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代以前,航海導航壹般以天象和天體為依據,夜晚以星星引路,太陽靠著太陽辨別方向。到了北宋時期,航海技術有了重大突破,用指南針航行成為可能。指南針的應用在南宋時期發展成為壹種指南針結構。隨著精度的不斷提高,它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海上航行已經逐漸依靠指南針來指示方向,比北宋時期更進步。它還促進了國內外海上交通的發展。指南針在航海中的應用是世界人類文明史上的重大突破,為世界文明和文化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宋代時期對航海圖的描述非常清楚,如的《宣和圖經》和呈獻給金的航海圖,都說明了當時航海圖的發展情況。海上交通路線的發展為水文地圖的制作創造了條件。海道圖的出現是人類海洋知識不斷積累的結果,為人類進壹步征服海洋、發展海上運輸提供了更多的技術工具和知識。海洋地理識別和探測也取得了很大進展。根據天氣變化確定方位,判斷環境。他還懂得利用長繩系泊測量海水深度,從系泊底部附著的海底沈積物判斷航行位置和情況。而且還能利用季風航行,其控制風力的技術也相當水平。在海上航行安全方面也有壹定的保障措施。用信鴿作為海上交通工具。並且已經能夠在水下修復船只,防止滲漏和沈沒。由於航海技術的不斷提高,宋代對外海上交通更加安全,航向更加穩定,航行時間大大縮短,有利於中外海上交通和貿易的進壹步發展。
http://202.116.15.22/ls/kuo Zhan/07 . htm # 05
南歐的航海活動主要集中在地中海,往返於歐洲、北非和西亞之間。船舶在歐洲相對發達,源於其悠久的造船業。
相比之下,在阿拉伯航行就遜色了。
推薦壹篇經典文章
明末中西海上力量之比較
曾經,中國被列強從海上肆意侵略,卻忘了自己也曾是海洋強國;鄭和下西洋400年後,我們這個曾經在海洋上發現並領導世界的國家,變成了被奴役的半殖民地!這壹切都始於明朝...
明朝曾經是世界上獨壹無二的海上強國——鄭和下西洋時期,擁有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遠洋艦隊。李約瑟的《中國科學技術史》對中國的褒獎有點過了,他對中國造船業發明創造的統計還算公允。我們可以看到,在鄭和下西洋之前,中國古代的造船和航海技術是遠遠領先於世界的。
壹,鄭和獨特的時代
以下是壹些海事技術發明的比較:
技術項目的名稱在中國大致標註日期,在歐洲大致標註日期。
堯陵公元前1世紀17-18世紀
公元2-3世紀平衡梯形斜帆(?)65438+5世紀末
船尾舵1-第二世紀12-13世紀
平衡舵11世紀18世紀19世紀
古代水密隔間18世紀
船體覆層11世紀16世紀後
船(船)8世紀16世紀(?)
導航羅盤11—12世紀12世紀末13世紀初。
利用八風65438+2002年初16世紀
泉州1974出土的宋海船,長30m,水線26.5-27m,寬10.5m,深4-5m,排水量400-450噸。其中使用了平衡舵和大鐵錨,保證了船舶的遠洋航行。這無疑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海船。阿拉伯旅行家伊本·拜圖泰在遊記中記載,中國船大如“移動的城市”;早在宋代,中國遠洋船只就已經直達紅海和東非。
