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做到這壹點並不容易。
我們心裏有兩樣東西:“自己”和“別人”。很多情況下,這兩件事都在糾結。鬥爭的結果不是自私就是無私。人經過不斷的自我修養,應該會逐漸達到無我的境界。雷鋒心中有別人,卻沒有自己,成為世人效仿的榜樣。
這節課的林媛媛不願意把她的綠色鉛筆借給她的同學,這表明她在幫助別人方面不夠好。教學時,學生既要看到園的缺點,也要相信園會成為壹個助人為樂的好孩子,而不應該把她作為批評的對象。
課文中的事情非常貼近學生的生活。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反思生活,豐富內心感受。
課後,學習夥伴提示“我想說……”。對於這個拓展活動,不要把重點放在批判或者講道理上。最好用壹些具體的例子來溝通交流。1.認識9個新單詞。能寫10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明白人與人之間應該互相幫助。識字和寫作
1.結合實際生活讀句子。請出示下列句子,讓學生結合實際生活閱讀。
(1)“李明削好鉛筆,放在鉛筆盒裏,準備上桌上的美術課。”(“美術,鉛,框,切。”等等,可以結合學生的學習生活來認讀和記憶)
(2)林瑩皺著眉頭,遲疑地說:“我怕妳不小心把筆尖弄壞了。”(“皺、吐、註”可以結合“皺、破壹本書、吐、註”等生活用語幫助記憶)
2.發音指導要點:“術、挑釁、表、註、皺”都是讓人咂舌的;“吐”是個多音字。閱讀本課中的tǔ。“切”也是壹個多音字。本課讀xiāo。
3.“舒、吐、註、引、表”是壹個既要懂又要會寫的字,讓學生用之前學過的“舒、塗、朱、朱、顏、傳”來分析字體。
4.寫作指導。這門課需要寫很多單詞。建議在描紅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觀察左右結構和上下結構單詞的書寫規律,教師重點指導。左右結構的四個字(吐、註、課、引)中,前三個要左窄右寬,“引”字左右基本相等。上下結構的四個字中,可以強調“筆”字的書寫。寫竹前綴時,應避免把短橫線寫成點;“毛”字的撇號要盡量寫平,豎鉤的筆要在垂直中心線上。註意提醒學生,右上角的“引”字不是“幾”字;“那”字上方的“和”字裏有壹個短十字,讓學生會意地記住:“合上雙手”握住。
閱讀理解
要從整體上理解課文內容,要註意李麗自始至終都很客氣,而林媛媛卻很自私,不願意借綠鉛筆,也很難解釋,壹個接壹個找借口。在朗讀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通過恰當的語氣來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征。李莉和林媛媛的幾次對話可以作為引導的重點。
李:妳能把妳的綠色鉛筆借給我嗎?(讀起來語氣謙虛有禮;可結合課後“讀與說”進行延伸練習)
林:我還沒畫完。(低聲讀出猶豫)
李:現在妳可以把妳的綠色鉛筆借給我了。(讀請求、討論的語氣)
林:我怕妳把筆尖弄壞了。(讀出不悅的語氣)
李:我會小心的。(讀真誠謹慎的態度)
林:妳應該小心不要割破它。不要畫得太用力,也不要畫得太多。(讀出不安的語氣)
李:我只畫樹葉和草。(念著連忙答應的語氣)
林:妳想畫草嗎?(讀出意外和不滿的語氣)
上面對話中人物的語氣可以讓學生獨立感受,老師可以通過示範閱讀讓學生感受。課文中的插圖非常生動,可以結合插圖來理解課文的語言。
林媛媛的言行明顯不對。但是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事情。可以結合文末小泡泡裏的提示,讓學生與園園“對話”,加深對這個問題的體會。結合園方最後的表現(我忍不住臉紅),引導學生猜測她為什麽臉紅,這個時候她會怎麽想,讓他們和園方壹起反思。
課後“讀與說”的練習是讓學生練習說句子。可以結合導讀。
(3)實踐活動
為麗麗畫壹張有綠葉的樹。片段:大聲朗讀
1.揭示題目問題:葉子壹般是綠色,黃色,紅色。怎麽會有藍葉?讀課文,談談“藍葉”。
2.文中花園裏畫的綠葉可愛嗎?閱讀相關句子並解釋原因。
展示第壹幅插圖,仔細觀察李莉和林媛媛的表情,思考他們說的話。找出課文中的對話,讀壹讀,談談妳從對話中學到了什麽。
4.展示第二幅插圖,告訴我這幅插圖是關於課文的哪壹部分,李莉和林媛媛分別在做什麽,他們可能在想什麽。
5.如果妳站在莉莉和林園花園旁邊,妳會對林園花園說什麽?(註意林媛媛的“臉紅”。要認為她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林媛媛會用行動去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