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關於參考文獻著錄格式的註記

關於參考文獻著錄格式的註記

參考文獻和註釋對壹篇科研論文具有重要意義。關於參考文獻描述格式的標註,妳了解多少?以下是我為您整理的參考文獻著錄格式的註意事項,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著錄格式的註意事項?參考資料?用什麽?評論?的內涵

(1)關於?參考資料?,

在撰寫學術論文的過程中,壹定要提到別人的研究成果,因為根據科研規律,任何研究都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進行的。這個參考別人科研成果的過程就是參考或者引用。

《辭海》(1999版)的解讀是:?參考:參加其他事情,他說的時候考察;喝酒嗎?;?文學:原指經典、聖賢。後者是指具有歷史價值的書籍和文物。也指與某壹學科相關的重要書籍和資料。今天,它是所有記錄知識的載體的統稱,即各種載體(如紙張、膠片、磁帶、光盤等。)以文字、圖像、符號、音頻和視頻的方式記錄人類知識。?至於嗎?參考資料?沒有特別的條目。

我們來看幾個細則的相關規定。

《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GB7714-87)提出,文後參考文獻是指?寫作或編輯作品引用的相關書籍和資料?。當然,在這裏。引用?可以直接引用原文,也可以間接引用,即借鑒和吸收其思想和觀點;然後呢。侯文?“二”字表示所指與正文有明顯區別,即放在正文之後的東西。

《中國漢學期刊檢索與評價數據規範(光盤版)》的表述是:?參考書目是作者寫作品時參考的書目。?這裏強調壹下?參考?“兩個字”,也就是這些文獻資料,對作者寫這篇文章起到了參考作用。

《中國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編排規範》(修訂版)中有這樣壹條關於參考文獻的規定:參考文獻的著錄應符合GB7714-87《文章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和《中國學術期刊檢索與評價數據規範(光盤版)》,采用順序編碼制。在引文處,應按照引用文獻在論文中出現的順序連續使用阿拉伯數字,序號應置於方括號內。如果壹篇文獻在同壹篇文章中被重復引用,則應標註相同的序號。如需註明引用的具體出處,可在序號後加括號註明頁碼或章、節、篇名,字號應小於正文。?從這段話中我們可以看出,規範並沒有明確討論什麽是參考文獻,而是基本沿用了前兩個規範的做法,在參考文獻中明確包含了引文。

《全國高等學校自然科學學報編排規範》(修訂版)中關於參考文獻有幾段話:為了體現論文的科學依據和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嚴肅態度,並為讀者提供相關信息的來源,論文的結論(沒有致謝段時)或致謝段後應列出參考文獻目錄?,?參考文獻列表壹般應限於作者直接閱讀並在官方出版物上發表的最重要的文獻。?這裏不僅指出了列出參考文獻的目的,還對其內容提出了壹定的要求。

(2)關於?評論?:

慈海(1999版):註:又稱?註解?,指書籍、文章中對文字、引文的解釋。?註釋作為書籍、論文的附件,最早出現在漢代。它曾經有傳、註、理、訓、寫、疏、章句、釋等名稱,後來被稱為?筆記?,相對於?柏文?壹般來說。所謂當時?白文?也就是說,它指的是先秦著作的純文本,沒有註釋、音訓和調和。

見【英語】。威廉?韋德:《行政法》,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7,第43-52頁。(49頁)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不同的雜誌對參考文獻和註釋的理解是不同的。即使在同壹本雜誌中,有些引文(包括直接引文、間接引文和觀點引文等。)被當作引用,有些被當作註釋,有些既不是引用也不是註釋。這個問題上的隨意性和混亂性由此可見壹斑。

壹言以蔽之,關於?參考資料?用什麽?評論?無論是作者寫作還是編輯編輯文章,都會經常遇到以下問題,比如:引用屬於參考文獻還是評論?如何吸收、借鑒或間接引用別人的觀點?參考文獻和註釋有必要具體到頁碼嗎?如何把參考文獻和註釋排到文末?等壹下。

