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方劑由黃芪30克、制附子20克、幹姜15克、肉桂10克、制附子10克、桂枝15克、制草烏10克、黨參20克、白術15克、甘草20克等組成。
方劑分析表明,黃芪補虛固表止汗,附子、肉桂、炮姜溫中散寒,黨參補氣養血,白術補脾胃,當歸補血,川芎行氣,元胡散瘀止痛,淫羊藿補腎,甘草和中,制川烏散寒止痛。
功能主治:溫經散寒,適用於全身寒痛。
用法用量對於產後時間短、病情較輕、身體虛弱的患者,附子、幹姜用量可減少至10克以下;病程較長,難以痊愈的附子劑量可適當增加,臨床上可酌情使用。
本方以寒痹為主,風者可加蟲藥,如烏梢蛇、土鱉蟲、地龍、蜈蚣、僵蠶等。濕冬者可加入蒼術、薏苡仁、防己和秦艽。這種外引經藥的應用,往往對痹癥的療效起到很大的作用。上肢疼痛可加姜黃、桂枝、羌活,下肢疼痛可加牛膝、獨活、木瓜、五加皮、秦艽、防己,腰痛可加續斷、杜仲、狗脊、功勞葉,肢體劇烈疼痛可加乳香、沒藥,新交後加熟地、白芍補血斂陰。產後臨床熱關節痛少見。如果發生,白虎湯要加牡丹皮、地骨皮、丹參。
產後關節痛的治療不能壹味使用辛、熱、散之品,而應根據氣血陰陽的盛衰、病程的長短、病情的輕重,酌情添加益氣養血、補益陰陽之品。
應用禁忌
1,忌吃生冷豆面。
2、忌感冒和過度勞累。
3.嚴禁與麻黃同用。
評論(0)
產後關節痛的傳家寶藥方??根據產後痹癥的形態,馬上生就虧,虧了就防禦無力,易受外邪侵襲。疾病多因陽虛陰虛、風寒濕邪所致,臨床主要癥狀為多汗、畏寒、全身沈重疼痛、關節屈伸不利。如果是新分娩後,主要是補氣養血,扶正祛邪;比如產後很長壹段時間,全身關節又冷又痛,熱的舒服,冷的加重。夏天雖然很熱,但是據說很冷很冷。本方重用附子、附子、附子的原因有二:第壹,我認為附子、附子、附子是祛陰寒的首選藥物;但是這三種藥都很猛,毒性很大,就像巫師壹樣,普通人不敢用這麽大的量。附子辛溫,熱毒,行而不守,性旺。有補火回陽、通經散結的作用,還有強筋壯骨的作用。家族傳統上說附子用量大,15克以上,用量小療效不明顯。第二,川烏和草烏的作用基本相同,都有明顯的鎮痛作用。臨床關節痛,不分寒熱,可加附子、制川烏、制草烏。附子長於散寒,川草烏長於止痛。我們還重復使用20克甘草,以減緩其激烈的趨勢。服藥後,讓病人用開水沖壹點蜂蜜調和。服藥期間不要飲酒,也不要與麻黃同用。
該方劑由黃芪30克、制附子20克、幹姜15克、肉桂10克、制附子10克、桂枝15克、制草烏10克、黨參20克、白術15克、甘草20克等組成。
方劑分析表明,黃芪補虛固表止汗,附子、肉桂、炮姜溫中散寒,黨參補氣養血,白術補脾胃,當歸補血,川芎行氣,元胡散瘀止痛,淫羊藿補腎,甘草和中,制川烏散寒止痛。
功能主治:溫經散寒,適用於全身寒痛。
用法用量對於產後時間短、病情較輕、身體虛弱的患者,附子、幹姜用量可減少至10克以下;病程較長,難以痊愈的附子劑量可適當增加,臨床上可酌情使用。
本方以寒痹為主,風者可加蟲藥,如烏梢蛇、土鱉蟲、地龍、蜈蚣、僵蠶等。濕冬者可加入蒼術、薏苡仁、防己和秦艽。這種外引經藥的應用,往往對痹癥的療效起到很大的作用。如上肢疼痛可加姜黃、桂枝、羌活,下肢疼痛可加牛膝、獨活、木瓜、五加皮、秦艽、防己,腰痛可加續斷、杜仲、狗脊、功勞葉,肢體劇烈疼痛可加乳香、沒藥,收斂陰氣。熱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