中國也是最早使用火藥的國家。在歷史演變中,中國的海軍戰術也從角攻、側面接觸戰發展到兩棲戰、炮戰。元軍遠征日本時,元軍戰船所擁有的槍炮使日本小戰船無法靠近。元代的造船業在宋代的基礎上繼續大發展,具有很強的造船能力。據袁石?《世祖年譜》記載,元朝時期,元七年(1270)造戰艦5000艘,元九年造戰艦3000艘,元十壹年(1274)至元二十九年(1292)又造了9900艘。元朝二十八年,忽必烈遣公主遠嫁波斯。"訂購了十三艘船,每艘都有四根桅桿和十二面帆."可見元代有四桅船。
明初,掌管明廷的工部督稅司,在長江中下遊和東南沿海地區設立造船廠,進行造船修船。其中,南京龍江造船廠和直隸清江造船廠是完成鄭和下西洋的最大廠家,由工部督水司直接管理,屬於皇家造船廠。
《明太祖成祖實錄》記載,永樂元年至十七年,海船數量達2735艘(1403-1419),僅永樂三年就造了1273艘。表現最出色的是“幸運船”。“明史?”《軍史》是這樣描述的:“福船高如樓,可容百人,底尖頂寬...和兩根桅桿...“這顯示了這艘船的宏偉。明朝的“封船”也是招財船,規模可觀,做工精良。例如,陳侃總督封的五桅船長7.2英尺,厚6.2英尺;徐寶光封的船高2.55英尺,寬7.9英尺。正是在這種巨大造船能力的支撐下,出現了鄭和寶九桅十二帆的船隊,據說“最長四十四尺,寬十八尺”,“帆、錨、舵,二三百人動不了”。不過有考證說這是小說家的說法。在明朝以前,沒有壹艘船的長度超過20英尺。根據《明史》和當時人們的記載,專家推斷鄭和帥最多有5000艘船。
《天工開物》對桅桿的數量有話說:“壹艘船每十尺有兩根桅桿”。400材料大約9英尺長,2000材料大約8英尺長,5000材料大約26英尺長。所以壹艘5000料的鄭和帥艦應該有四根以上的主桅桿,壹艘2000料的艦可能有三根桅桿。鄭和《靜海寺殘跡》中有“2000料”和“1500料”的記載。
這裏說壹個觀點:從宋朝到明朝,中國的船只經常用“料”作為其大小的單位,文獻中經常可以看到“200料”、“2000料”。此外,壹艘船的載重往往是用“石頭”來衡量的。據臺灣省海大教授蘇研究計算;根據袁人所寫的《江防總議》中對數據的詳細分析,船材就是壹艘船所能承載的人和物的體積。壹料十立方尺(宋或明尺)。壹個“物質”量的負荷取決於貨物的比重。壹料十立方尺(宋或明尺)。壹個“物質”量的負荷取決於貨物的比重。船材可以通過船長、船寬、艙深的乘積來估算。壹般來說有1材料=1石頭=92。5斤的比例(中國古代海軍史,149頁)並不準確,然而研究者估算方法不同,估算結果也不同。
《龍江船廠實錄》、《南船實錄(二)》是相當詳細可信的明代造船書籍,包括鄭和寶船資料;根據南京龍江造船廠原址出土的11米舵(應該是當時最大船的遺物),合理估計寶船應為6000,類似於明代最大的“封船”。其長度約70米,排水量約2000噸,運載能力約1000噸。這些寶船的規模和排水量只能是近似值。(來源:鄭和研究快訊)當時在西方,最大的船排水量也不過1.5萬噸。15世紀,威尼斯有壹艘1500噸的船,船員1200,但只能在地中海沿岸航行。鄭和船隊利用指南針和“越洋引星”的技術,開辟了最早的穿越印度洋的航線。
這些無疑可以證明,在鄭和時代,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最好的船只和航海技術。與鄭和龐大的船只和艦隊相比,發現新大陸的哥倫布船隊就像滄海壹粟。哥倫布的旗艦“聖?瑪麗亞只有80多英尺長,排水量約233噸。達?伽馬旗艦“San?加布裏埃爾更大,但它只有大約400噸。麥哲倫的旗艦“特立尼達”號只有110噸。鄭和下西洋是像明成祖這樣壹位獨壹無二的君主做出的非凡之舉。就鄭和下西洋本身而言,它的確是傳統中國最偉大的航海壯舉,輝煌但短暫,很快就成為唯壹的奇跡。