參考文獻著錄格式中參考文獻與註釋的內在區別及實際問題的處理

我們覺得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在於引用和註釋的內在區別。我們認為,參照物是壹些已經產生的思想成果,也就是像慈海說的,是嗎?所有記錄知識的載體的統稱?,它的功能是給作者的?參考,參與?對作者寫這篇文章有潛在的影響或啟發,是形成這篇文章的壹些思想來源或基礎;註釋是作者對文章相關內容(包括標題、作者、引文、觀點等)的解釋和說明。).前者是他人或自己客觀產生或形成的觀點。所以《全國高等學校自然科學學報編排規範》(修訂版)規定?壹般應該僅限於官方刊物上發表的文件?確認其客觀存在;後者表達了作者自己寫這篇文章時的想法和願望,也就是對相關內容的壹些進壹步的解釋和說明。

所以參考文獻和註釋的內在區別應該是誰包含了作者更多的思想、觀點和意願。雖然作者自己的想法、觀點和願望?或多或少?無法準確區分,但顯然,筆記中應該包含了更多作者本人的思想。也正因為如此,《全國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編排規範(修訂版)》規定:?當註釋集中在文章末尾時,參考文獻排列在註釋之後。?註釋之所以位於前面,更貼近正文,暗示著它包含了更多作者的意願。再看看說明書吧?謝了?進壹步的證據可以從以下治療中獲得:?感謝是作者對認為需要感謝的組織或個人表示感謝的文字。它出現在註釋和參考文獻之前,字體應該與正文不同。?原因在於:致謝雖然不是正文,但卻是作者明確意誌的壹種表達,所以相對評論應該放在評論之前。這個意思,正如唐·孔《禮記·英達疏?瞿力尚說:?註意,就是書的名字,但解讀的人往往叫傳記。說是義傳,或承聖旨,或學儒家,故傳雲。今天的筆記人很謙虛,不敢教,只關心自己。如果有,那就傳下去,記下來,把自己的感受表現出來。?

根據這壹重要思想,許多問題得到了解決:

1.引用是參考還是評論?

引用的目的是為了論證或說明壹個觀點,並註明引用出處。筆記?;原版的?筆記?就是這樣,以前的論文和著作大多是這樣處理的。但是,這種做法是不合適的。因為引文中包含的作者自己的思想明顯很少。直接引用往往是提出壹個觀點來證明或說明作者自己的觀點。雖然在引用的過程中隱含了作者的意願,但畢竟不明確,而作者之所以采用直接引用的形式,是為了試圖說明這個觀點不是自己的,以示科學客觀。間接引語也是如此。雖然作者在引用的時候對原文做了壹些處理,比如總結,換說法,但觀點還是別人的,至少以前產生過。因此,以參考文獻的形式引用,更能體現作者的客觀公正,以及對他人和歷史成果的尊重。正因為如此,越來越多的規則明確將引用視為參考文獻,這也被越來越多的期刊所采用。而且下壹步也可以考慮將這種做法引入作品中,以利於科研成果的信息化和標準化。

但是,持不同意見的人認為,這種做法?實際上是讓引用承擔了壹些原本屬於註釋的功能,同時淡化了引用本身應有的作用。?[1]我們認為,這種說法值得商榷:第壹,目前的做法確實把註明引文出處的功能作為註釋的壹部分,但這種功能本來就不是註釋。?筆記?的原意是什麽?描述壹下,解釋壹下?(“紀昀?遇見韻》),那是?解釋壹下書中的單詞?、傳、註、理、訓、寫、疏、章句、釋義等名稱都是這個意思。指出引文出處這麽簡單的工作還不夠嗎?筆記?是的。《辭海》(1999版)認為註解包括?對書籍和文章中引文來源的說明?是不對,還是自身對?筆記?用什麽?釋放?這兩個詞的解釋不壹致。第二,這種做法會不會?淡化引用本身應有的功能?。參考文獻只是壹個?喝酒勵誌?毫無疑問,文中的引用已經起到了這個作用。至於嗎?可能不是文中引用的對象,但可能只是對作者寫這篇文章有壹定的參考價值,或者可能有潛在的影響或啟發?參考的可能很多,但絕對不會很多。綜合各方面考慮,參考文獻中包含引文較為合適。

2.吸收、借鑒或間接引用別人的觀點應該怎麽做?

