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專利中通常保密的內容有哪些?

專利中通常保密的內容有哪些?

機密專利

1.保密專利只涉及發明專利或實用新型專利,不包括外觀設計專利。

2.保密專利包括國防專利,或雖不涉及國防利益,但因涉及國家安全或切身利益,其內容被知識產權局認為保密的專利。筆者過去遇到過很多主動將自己的專利作為保密專利對待的申請人。需要註意的是,專利申請能否按保密專利程序辦理,是由知識產權局決定的,而不是申請人的意願。也就是說,壹項發明不能被申請人作為保密專利申請。正確的程序是,申請人按照正常程序提交發明專利或者實用新型專利申請。專利局受理後,審查員認為發明內容涉及國家安全或者國家重大利益的,將依據職權作出處理決定,將專利申請轉入保密專利申請程序,並通知申請人。

3.與新專利法及其新實施細則相配套的《專利審查指南》明確規定,發明專利申請解密後未被授予專利權,符合公布條件的,予以公布,出版發明專利申請單行本,按照壹般專利申請進行審查管理;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解密後未被授予專利權的,按照實用新型專利壹般申請進行審查和管理。

秘密保護探究

1.保密審查只涉及發明專利或實用新型專利,不包括外觀設計專利。

2.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向外國申請在中國完成的發明專利,都需要先向中國知識產權局提交保密審查。

這裏有兩種情況:壹種是直接向外國專利局申請外國專利或者向外國專利局提交國際專利申請(PCT申請),比如直接向美國專利商標局申請美國專利或者直接向美國專利商標局提交PCT申請;另壹種是向中國知識產權局申請後在中國申請專利,或者向外國專利代理機構提交PCT申請。比如先向中國知識產權局申請壹項中國專利,再向美國專利商標局提交美國專利申請,或者向美國專利商標局提交PCT申請。這兩種情況都需要事先向中國知識產權局提交保密審查請求,並詳細說明其技術方案。

但是,如果PCT申請被提交到中國知識產權局,則同時被視為保密審查請求。這實際上是中國申請人的慣常做法,也是中國申請人申請外國專利更方便、更省時的方式。

3.新實施細則對在中國境內完成的發明和實用新型作了明確界定:“是指實質性內容在中國境內完成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並將單位範圍擴大到任何單位,以防止壹些跨國公司以委托或者合作開發為幌子,約定發明創造的權利屬於母公司,從而在境外先行申請專利,規避《專利法》中關於保密審查的規定。保密審查新規不僅有利於對涉及我國國家安全、能源、通信、生物遺傳等重要領域或重大利益的技術進行保密,也有利於我國公民特別是國內企業及時獲得在我國完成的發明創造的相關信息,更好地促進技術水平的提高。

4.新《實施細則》規定了保密審查的時限,即專利申請人提出保密審查申請後,如果國家知識產權局認為可能涉及保密,最遲需要在4個月內告知申請人其發明可能涉及保密,國家知識產權局最遲需要在6個月內告知申請人是否保密的最終決定。即使在最復雜的情況下,最長的通知也不應超過四或六個月。如果超過期限,允許申請人在不發出通知或不作出最終決定的情況下在國外申請專利,這對申請人的合法權益及其在國外申請專利的需要是壹個很好的保障。申請人也可以聯系中國知識產權局保密審查小組。美國專利制度也有類似的保密審查規定,保密審查最長期限也是6個月。

5.《專利審查指南》中明確指出,違反專利法第二十條第壹款關於保密審查的規定,在外國申請專利的,不得在中國授予相同發明專利權。在審批申請人在國外的專利保密審查申請階段,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最終調查發現,在專利申請的後續審查中,如初步審查、實際審查和無效宣告階段,壹旦公眾有證據證明申請的實質內容未經專利局保密審查就在國外申請了專利,則該專利申請在國內不予授權或被宣告無效。也就是說,如果有證據證明專利申請的實質內容未經中國專利局保密審查就在外國申請了專利,並且公眾在申請的初步審查和實際審查階段提交了該證據,專利局將駁回該申請;如果已經授權,專利局會宣布無效。

延伸閱讀:如何買保險,哪個好,教妳如何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