1433年,鄭和死於古裏,王景洪帶著龐大的船隊,鄭和的頭發和靴帽回國。盛夏傍晚,遠洋船隊最後壹次駛入太倉劉家灣,寶船將永遠留在那裏等待腐朽。皇帝聖旨:“所有前往西方的國寶船,壹律勒令停航”“所有下海船的建造,壹律勒令停航……”
二、明清時期中西戰艦的比較
第七次下西洋成為中國航海事業的絕唱。自那以後,中國交出了南海和印度洋的制海權。與此同時,明朝的海禁政策持續了200多年,從明太祖朱元璋開始,到洪武四年(1371),詔書“近海之人,不得私自出海”(《明太祖實錄》:卷70)拉開了海禁的序幕。明朝成祖雖然正式下西洋,但仍然“禁民船”,嚴令禁止。嘉靖年間,明世宗下令:“不得建造兩桅以上的船只,違禁船只壹律銷毀。”沿海省份的地方政府也發布了指示:“私自建造兩桅大船的人必須被抓起來處理”,“檢查兩桅船的人將被逮捕。”“沿海軍民,私賊市井,不養新鄰而坐”(《明世祖實錄》)
(1)中國軍艦
古代帆船桅桿的數量代表了船的性能。桅桿數量多,就是帆高,抗風性能好,功率大。船的速度和噸位也取決於它。雙桅船的載重量只能低於500石,這種影響持續了300多年。鄭和巨艦的建造技術逐漸失傳。明朝中後期400以上的戰船很少,400艘的排水量也只有250到300噸。即使在1820年,駛往東南亞的中國船只仍限於兩根桅桿,載重不足500石。顯然,中國的造船業在明代已經嚴重停滯和倒退。
在中國造船業日漸衰落的同時,明朝海軍戰術的發展也隨之衰落。1524年,壹個在澳門的西班牙人對中國的海軍戰術做了壹個輕蔑的描述:
“帆船只裝備了小型鐵器,沒有銅器,而且火藥也很糟糕...中國人的火繩槍質量很差,子彈連普通的胸甲都打不穿,尤其是不知道怎麽瞄準。他們的武器主要是竹槍和長矛。他們有的裝備鐵矛,有的使用短而鈍的彎刀。胸甲由鐵和錫制成。有時人們看到數百艘船圍攻壹艘海盜船,這些船隨風撒石灰粉迷惑敵人。因為數量多,所以能產生壹些效果。這是他們的主要戰術。”
明朝的海軍艦隊越來越重視政府禁海政策的執行,這無異於把發展海權的支柱變成了牽制海權意識、束縛海權發展的枷鎖。這壹時期,雖然有少數文臣武將提出了壹些重視海洋海權的積極建議,但此時整個中央王朝的最高封建統治集團已經開始處於愚昧和麻木的狀態,對此並不了解和重視。
與此同時,在歐洲,著名的航海先驅葡萄牙的亨利王子發起並主持了航海技術學院,建立了航海制圖學校和海員學校。在他的領導下,葡萄牙的天文導航和航海技術在15世紀超過了中國。(5)綜合了西方橫帆船(有利於在大風中航行)和東方縱帆船(有利於逆風航行)的優良性能的設備齊全的帆船,在機動性和航行能力上也迅速超越了中國帆船。
1434年鄭和第七次遠洋航行剛結束時,葡萄牙探險隊到達西非的博哈多角(北緯26度),1446年到達幾內亞海岸。l5l1年,馬六甲被葡萄牙人攻陷,中國勢力範圍和水域的大門被打開。然後葡萄牙人直接來到中國的大門口敲門。馬六甲王向宗主國明朝求援,明朝不予理睬;所以葡萄牙人極其鄙視中國的實力,葡萄牙派出了第壹個駐華使節托梅?皮雷1515在他的《東方簡史》中說“馬六甲總督並不需要人們所說的那麽大的力量來制服中國,因為他們脆弱不堪,不堪壹擊。常去的人和船長們都說,率領幾十艘船攻克馬六甲的印度總督,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拿下中國沿海的所有地方。”
他們為什麽這麽囂張?
