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對地質現象的認識,充滿了卓越的科學見解。《詩經》中就有“高岸為谷,深谷為陵”的記述。滄海桑田是中國古人表述海陸變遷思想的精煉描述,最早出自晉代葛洪編撰的《神仙傳·麻姑》。書中記載說:“麻姑自說雲,接侍以來,已見東海三為桑田。向到蓬萊水淺,淺於往者會時略半也。豈將復還為陵陸乎?”翻譯成白話文就是:麻姑對仙人王方平說:“我已經三次看見過東海變為桑田,這次到蓬萊去,我看見那裏的海水又比從前減少了壹半,難道又要變成陸地嗎?”這則故事記錄了古代的人們在日常的生活和勞動中應用宇宙的思辨觀,結合已有的知識,不斷觀察自然環境的變化而記錄的海陸進退現象。有壹個問題值得我們深思:滄海桑田變換的力量來自哪兒呢?是海水的升降?那麽這個海水為什麽會升降呢?是冰雪結冰和融化,降水量的變化增多?若不是水量的增減,那又是什麽原因呢?是陸地在原地升降,導致海水侵入和後退,抑或其他的更深層次的原因呢?唐代書法家顏真卿在《麻姑山仙壇記》中就提到“高山猶有螺蚌殼,或以為桑田所變”,其意不言自明;北宋科學家的沈括發現太行山的“山崖之間,往往銜螺蚌殼及石子如鳥卵,橫譬如帶”,他告訴人們“此乃昔之海濱,今東距海已近千裏,所謂大陸者,皆濁泥而淹也。”他還在《夢溪筆談》中多處記錄了化石的發現,進而得出了古地理、古氣候是在不斷變化的結論。
那麽地質活動過程是怎麽樣的呢?公元前四世紀出現的古籍《山海經》中用我們現代人看來怪異荒誕的神話故事記錄了很多地質活動。這些神話傳說中有我們大家都很熟悉的如誇父逐日、精衛填海、羿射九日、鯀禹治水等故事,揭示了很多當時的環境特點及變化過程。
古籍資料《淮南子·覽冥訓》中這樣寫道:“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復,地不周載,火爁炎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講的就是傳說上古時候,原來的東、南、西、北方向不管用了,神州大地像分裂了。忽然發生了壹場自然界的大災變,天崩地裂,大火燃燒,洪水泛濫,惡禽猛獸殘害人民,女媧就熔煉五色石塊去修補蒼天,砍斷大鰲的足去重新建立新的四極。
《淮南子·天文訓》中記載:“……天受日月星辰,地受水潦塵埃。昔者***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也;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
朱熹說:“震蕩無垠,海宇變動,山勃川湮。”
以上記載和論述,我們已經看到從古代開始人們已經認識到構造演化理論中最根本的思想,即構造運動的劇變性和旋回性。或許,我們在今後的地質構造理論的發展和創新中,通過在中國古籍中尋找先人記錄的現象,會給我們理論研究的突破帶來新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