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永誌,男,出生於雲南昆明,漢族,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廣播影視系主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中文名:莊永誌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中國。
職業:大學教授
畢業院校:北京大學。
主要業績:2010年2月獲“中央電視臺先進個人”稱號。
主要業績:2010年9月,獲“上海世博會工作優秀個人”稱號。
第十六屆中國新聞獎二等獎。
2005-2006年“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獎”壹等獎
代表作:電視媒體如何管理創新
教育/學位:碩士學位
機構:南京大學
專業方向:應用倫理學
人物體驗
教育經歷
商業經驗
在新聞調查策劃期間,參與了《揭秘東突、北京恐怖勢力:抗擊非典》等節目的策劃,並起草了調查手冊,多次獲得最佳選題獎和新聞中心先進個人稱號,為新聞調查專業性的傳承做出了壹定的貢獻。
作為《焦點訪談》的副制片人、總編輯,他從選題、報道角度、編排等方面全力推進調查報道,多次參與組織“兩會”報道,參與組織十七大、汶川地震、奧運會、改革開放30年紀念活動等報道。2006年作為總策劃和導演制作的四部商業賄賂系列報道,都是典型案例,不局限於單個案例。他們努力分析案例背後的普遍規律,獲得了國家廣電總局廣播電視新聞獎壹等獎。個人作品獲中國新聞獎二等獎,獲中國廣播電影電視協會“百名優秀理論人才”稱號,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先進個人、崗位標兵稱號。
作為策劃部新聞統籌組的出品人,他悉心維護新聞中心指揮系統服務臺的日常運行,積極向值班中心主任提出選題審批、報道重點和角度、記者調配、播出安排等參考意見。作為核心人員組織並參與了311日本大地震等應急事件和國慶60周年、上海世博會、建國90周年、十八大、人大、“中國夢”、神舟系列飛船發射等重大項目的制定和實施,參與發起並推動了關愛老年癡呆癥患者的公益行動“我的爸爸媽媽”。多次獲得新聞中心優秀策劃壹等獎,個人。
個人生活
他每周都看《新聞聯播》、《焦點訪談》、《東方時空》、《新聞調查》、《《新聞周刊》》、《面對面》、《世界周刊》。看節目和開會占據了他大部分的工作時間。現在,除了繼續閱讀這些報道,他還想閱讀諸如VICE和TheHuffingtonPost等新聞。他訂閱了325種微信。
研究領域
電視新聞采訪與編輯,非虛構寫作。
學術成就
論文評論
1,“電視媒體如何管理創新”
-記者,2號,2014
2、“為什麽失焦”
-2065 438+03期青年記者
3.“茶炎”三問
-2065 438+02年9月刊青年記者
4.“媒體報道的公約數”
-中國記者,2號,2011。
5.“電視新聞:先別談創新”
-2065 438+00 8月刊青年記者
6.“2003/2009年:落後中前進”
——新聞大學,2009年冬
7.建構的奧運——以中央電視臺為例
-新聞大學,2009年春季。
8.期待央視新聞改革(壹)、(二)、(三)
—《青年記者》2009年8、9、6月刊。
9.“誰來當央視解說員?”
-《青年記者》2009年7月刊
10,“反對宏大敘事”
-《青年記者》2009年6月刊
11,銘記文化創傷
—《青年記者》2009年4月刊
12,《新年的希望——央視能否成為公眾視野?》
—《青年記者》2009年2月號
13,“我不是陳郁的朋友”
——青年記者,2009年第1期。
14,《新聞如何進入歷史》
——青年記者,2008年2月,65438
15,“誰來給李佳明做手術”
——青年記者,2008年第11期。
16,“如何紀念改革開放30年”
——青年記者,65438年6月+2008年10月。
17,奧運報道冠軍
—《青年記者》2008年9月號
18,“奧運會曾經離開過政治嗎”
-青年記者2008年8月號
19,“當心以F開頭的單詞”
-青年記者2008年7月號
20.災難報道中的同情
——2008年6月,中國民主與法制出版社出版《觸目驚心——5 _ 12汶川地震備忘錄》。
21,“記者,還是新聞官?》
——《青年記者》2008年5月號
22.“中國議會報告脫口秀”
-青年記者2008年3月號
23,“,這是評論!》
—《青年記者》2008年2月號
24.“艾滋病報告的變化”
——中國社論,第1期,2008年。
25.目的、手段、結果與選擇--隱性采訪倫理問題的再探討。
-亞洲媒體研究,2004卷
項目
1.2006年參加中國廣播電視協會科研項目《廣播電視節目審查規則(建議稿)》;
2.2012參加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科研項目《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手冊(推薦稿)》。項目成果:《媒體人新聞規範與解讀》,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5年8月出版。
3.2065438+2007年9月主持江蘇省社科基金基地項目“視頻傳播的公共性:趨勢、路徑與管理研究”。
課程
本科課程:電視新聞采訪、深度報道和專業新聞。
研究生課程:非小說寫作、短視頻創作工作坊
贏得的獎勵
1、2018年由研究生執導的系列短視頻《高校英雄》榮獲中央電視臺首屆微視頻大賽、中國高校電影電視學會學院獎。
2.2016、2017指導本科生獲南京大學本科論文(設計)壹等獎。
3.2010年9月,被上海世博會執委會授予“上海世博工作優秀個人”稱號。
4.2010年2月獲“中央電視臺先進個人”稱號。
5.5438年6月+2007年2月四集專題片《鏟除醫藥商業賄賂毒瘤》(焦點訪談播出)參與創作擔任總策劃、主編獲國家廣電總局2005-2006年度“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獎”壹等獎。
6.2007年6月被中國廣播電視協會授予“百名優秀理論人才”稱號。
7.2006年7月獲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第十六屆“中國新聞獎”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