我們先來看看此時明朝的海上力量與西方戰船的對比。
明初海防比較徹底,軍艦在海上巡邏,駐軍在陸上防守,巡檢司弓兵進行清查。嘉靖年間,戰船所剩無幾,半數以上兵力缺崗,士兵都是老弱傷殘,不能打仗。他們既不能防禦海上登陸的敵人,也不能在陸地上攔截包圍並摧毀他們。海防名存實亡,倭寇的紅毛如入無人之境,可以隨意燒殺搶掠。
那麽這個時候的明朝戰艦是什麽樣的呢?鄭和的巨輪早已被人遺忘。此時明朝的戰船種類繁多,文獻中除了繼承前代的壹些船型外,還有30多種。明代造船大師沈正在他的《南船傳》壹書中,列舉了十幾艘明代戰船的用途、建造要求、材料尺寸和圖紙。有四百艘戰船、二百艘戰船、壹百五十艘戰船、壹百艘戰船、三板船、浮橋船用於作戰;還有四百巡邏艇,二百巡邏艇,二百巡邏艇,二百巡邏艇,哨兵艇,輕便艇等。現將它們介紹如下:
1.400座船這是水軍統帥的船,長27。8米寬5米。1m。
這艘200材料的戰艦長約20米,寬4米,有兩根桅桿和壹個前途亭。
3.壹百五十艘戰船長約17米,寬3.6米,有兩根桅桿。
4.百料戰船長約15m,寬2.5m,單桅。
5.三板船長約12米,2。6米寬,單桅。三板艇又稱賽艇,只能容納10多人,是最小最快的軍艦。
6.浮橋長約19米,寬4.5米,用於過河。
7.400料的巡座長約27米,寬4.9米,有兩根桅桿。
以上船舶主要用於江河,也可用於江海。此外,明代還有多種專門用於海上作戰的戰船。
據《明史》?根據《兵制司》、《武備誌》、《備海圖》、《紀效舒心》等古籍中的記載,明代海上的戰船有大福艦、海滄艦、曹帥艦、開浪艦、龜橋艦、蒼山艦、沙川艦、廣川艦(分曹無、橫江)
八槳船、網梭船、漁船、鷹船、鳥船、蜈蚣船、角虎船、雙頭船、鴛鴦槳船、紅龍船、龍船、失事筏等。以下是詳細情況:
1.富川是在福建沿海建造和使用的軍艦。它有六種規格,可以形成自己的系列:大、二,通稱富川,是明朝水軍的主力。二是叫哨船;第四,叫冬船(海滄船);第五,叫鳥船;第六,它被稱為削波器。壹艘所謂的大福艦,“吃水太深,起止晚”,機動性不好;2號幸運船比1號略小,所以常用。大號和2號差不多,底窄面寬,吃水3左右。5米。“它和大樓壹樣高,可以容納100人......它的尾巴高聳入雲。樓高三層樓,四周用木板、竹竿、竹竿保護,立起來像壹堵墻。它的帆和桅桿是雙向的。中間有四層,底層無法居住,但為實心土石,以防輕飄;.....頂樓是露臺,必須從三樓爬上去,兩邊的翅膀像杠壹樣,讓人靠在上面攻擊敵人,箭炮都是俯視。小敵艦相遇,會犁沈,敵人難以攻擊。也是海戰的武器。”“吳北之”號是壹艘大型戰艦,沖擊力很大。幸運船的缺點是機動性差。因其“高如城池,不能人力驅之,又因風潮不方便回湘,且其“食水不利,而大洋不利。在裏海,容易淺,所以必須有哨艦支援。”(《續文學通考》)
註意,數據顯示,最大的幸運船仍然是“雙帆桅桿”。根據上述《天宮吳凱》對桅桿數量的表述:“船每十尺有兩根桅桿”,400料長約9尺,也就是說其排水量最多不到400噸。這是明朝中後期人們眼中最大的船。
2.掠草船又稱哨船,比幸運船小,是幸運船類型中的第三種船。
3.海滄艦又稱冬艦,是福艦型中的第四艘。“和哨船壹樣,兩邊都沒有竹耳。”((古今圖書集成?榮正典?《水戰部》)“海滄比招財船小壹點,吃水七八尺,風小的時候也能移動,但力氣並不比招財船大。如果賊船大,聯合起來,我們的船非常勇猛無敵,但兩只船都只能犁沈賊船,抓不住頭。所以,也有壹套蒼船。”(“姬曉新書?水利兵》)
