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壹本關於西方神秘主義哲學的書

壹本關於西方神秘主義哲學的書

神秘主義作為宗教的核心和奧秘,作為民族文化的壹部分,近年來引起了我國壹些學者的關註和重視,並取得了相當的研究成果,積累了相當的研究資料,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壹是古籍的翻譯,如《奧義書五十首》(徐繁成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連華生:《西藏亡經》(許譯,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阿德·斯坦澤茲:阿博特》(張平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喬荼波陀:《論神聖的宗教》(吳百會譯,商務印書館,1999);等等。二是經典著作和研究著作的翻譯,如《葉教與佛教之謎》(徐譯,臺灣省出版社,1984);《馬丁·布伯:我和妳》(陳偉剛譯,三聯書店,1986);帕斯卡爾:《思想錄》(何兆武譯,商務印書館,1987版);《、弗洛姆與馬蒂諾:禪與精神分析》(王、馮傳譯,貴州人民出版社,1988);米·希爾·埃利亞德:《神秘主義、巫術與文化時尚》(宋麗道、齊魯譯,光明日報出版社,1990);傑弗裏·帕林德爾:《世界宗教中的神秘主義》(舒、徐均瑤譯,今日中國出版社,1992);h·奧特:《說不出的話》(林克和趙勇譯,三聯書店,1994);s《魏易:在期待中》(杜曉真顧譯,三聯書店,1994);《尼古拉·庫薩:論隱藏的上帝》(李譯,香港山基督教叢林,1994);魯道夫·奧托:《論神聖》(程潛周邦賢譯,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狄俄尼索斯:神秘神學》(鮑立民譯,三聯書店,1998);荷爾德林:《荷爾德林文集》(戴輝譯,商務印書館,1999);g·g·索倫:《猶太神秘主義的主流》(塗譯,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榮格:《東方冥想心理學》(楊雲斌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米埃亞德:《不朽與自由:瑜伽修行的西方解讀》(主編,吳譯,中國致公出版社,2001);安德魯·羅斯:《神學的精神之泉:基督教神秘主義傳統的起源》(張祥龍主編,遊譯,中國致公出版社,2001);保羅·費爾代特:《在愛中遇見上帝:魯斯布魯克與神秘主義》(張祥龍主編,陳堅紅譯,中國致公出版社,2001);喬納森·愛德華茲:《信仰的親情:上帝面前的基督教本性》(張祥龍主編,杜立言譯,中國致公出版社,2001)等。以及散見於西方宗教著作中的相關內容,如四川人民出版社的《宗教與世界叢書》,瑪麗·喬梅的《宗教心理學》,約翰·希克的《宗教的解釋》中的部分章節;還有相關的重要研究著作,如《弗雷澤的金枝》(徐育新、王培基、張澤石譯,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7);列維·布魯爾:《原始思維》(丁友譯,商務印書館,1986);《馬林諾夫斯基:巫術、科學、宗教與神話》(李安齋譯,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6)等。三是對各種宗教神秘主義的研究,如薩滿教、禪宗、藏傳佛教和道教,以及印度的瑜伽和克裏希納崇拜,猶太教的卡巴拉和哈西德派,中世紀基督教的神秘主義和密教,伊斯蘭教的蘇菲派等如果再考慮到對紛繁復雜的神秘文化的重組和重新解讀,比如《四庫全書》中的書籍,從占蔔、法術、命理、風水、星象、內外煉丹到養生保健,這樣的著作和文章數不勝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