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位置、通暢情況、動勢平緩、波動幅度等。脈象的形成與臟腑氣血密切相關。心主血管,心跳將血液排入血管,形成脈搏。心臟的跳動和血管中血液的運動都是由祖先的精神驅動的。除了心臟的主導作用外,血管中循環的血液還必須與各器官相協調。肺臨百脈,即流經全身的血液匯集於肺,肺主氣。只有通過肺氣的運用,血液才能分布到全身;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脾主血,血的循環依賴於脾氣的控制;肝藏血,肝主疏泄,有調節血容量的作用;腎藏精、煉氣是人體陽氣的基礎,是各臟腑功能活動的動力;而且精氣可以轉化為血液,血液是血液產生的物質基礎之壹。因此,脈象的形成與五臟的功能活動有關,脈象的變化也能反映五臟的變化。
脈象要素
脈象要素是指脈象的基本成分,包括位置、數量、形狀和電位。
脈象的識別主要靠手指的感覺。脈象種類繁多,中醫文獻中常從位、數、形、勢四個方面進行分析總結。與脈搏的頻率、節律、位置、長短寬窄、血管的充盈和緊張、血流的流暢、心跳的強弱等因素有關。掌握脈象的要素,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各種脈象的特點和形成機理,可以起到化繁為簡的作用。
壹個脈沖位置
指脈搏跳動的位置和長度。每次切脈,都要檢查脈搏出現的部位的深度和長度。脈象正常的部分不浮不沈,中間可得,寸、關、尺三部都有脈象。如果脈位表淺,則為浮脈;深脈就是深脈,等等。脈象超過寸、關、尺三部分為長脈,小於寸、尺為短脈。
兩個脈沖的數量
指脈搏跳動的次數和節奏。每次切脈都要檢查壹下脈搏的頻率和節奏是否均勻。正常成年人,脈搏頻率約為每分鐘70-90次,節律均勻無休止。例如幾個脈沖五次到壹次以上的呼吸等。壹口氣少於四次為晚脈;已停者,其推脈、結脈、生脈等脈象有差異;如果脈搏節律不齊,則為三五,脈散,脈澀。
三脈形狀
指脈沖寬度和其他形式。每次都應該檢查脈搏的大小、硬度和其他形狀。脈搏的形狀主要與血管的充盈程度和脈搏波動的幅度有關。如果脈管是滿的,脈沖幅度大,則是洪泛脈沖;充盈度小、脈沖幅度小的血管為細靜脈;血管彈性差、柔軟度不夠的為索狀靜脈;脈體軟而弱,如潮脈、緩脈。
四脈沖電位
指的是脈搏強弱和順滑的趨勢。脈沖電勢包含許多因素,如脈沖的軸向力和徑向力;流暢主要是心因和阻力造成的;血管彈性和張力等引起的緊張。每次切脈,都要檢查壹下脈動力的強弱和順暢程度。正常的脈象應該意味著溫和和中等強度。它應該把力量稱為真正的脈搏;它應指虛弱為虛脈;通暢性好,脈細滑滑;通暢不暢,脈澀澀。
以上是脈象的基本要素,也是觀察脈象的基本點。脈象的識別主要是根據醫生手指的感覺。因此,醫生必須反復練習手指的感覺,仔細觀察脈象,特別是脈象的位置、數目、形狀和電位,把各種脈象要素綜合起來分析,才能形成比較完整的脈象,正確區分各種疾病。
健康人的脈象應該是壹次四個呼吸,寸規三個部位有脈搏,不浮不沈,溫柔有力,足規脈搏要有力。常見的脈病有浮脈、沈脈、晚脈、數脈、虛脈、實脈、滑脈、泛脈、細脈、弦脈。
記錄
王進束河《脈經》將脈象歸納為24種;壽的《醫方提要》發展為三十種脈象;李明時珍《湖濱脈》定義為二十七脈;李明·蔡氏的賈珍·閻正又增加了疾病脈象,綜合了28種脈象。後世常用二十八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