4.廣州艦因在廣東創建而得名。新會縣的尖尾船和東關縣的大頭船屬於寬船型。這是壹艘巨大的尖底海船,由栗木制成,又大又結實。日艦由松木和杉木制成,堅固程度遠不及寬艦。如果撞上寬船,會被撞得粉碎。寬船上寬下窄,看起來像兩只翅膀。離岸航行時,相對穩定。如果在大洋中航行,它經不起風浪,所以不適合遠洋航行。艦上裝備了法凡、佛朗吉、火球等武器。敵人遠了就開槍,近了就擊沈敵艦。因為栗子很難做。價格昂貴,損壞後很難修復;在遠海作戰,遇到風浪時,船體會晃動。炮彈命中精度差,只在廣東周邊海域使用。(《中國古代海軍史》八壹出版社)
這些都是大型艦艇,其他很多軍艦其實都是軍民兩用,排水量和載重都不超過400噸。註意這些歷史記載還是強調戰艦攻角和側面交戰的能力。比如幸運船“敵船相遇時犁”,海滄船“只能犁沈賊船”,但對火炮在軍艦中的作用卻只字未提。其實明朝的船早就有火器了,新書《姬曉?以戚繼光水師為例,如果把壹個水兵營的4艘幸運艇、2艘海滄艇、4艘蒼山艇裝備的主要武器加在壹起,* * *就有1大法炮、40挺佛朗機槍、30門碗口炮、68個鳥頭、500個噴溜、620個火磚、100支槍、800個煙罐、2000支火藥箭、2600支弩。標槍360把,彎刀34把,弓14把,藥弩34把,箭1000支,藤盤52個,鉤針34把,射釘槍66把,各種船。(戚繼光《紀效舒心》卷十八《治水兵》)
戚繼光記載的大發符和佛朗機槍是1506年葡萄牙船到達廣東後才進口的。其中青銅簪屬於當時的重炮,是由佛朗機槍發展而來的。創建於嘉靖年間(1523後)(中國軍事史。武器)且重500公斤,每發重4公斤。在西方技術的影響下,中國艦船也有大炮,那麽用這種大炮遠距離轟擊敵艦豈不是事半功倍?
至於大法符的實際運用,據《備圖》記載,在水戰中,“賊若在陣中,亦可用最小者。但是放了火,船就震動了,收縮了,都裂了,沈了。必須用木筏運送和使用。”
原來這種重炮基本上就是艦上的擺設。實戰中,怎樣才能拖筏開火?想象壹下,在戰爭的關鍵時刻,水兵們不得不忙著在戰鬥前把大炮掛在木筏上。這根本不可能。其實這還是和明朝這個時候造船技術落後有關。不僅不能造載重大的船,連船體都不如西方船堅固——壹旦開炮,船就“崩了,崩得沒有裂縫”。槍械開火產生的巨大後坐力對小噸位的艦艇影響很大。所以整個明朝,中國戰船最大排水量只有400噸,水軍的主要戰術還是傳統的角攻戰和側觸戰,火器只是輔助力量。
在明朝,鄭成功的艦隊發明了壹種先進的戰艦編隊,類似於當時英國、法國和荷蘭海軍正在試用的“鉆石”編隊。他把戰艦分成五部分,指揮艦在中間指揮戰鬥。在此之前,作戰時指揮艦在後方。他的戰艦吸收了西方艦船的優點,進行了改進,但還是沒能跟上戰艦火炮戰術的潮流。例如,他的軍艦去攻擊臺灣省的艦隊,實際上仍然沒有擺脫中國傳統的航海模式:
為了收復臺灣,鄭成功積極修理戰船,招募水兵。僅僅兩個月就造了300多艘戰艦。其中有警衛艦、先鋒艦、哨兵艦。船壹般有兩層甲板。主戰船大青頭(船體飾以青色)長約65,438+00英尺,寬2英尺,高5英尺,吃水8英尺,載重三四個幹載。總共只裝備兩門炮,前1,後1。(《鄭成功收復臺灣史料選編》(福建版,1962))
我們可以看到,明末清初中國最強大的艦隊鄭成功,只有不到400噸的戰艦,幾乎沒有火炮。
