴人、蒙古人等。

大約在公元前1500年前後,有壹支操"印歐語"的遊牧民族雅利安人從開伯爾山口進入印度次大陸。

這大概是印度有文字可查的最早的外來民族的征服。

他們首先占領了印度"五河流域"(今巴基斯坦和印度的旁遮普地區),同當地的土著民族(據認為是達羅毗荼人)發生了激烈的沖突。

結果,雅利安人征服了後者,並逐漸向東擴張,侵入到富饒的恒河平原地區。

雅利安人在征服次大陸的過程中,逐漸放棄遊牧方式,從事農業定居生活。

他們把被征服的土著人當作奴隸,讓他們從事低賤職業。

這次征服可以說是壹次時間最早、影響最大的遊牧民族的征服。

它對印度歷史和文化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印度社會的種姓制度、婆羅門教的起源,均與這次征服有關。

塞種人原是住在伊梨河流域的遊牧民族。

約在公元前160年前後,塞種人受大月氏人的驅趕,向南遷徙,通過開伯爾山口進入南亞,消滅了幾個希臘人王朝,建立了統治。

塞種人的王朝除了北印度大部以外,向西南到達今馬哈拉施特拉邦西部地區。

塞種人統治了100多年,大約在紀元初衰落,印度現在沿用的傳統歷法(塞歷),就是起源於此時。

貴霜人也曾在印度(主要是北印度)建立過統治。

貴霜人原是壹個居住在蒙古高原西部的遊牧民族,我國古籍稱為"大月氏"。

公元前176年前後被烏孫人擊敗,向南遷移到今阿富汗境內,征服大夏國後進而向南、向東挺進,建立了個囊括整個北印度的貴霜帝國。

同西方在經濟和文化上有密切交往,是壹個重要的時代。

這個時代佛教文化出現繁榮。

貴霜帝國受希臘文化的影響,印度文化與西方文化發生了密切的接觸和相互影響。

10世紀初, *** 開始進入南亞次大陸。

1206年,土耳其人在北印度建立統治,史稱"德裏蘇丹王朝"。

這個王朝經歷了五個時代約320年,是印度歷史上統治時間最久的異民族建立的王朝。

公元14世紀下半葉,壹支與成吉思汗有血緣關系的蒙古人勢力漸大,首領叫帖木兒。

這壹支蒙古人雖已放棄了遊牧生活,定居在今塔什幹壹帶,但仍保留著許多遊牧民族的特征。

後在中亞細亞的薩馬爾罕建立了統治。

他們信奉 *** 教,凡決定做壹件事,喜歡先念壹段帶激勵性的話:"啊!先知,請將戰爭之禍加諸於這些異教徙及不信仰的人們,並嚴厲懲罰他們。

"當時的印度多數是異教徙,基於這種信念,帖木兒王於1398年渡過印度河,長驅直入,攻占了德裏,殺害了10萬之眾的俘虜,摧毀了當時阿富汗入建立的王朝,將全部財富掠奪壹空,並驅使眾多的婦女與奴隸將這些財物搬運到薩馬爾罕。

還將大批工匠掠奪到薩馬爾罕,幫助帖木爾王建造宮殿。

在他們的足跡所及的地方,留下了殺戳、饑饉和瘟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