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牡丹亭在講什麽故事?

-牡丹亭在講什麽故事?

這座牡丹亭最早不叫牡丹亭,叫重生,是湯顯祖著名的“臨川四夢”之壹。

《牡丹亭》之前,中國最流行的愛情劇是《西廂記》。

《牡丹亭》的故事大綱是這樣的:杜麗娘的父親是杜保,壹個太守,壹個學究,深受宋代儒家思想的影響。他雇了壹個管家,壹個迂腐的人。老師教杜麗娘學習,但我沒想到她比老師智商更高。杜麗娘趁父親不在,聽說太守府後面的花園很美,就帶著丫鬟春香去了花園。這就是“夢在園中”的“園遊”。小姐和女仆從花園回來,她做了壹個夢,夢見壹個書生來追求她,他們幽會了...夢被母親喚醒,但她非常想念。第二天,杜麗娘坐立不安。然後有壹個壹成戲叫《做夢》,說的是她按照自己的夢又去了花園。她去了那裏後,心情很難過,回來後,杜麗娘生病了。她知道自己活不長,而且她很漂亮。她覺得自己很美,所以就死了。別人不知道為什麽,她辜負了自己的外表。為了保持年輕的樣子,她給自己畫了壹幅畫,然後她就病死了。根據她的遺囑,這幅畫被放在屍體旁邊,她的棺材被埋在花園裏。後來父親升官了。不久,另壹個學者來了。這個人就是杜麗娘夢中的書生,名叫柳夢梅。來到這裏後,杜麗娘展示了他的靈魂。而且,柳夢梅還在花園裏撿到了這幅畫。她壹看是個美女,柳夢梅就把它掛在墻上,整天招呼她。所以昆曲裏有八折戲叫接畫叫畫。他不知道那個女孩是誰,所以他希望那是壹個真人而不是壹幅畫。最後,杜麗娘的靈魂來到了柳夢梅的身邊,終於打開了棺材,杜麗娘死而復生。湯顯祖有壹個重人情的理論,是明末反對儒家思想,要求個性解放思想的表現。湯顯祖的思想是萌芽中的資本主義的思想反映。湯顯祖的理論是,如果壹個人癡迷於愛情,那麽這種愛情不僅能使人死去,還能使人起死回生,所以杜麗娘死而復生,最終與柳夢梅結合。後來柳夢梅去北京考試,中了頭獎。柳夢梅找到已經在北京做了大官的杜寶,說,我救了妳女兒,結婚了。但這個老丈人認為,死人是不能復活的。這是壹件事。其次,他認為女兒敗壞了家風。不告訴他怎麽結婚?原來柳夢梅是個假女婿。柳夢梅雖然是當時的狀元,但還是被掛在大宅的門上,挨揍。老丈人把女婿打死了。但有壹點湯顯祖寫得很好,就是說,無論妳怎麽打,我都不會改變主意:妳女兒愛我,我愛妳女兒,我們結婚了,我們就是這樣。不管怎麽說,這也是無法抹去的事實。最後,官司打到皇帝那裏,皇帝做了和事佬,讓柳夢梅和杜麗娘結合了。皇帝賜婚,老丈人無可奈何,只能接受,皇帝的聖旨不容忽視。這出戲寫得很好,尤其是最後壹場。我仔細看了壹下,發現老丈人和女婿從來就沒有和好過,也沒有和諧過。他們的思想和感情之間有壹段距離。即使皇帝同意兩個年輕人結婚,老丈人和女婿的心結還是沒有解開。劇本就是這麽寫的。

《牡丹亭》有哪些值得註意的地方?夢裏談戀愛不是從湯顯祖開始的。元雜劇裏有壹個劇作家叫喬吉,外號孟府,他有壹個劇本叫錢驥,意思是壹個書生在壹個大官家裏教書,他教的姑娘就是這個大官的女兒。書生愛上了這位小姐,這位小姐當然對書生感興趣,非常愛他。那時候,他們表達愛意並不容易。不像現在,他們會在哪裏相遇相戀?請註意,劇本寫的很清楚,兩人夢裏去牡丹亭幽會。可見《牡丹亭》並非始於湯顯祖。我看到了,它讓我明白了壹個道理:牡丹亭是封建社會男女相愛想象的地方,那個地方就叫牡丹亭。這是受喬孟夫的《錢驥》的啟發。很有意思。

《牡丹亭》之後出現了兩部劇:《桃花扇》和《長生殿》。這是兩部長劇,以發展《牡丹亭》的愛情故事,將愛情與政治結合為特色。《桃花扇》講述了秦淮名妓李和的故事。他們的愛情是在反對明末黑暗政治的基礎上誕生的。他們都有愛國主義的思想,這是《牡丹亭》所沒有的,同情那些反對禮教的人,而《桃花扇》的政治觀點是壹致的,比起《牡丹亭》是進步了壹步。《長生殿》是唐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講述的是政治與愛情的矛盾。《桃花扇》是政治與愛情的統壹。唐與楊貴妃的愛情是建立在剝削平民基礎上的統治階級內部的愛情。當老百姓受不了剝削,起來反抗的時候,他們的愛情就會出現危機。最後,楊貴妃自縊,唐逃走。但洪吸收了《牡丹亭》的特點,使李、楊在天之際重逢,使他擺脫了政治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