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鞏義市有哪些人文景觀和文化遺址?

鞏義市有哪些人文景觀和文化遺址?

鞏義有裴李崗、仰韶、龍山等文化遺址70余處,有北魏石窟、宋陵、康百萬莊園等國家級、省級、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00余處。河洛匯流、伏羲山薛華洞、宋陵、宋寅風景區、青龍山慈雲寺、杜甫故裏、康百萬莊園等六大景區已成為河南省三點(鄭、邊、羅)壹線(大黃河旅遊線)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河南省歷史文化名城。

杜甫故裏位於鞏義市東10公裏的湛傑鎮南窯灣村筆架山腳下。杜甫,唐代著名詩人(公元712-770),出生於筆架山下的窯洞,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康百萬莊園位於鞏義市康店鎮,距市區4公裏。它建於明末清初。因背靠邙山,面向洛水,有“金龜探水”之譽。1963年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定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它是中國三大莊園之壹(另外兩個莊園是劉和牟二黑)。

宋陵是全國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鞏義市西村、芝田、城區、回郭鎮四個鎮,面積約30平方公裏。北宋九帝中,除惠帝、秦帝死於五城被金兵虜之外,其余七帝和趙都葬於鞏義,史稱“七帝八陵”。加上王孫、高懷德、蔡奇、寇準、包拯、楊六郎、趙普等後妃和皇子,共有近千座陵墓。

鞏義石窟寺位於南河渡鎮萬斯村,距市區10公裏。1982年被定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

鞏義石窟是北魏皇室發掘的石窟。孝文帝創建了壹座寺廟。在宣武帝,他開始為洞穴雕刻石頭,並雕刻了數以千計的佛像。後來東西魏唐宋又陸續在這裏刻制了壹些小龕。

青龍山慈雲寺景區位於鞏義市東南25裏的青龍山,總面積51平方公裏。青龍山原名霍山、田零山,有壹座千年古剎——慈雲寺,建於東漢皇帝永平七年。是佛教傳入中原後,由天竺、莫騰、朱發蘭三位高僧創立的第壹座佛教寺院。它被稱為佛教的“釋源”和“祖庭”。

杜甫陵園位於鞏義市城區西北5公裏的康店鎮康店村西邙嶺。1990年,市政府投資70多萬元對公墓進行了改造。陵園占地34畝,南北向。主體建築由門樓、杜甫大像、雙層亭、詩人碑林、杜甫墓、吟詩亭、故裏亭、草亭、紀念館等組成。

鞏義是中華文明發祥地的核心區域之壹。境內有崩坡遺址、鞏義窯遺址、裴李崗文化等多處遺址。

塔坡遺址是中國早期發現的史前遺址之壹。在1935期間,河南省文物研究會的郭保軍、劉堯(尹達)和韓維洲試圖進行發掘。抗日戰爭時期,日軍攻陷開封,出土文物和文字資料全部丟失。1995,鞏義市文管所於二、三月份對該遺址進行了調查。發現建築地基3處、灰坑3處,收藏文物100余件。

鞏義窯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實是鞏義城東5公裏左右的白河兩岸壹系列瓷窯遺址的總稱。白河兩岸的水地河村、白河村、鐵匠爐村、大黃葉村、小黃葉村等地均有瓷窯遺址發現,其中最早的是位於白河下遊大黃葉村、小黃葉村的唐三彩窯址。2001年,黃葉三彩窯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年後的2006年,國務院再次公布分布在白河兩岸的其他窯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與黃葉三彩窯址合並,更名為鞏義窯址。

裴李崗文化遺址位於黃河南岸鞏義市河洛鎮壹處名為莊玲的臺地之上。南北長約2000米,東西寬60米至150米,占地面積約30萬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