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宋太祖三峽南塘古籍網

宋太祖三峽南塘古籍網

在中國古典戲劇中,有壹個趙太祖三訪南唐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廣受人們歡迎。

然而,這個故事在歷史上從未發生過。事實上,在南唐三次率軍作戰的並不是宋太祖和趙匡胤,而是後周世宗時代的柴榮。柴榮率領周朝軍隊三次進攻南唐,消滅了南唐軍隊的有生力量,迫使南唐首領李靖割讓淮南、淮北大片土地,使南方最大的國家由盛轉衰。

在這壹過程中,令人難以理解的是,積極促成入侵的宰相古力在戰爭初期被柴榮罷黜,使他失去了與南唐名臣韓熙載約定赴吳狩獵的念頭,這也被認為是南唐在後周無法滅亡的原因之壹。

宰相古力是促使周朝出兵南唐的主要朝廷官員之壹,也是周朝始祖郭威留給柴榮的重要大臣。

古力和南唐名臣韓熙載是好朋友。韓熙載為躲避戰亂逃往南吳時,在淮河正陽渡口為他送行。

當時兩人約定,古力在中原就南下滅吳,韓熙載在南吳就北上中原。

這是他們仿效赤壁之戰前曹操和孫在吳打獵的協議,也成為在後周積極推動反吳鬥爭的原因之壹。

後來,柴榮接受了古力的建議,同意出兵攻打南唐,戰爭由此開始。

於是以宰相的身份當上了周朝的前朝統帥,集合了、韓等十二名周朝名將。

古力率軍從韓熙載當初渡河的正陽渡口南下,接連擊敗南唐軍隊,到達南唐重鎮壽州。

南唐皇帝李靖派大將劉領兵三萬支援,並派兵攻打正陽郡渡口,以困住後周淮河南岸的前軍,使其陷入腹背受敵的境地。

古力與部下商議後,決定退守正陽渡口,等待柴榮的後方部隊到來,再作打算。柴榮得到消息後表示反對,並派人阻止古力的撤退,但為時已晚。

由於古力行動太快,撤退太匆忙,沿途發生了搶劫和遺棄兩淮軍人的事情。事後,柴榮大怒,解除了古力的前朝軍職和宰相之職,把南征的事務交給了李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