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尋找音樂:中國十大古典音樂

尋找音樂:中國十大古典音樂

中國十首古歌簡介

壹、“山流水”

《列子·唐雯》記載,博雅擅長彈鋼琴,鐘子期擅長聽鋼琴。有壹次,博雅站在高山上演奏了壹首氣勢磅礴的樂曲,鐘子期贊賞地說:“大誌向在高山上。”博雅又奏起驚濤駭浪的曲子,鐘子期說:“楊洋鐵了心要流水。”鐘子期能深刻理解博雅演奏的音樂《山水間》的內涵。從此兩人成了知心朋友,被傳為千古佳話。

據文獻記載,《山流水》原是壹首歌。自唐代以來,《山流水》和《山流水》被分成兩部獨立的鋼琴曲。其中歌曲《流水》在近代得到了更多的發展,其樂譜最早見於明代的《魔秘譜》(朱權寫於1425)。關平湖先生扮演的流水,被載入美國太空探測器黃金紀錄,於1977年8月22日發射到太空,在浩瀚的宇宙中尋找新的“知音”。

二、《廣陵散》

《廣陵散》又名《廣陵停》,是中國古代大型器樂作品,漢魏時期為湘楚曲調之壹。嵇康因反對司馬氏獨裁而被殺。臨刑前,他淡定地彈了這首歌作為寄托。據《魔秘曲》記載,這首歌原是東漢末年流行於廣陵地區(即今安徽壽縣)的民間音樂。曾用琴、箏、笙、竹等樂器演奏,現僅存古琴曲。

《魔秘譜》所載《廣陵散》共分45段,即小序、大序、正音、亂音、後序。樂曲的曲調比較特殊,第二弦與第壹弦諧音,這樣就可以在這兩根弦上同時奏出低音旋律,達到很強的音響效果。這首歌之所以能躋身古曲十強,有壹部分是因為嵇康。魏末著名鋼琴家嵇康,因反對司馬氏獨裁而被殺。臨走前,嵇康淡定地彈了這首歌作為寄托。玩完後他感嘆,《廣陵散》成為今天的傑作。之後《廣陵散》聲名大噪,而人們在理解這首曲子的時候,又多了壹層含義,其中包含了壹種對權貴的鄙視和怨恨的情緒。

三、《平沙大雁》

《平沙落雁》是壹首抒發感情的鋼琴曲,又稱《平沙落雁》、《平沙》。唐代傳至陳子昂,宋代傳至毛遜,明代傳至朱權,眾說紛紜。《曲譜》最早見於諸侯王朱常芳編撰的《正宗古音》中,出版於1634年(明末崇禎七年)。這首歌原本由四段組成,在流傳過程中發展為六段、七段、八段。

整首歌以水墨畫的筆法,悠遠蒼勁地勾勒出秋江遼闊壯闊的景色,表現出淺淺的流沙聲、雲朵和程萬裏聲、大雁在天空中飛翔的起落聲。旋律爽朗,音樂豁達,給人壹種莊嚴肅穆,充滿活力的感覺。借鴻雁翺翔之勢,抒發人心寄托,體現了古代人民對祖國美景的贊美和熱愛。

四、《梅花三弄》

古琴曲《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子》、《梅花樂》、《玉妃引子》,是我國古典音樂的代表作,早在唐代就在民間廣為流傳。整首歌展現了白香梅和傲雪的高尚品格。這是壹首充滿中國古代文人情趣的鋼琴曲。《枯木禪之樂》說:“旋律恬靜,音節舒暢,壹種孤獨感出現在指間;好像有壹股冷香滲進心裏,妳得心平氣和地接觸,才能得其所願。”

自晉隋以來,這種笛子壹直由東晉將軍桓伊作曲。後來唐代鋼琴家顏師古將其改編成鋼琴曲,流傳至今。傲霜筆下梅花的高潔是古今藝術創作中的重要題材,常用來比喻節操高尚的人。楊明倫《博雅心法》記載:“梅是最清的花,琴是最清的音,用最清的音寫最清的事,應有之韻。三巷之意,取三弦外之音,同弦異於雲。”在秦樂中很少使用三個泛音的完整重復。“所以處處三疊陽光,夜夜三排梅花。”(《法談》)。

