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求中草藥:貓爪草

求中草藥:貓爪草

客家人稱之為毛公草,中藥學名稱為巴戟天。

主產於廣東、福建、廣西等地。藥用植物主要用於治療陽痿、遺精、宮寒不孕、月經不調、腹部冷痛、風濕關節痛、筋骨無力。

巴戟天是壹種多年生藤本灌木。適應性強,喜溫暖氣候,宜向陽,忌幹燥積水,以排水良好、土壤疏松、腐殖質豐富的沙壤土或黃壤土為佳。粘土長得不好。土層厚的長得好。

擴展數據

植物形態學

巴戟天(原品種):藤本;肉質根不位於腸縊處,根肉略紫紅色,幹燥後紫藍色;幼枝上覆蓋著長短不壹的粗毛,然後脫落,變得粗糙。老枝無毛,有棱角,褐色或藍黑色。

葉薄或稍厚,紙質,幹燥後呈褐色,長圓形,卵圓形長圓形或倒卵形長圓形,長6-13cm,寬3-6cm,頂端尖或短,基部純,圓形或楔形,全緣,有時有稀疏短毛。

開始上表面稀疏,接近長粗毛,後來變無毛,中脈直線上升,有些多刺或彎曲,下表面無毛或中脈變細變短。每側有(4~)5~7條側脈,向上彎曲,邊緣或近邊緣相連,網脈明顯或不明顯。

葉柄長4~11 mm,下部密被短粗毛;托葉長3~5毫米,頂平,幹膜,易碎脫落。

花序3~7在枝條頂端呈傘狀排列;花序梗長5~10毫米,被短柔毛,基部常有橢圓形或線形總苞片;頭有4~10朵花;花(2~)3(~4)基數,沒有花梗;花萼倒圓錐形,下部與相鄰花萼合生。

頂端有2~3顆波狀齒,外側壹顆齒特大,三角狀披針形,尖或鈍,其余齒極小;花冠白色,近鐘形,稍肉質,長6~7毫米,冠管長3~4毫米,頂部窄,呈壺狀,檐通常3裂,有時4裂或2裂,裂片呈卵圓形或長圓形,頂部向外凸出,向內勾,外部疏短。

內表面從中部到喉部有濃密的髯毛;雄蕊與花冠裂片同數,著生於裂片的側基部,花絲極短,花藥背著,長約2毫米;花柱延長,柱頭長圓形或藏於花柱內,柱頭不膨大,為2裂或2裂。子房有(2~)3(~4)室,每室1個胚珠,著生於橫膈膜下部。

多花或單花核果成熟時紅色,扁圓形或近球形,直徑5 ~ 11mm;核果有(2 ~)3(~ 4);成核三角形,側拱,有毛,內掩種子1,果柄很短;種子成熟時為黑色,稍呈三角形,無毛。花期5-7月,果實成熟期10 ~ 165438+10月。

百度百科-巴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