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現存醫書中記載最早的藥方是什麽?

現存醫書中記載最早的藥方是什麽?

在我國現存的醫學書籍中,記載最早的方劑是《黃帝內經》中的13方,通常稱為“內經十三方”,也奠定了方劑學的理論基礎。但其中《蘇文遺風:論針法》所載的小丹藥,顯然是後世的藥方。

十三個處方如下:

湯藥——出自蘇文湯藥理論:用於滋補五臟,治療五臟疾病。

生鐵和羅隱-從蘇文冰能論:用於治療憤怒。

左角酒——來自蘇文苗倫茨:用於疏通經絡,化瘀開竅,疏通氣血。

澤瀉湯——出自蘇文《冰能論》:用於治療濕熱蘊結、汗出邪風、肌肉松弛、重疲勞等。

雞介——出自《蘇文北論》:民間常用治小兒消化不良引起的腹脹。

黑肢骨丸——出自蘇文腹部理論:用於滋養精氣、氣血,強壯肺、肝、腎,活血通經,治血燥、精虧之證。

曹蘭湯——出自《蘇文·冰淇論》:用於清濕熱,消腹脹滿,治長期口甜苔膩者。

掛毯膏——出自《靈樞癰》:祛肺經積熱,益血脈,散風熱,潤肺,貼膏藥於其中,治各種瘡瘍。

銀翹——出自靈樞癰:主要用於清熱解暑,益陰精,使人氣色好,明目,久服抗衰老。

半夏瀉心湯——出自《謝可靈樞》:用於調和陰陽,可治失眠。

馬膏法——出自《靈樞·金靖》:用於補虛祛寒,壯陽消陰,通絡筋表,調和氣血。

寒痹熨法——出自《靈樞手搖剛柔》:用於治療寒痹。

小金丹——來自蘇文的遺產:論針灸:用於抗疫防疫。

上述《內經十三方》就所用藥物而言,包括了動物、植物和礦物。就其劑型而言,有湯劑、丸劑、散劑、膏劑、丸劑、酒劑。就用法而言,有內服和外用;就其功能而言,用於治療和預防;就其方藥體系而言,湯醪、生鐵飲、左角酒、雞矢湯、蘭草湯、膏藥等六方屬於奇方中最小的;澤瀉湯,黑馬蹄丸,銀翹,半夏糯米湯,馬霜是偶數方中最小的。小金丹屬於偶數黨中最大的。這些方藥不僅具有歷史意義,而且有些方藥在今天仍有實用價值,特別是對後世方劑學的發展,影響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