五、《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是壹部著名的大型琵琶,堪稱曲中經典。音樂內容的壯麗和風格的宏偉在古典音樂中是罕見的。這首曲子最早見於1818出版的華琵琶譜,後在1895編輯的13套大曲琵琶新譜中更名為淮陰平處。

樂曲取材於公元前202年楚漢兩軍在垓下(今安徽省靈璧縣東南)決戰時,漢軍四面埋伏,從而徹底擊潰楚軍,迫使項羽自刎於烏江。垓下決戰是我國歷史上的壹次著名戰役。琵琶《十面埋伏》用音樂的手段展現了這場古代戰爭的激烈態勢,向世人展示了壹幅生動感人的古戰場畫卷。

六、《夕陽鼓》

這是壹首抒情寫意的文曲,旋律優美流暢,演奏中運用了多種琵琶技巧。在形式上,整首歌采用了擴張、收縮、局部增減和高低區變換的方式展開。此曲廣為流傳,是古代琵琶音樂的代表作之壹。分數最早的手稿1875。1925左右,上海大同音樂社根據此曲改編了樂曲《春江月夜》。它像壹幅長卷,把五彩繽紛的場景聯在壹起。通過動與靜、遠與近、情與景的結合,整個音樂層次豐富,高潮叠起,音樂所表達的詩意引人入勝。

七、《漁父問答》

《漁父問答》是流傳數百年的著名古琴曲,反映了壹個隱士對漁樵生活的向往,希望擺脫世俗事務的羈絆。音樂生動準確。音樂通過青山綠水打柴的快感,表達了對追逐名利者的鄙視。

音樂采用漁夫與樵夫對話的方式,主題濃縮精煉。升調用來表示疑問,降調用來表示回答。曲調優雅別致,描繪了青山綠水間漁樵的閑適神態。音樂中時而出現伐木或搖櫓的聲音,生動地讓人想起漁火打柴的生活。

八、《胡笳十八拍》

古琴曲《胡笳十八拍》取材於漢代以來流傳的同名敘事詩,是中國音樂史上壹部優秀的古典音樂作品。原詩作者說是蔡文姬,但《後漢書·蔡琰傳》沒有記載,所以很難下定論。他的音樂是唐人錄制的。

全曲* * *十八段使用了龔、鄭、於三種調式。音樂的對比和發展是鮮明的,分為兩個層次。前十拍主要描寫作者在胡迪時的思鄉之情。後壹個層面表達了作者告別年幼的孩子時隱藏的痛苦和悲傷。音樂以非常感人的筆調講述了蔡琰壹生的悲慘遭遇,反映了戰爭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表達了主人公對祖國和家園的深深思念和骨肉分離的痛苦感情。被郭沫若譽為“自屈原《離騷》以來最值得欣賞的壹首抒情長詩”。

九、《漢宮秋月》

在中國傳統音樂中,同音、異音、同形異義的現象很多,各版本音樂的歷史淵源和演變往往需要苦心考證。比如《漢宮秋月》,有琵琶曲、二胡曲、古箏曲、江南絲竹等不同版本。

這首樂曲由壹個樂器的樂譜演變成不同的樂譜,並通過各自的藝術手段進行再創作,塑造不同的音樂形象,這是民間器樂傳播中常見的情況。音樂表現了古代宮女的悲傷情緒和壹種無奈、孤獨、冷漠的生活意境。

十、《春雪》

《陽春白雪》原是春秋戰國時期楚國著名歌唱家、舞蹈家莫愁女創作的兩首影響深遠的楚歌《陽春》和《白雪》。在屈原和宋玉的幫助下,它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

現存樂譜中的《陽春》和《白雪公主》是兩首器樂作品,相傳為春秋時期晉國或齊國劉所作,沒有確切的史料說明作品產生的時間。657年,唐憲慶二年,呂彩用舊中西曲配歌詞。《魔秘譜》在解題中說:“陽春取萬物知春,風無動於衷之意;《白雪公主》凜然清凈,雪竹之聲美矣。”後來指深奧、不時髦的文學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