這個問題其實就是壹個間接引用的問題。如上所述,應該通過引用來表示。壹篇論文的寫作,必須建立在無數前人的科研成果之上。為了表示對前人成果的尊重,所有文章都采用別人的觀點(尤其是比較新的)。當然不可能是所有的視圖,因為有些視圖可能已經成為公認的視圖,根本沒有必要標明。即使是在文中提出,也要以參考文獻的形式註明。現在有越來越多的期刊處理這個問題。

3.參考文獻和註釋有必要具體到頁碼嗎?

我們認為,所有的引用(無論是直接引用還是間接引用)都應盡可能具體到頁碼,這樣有利於真實地表明知識產權,減少二手資料,防止抄襲,也有利於讀者的進壹步了解。但文中引用的部分觀點可能來自於對某部作品的概括,部分作品或觀點可能只在壹定程度上啟發了作者,無需具體到頁碼。

註解壹般不存在標明頁碼的問題,因為註解本來就是作者寫這篇文章時的壹些想法和觀點的表達,只是形式特殊而已。當我們看韋伯的《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時,註釋不是在文本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表達了作者的許多重要思想嗎?這個註釋需要註明哪個頁碼?

4.如何安排文中參考文獻和註釋的位置?

如果基本沒有異議,參考文獻壹般附在文末。而註釋則可以放在頁面的最後,也就是?腳註?;也可以安排在正文裏,就是?剪輯筆記?;也可以排在文章末尾,就是?尾註?。《中國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編排規範(修訂版)》對不同內容分別規定了註釋:?標題和作者註釋放在當前頁面的底部;對正文中具體內容的註釋可以括在正文中(用括號括起來),也可以安排在頁面的頁腳或正文的末尾。?《全國高等學校自然科學學報編排規範》(修訂版)與此略有不同:?文章中可以用括號標註的,盡量不要單獨列出。;對於文章中沒有列出的評論,請在需要評論的單詞、短語或句子的右上角標記符號。註釋應該放在頁面的底部,並用壹條主線與正文分開。?《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檢索與評價數據規範》規定:引用?壹般都在文中列出來了嗎?;評論?通常是印在頁面的底部嗎?。另外,當註釋和參考文獻放在文章末尾時,註釋應放在參考文獻前面。

至於具體操作,我們覺得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因為每種方法都有自己的優缺點。以各種形式的標註為例。就節省篇幅而言,文中的註釋相對有利;就閱讀本身的視覺快感而言,尾註出現?睜開眼睛?;但是從閱讀和使用學術論文的效率來說,腳註更重要?腳踏實地?而且,讀者在閱讀文本時可以互相參考。大家都知道課文和筆記在同壹頁上。壹旦有壹點小問題,就無處可躲。事實上,它將極大地促進學術研究本身的嚴謹性和自律性,也有助於客觀公正的學術批評的進壹步發展。?

總之,科研論文中的參考文獻和註釋是很重要的壹部分,尤其是?參考文獻是統計和分析期刊論文引文的重要信息源之壹?。所以呢?以相關國際和國家標準為基礎,並充分考慮與國內學術期刊課題組相關標準化文件的壹致性,簡明、簡單、實用、有利於計算機處理、保證數據檢索和統計準確的原則?對科研論文中的參考文獻和註釋作出清晰明確的規定並加以落實,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