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數字化的利與弊

數字化的利與弊

A.與模擬信號相比,數字信號是處理信號。處理信號對外界環境和有雜波、失真的電路條件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可以說,數字信號適用於容易出現雜波和波形失真的錄像機和遠距離傳輸。數字信號傳輸具有穩定性好、可靠性高的優點。根據上述優點,不能斷言數字信號是與雜波無關的信號。

與模擬信號相比,數字信號本身受外界雜波的影響較小,但無法識別轉換成數字信號的模擬信號本身的雜波。因此,用於將模擬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的模數(A/D)轉換器不能區分圖像信號和雜波。

B.數字信號需要使用集成電路(IC)和大規模集成電路(ISI),計算機很容易處理數字信號。數字信號也適用於數字特技和圖像處理。

C.數字信號處理電路簡單。它沒有模擬電路中的各種調整,因此電路工作穩定,技術人員可以從日常調整工作中解放出來。

例如,在模擬攝像機中,需要使用100個以上的可變電阻。有些地方,在調節這些可變電阻的同時,還需要調節相機的拍攝特性。各種調整相互之間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需要反復調整才能讓相機接近完美的工作狀態。在電視廣播設備中,攝像機仍然是壹個相對較小的電子設備。如果相機是100%數碼,就沒必要調了。對於制造商來說,相機的成本降低了。對於電視臺來說,不需要熟練的工程師,節目制作時間縮短。

D.數字信號易於壓縮。這是數碼相機的主要優勢。a .數字處理會損害圖像質量和聲音質量。也就是說,經過模擬→數字→模擬處理後,畫質和音質都會有所降低。嚴格來說,當數字信號還原成模擬信號時,與原來的模擬信號相比,必然會受到損傷。這與以下缺點密切相關。

B.模擬信號數字化後,信息量會爆炸式增長。為了數字化壹個帶寬為(f)的模擬信號,需要以大約(2f+α)的頻率采樣,圖像信號必須用8比特量化(比特是單位脈沖信號)。具體來說,如果圖像信號的帶寬為5MHz,則至少需要采樣13×106到14×106次(13M到14M次),並且需要使用8比特來表示數字化的信號。因此,數字信號的總數約為每秒1億比特(100M比特)。且不說這是壹個天文數字,就其容量而言,也是集成電路難以處理的。所以這個問題已經不是數字化本身的問題了。然而,為了提高數字圖像的質量,有必要進壹步增加信息量。這是數字技術需要解決的難題,也是數字信號的基本問題。(摘自應用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