(二)西方戰艦的發展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西方船只的情況:
我們之前提到過,亨利王子在15世紀初為東航探險制造了壹艘葡萄牙帆船,隨後哥倫布登陸美洲大陸;麥哲倫的環球航行,達·伽馬的東航印度等壹系列全球海上探險,促成了16世紀後的地理大發現。隨著長期遠洋航行的實踐,西方帆船的性能和航海技術在全面超越中國的基礎上有了長足的進步。
戰艦上炮是海軍武器發展史上的壹次飛躍。雖然中國最早在船上使用火器,但也僅此而已。火炮壹直固定在船頭船尾,無法靈活瞄準射擊,艦炮技術發展壹直停滯不前。船上多門大炮,使船的穩定性變差。而且壹旦開火,後坐力讓船更加危險。
解決方案有兩個:壹是提高艦炮的鑄造精度和鑄炮材料的強度;第二個是船側炮門的發明。這個金點子是壹個英國人想出來的:詹姆斯?貝克。他把炮安裝在下層甲板上,打開船體兩側的炮門,這樣炮就可以發射了。不使用時,槍門用鉸接的槍門蓋關閉。1512年,“大哈裏”號在伍爾維奇建造,是英國國王亨利八世時海軍的旗艦。排水量超過65,438+0,000噸的巨大“大哈裏”號,依然保留著中世紀的傳統外觀:配備四根桅桿,前桅桿和主桅掛橫帆,後桅桿和尾桅桿掛大三角縱帆。“大哈利”最引人註目的是它高聳的首尾建築。船上的軍備也顯示了過去冷兵器時代的遺跡。火炮口徑不大,但數量多,122門(128門);戰船上有1200張弓和750支箭袋箭。“大哈利”的設計沒有流傳下來。那時候造船的人只教他們的兒子設計和建造船只的竅門,通常不會向外人傳授。第壹本造船綜合教材出版於17年底。(牛津版,技術史,第三卷)
但無論如何,這個時候,真正的“戰艦”誕生了。因為,在“冷兵器”時代,海上作戰的主要方式是側面作戰,而當時的軍艦更多扮演的是運兵船的角色。火炮的廣泛使用徹底改變了海上作戰的基本方式。艦舷炮口的發明,讓這艘艦成了專門作戰的“專業戶”——戰艦,而不是為任何壹艘艦客串。
1546年亨利八世的皇家船隊分為四類:滿帆裝、風帆炮艇、三桅帆船和駁船。* * * 60-1000噸級全帆艦20艘,重炮通過位於下側的炮眼發射。
16世紀,西班牙、法國、荷蘭、瑞典等歐洲國家都建造了大型風帆戰船來維護自己的海洋權益,但這些戰船在外形上與英國戰船相似,都裝備了從強光側炮發射的艦炮。
16世紀建造的西班牙戰艦Galieni,排水量1600噸,長56。5m,寬15.2m,四桅七帆。配備各種口徑火炮100門,分別布置在第三層甲板。
1514法國建造的‘大亨利’號旗艦,排水量1000噸,長51米,桅桿5根。裝備各種口徑火炮180門,乘員700人(其中陸軍400人)。
1571年,威尼斯在勒班托附近的海戰中首次使用了大型槳帆戰艦。它有80米長,有三根桅桿和壹排槳。每艘槳有9-10槳手,搭載800人,裝備70門各種口徑和打孔角度的槍。(以上資料來自中國船舶史。)
1588年,西班牙的“無敵艦隊”* *擁有130艘船只:四桅船20艘,武裝商船44艘,圓型船23艘,破爛船22艘,輕帆船13艘,中型船4艘,長船4艘(其中真正的戰艦約60至70艘)。* * *艦搭載19000陸軍人員,加上其他人員,共計60000余人。
其中包括:
1000以上(船舶)7
500-1000噸(船)50
100-500噸(船)20
100噸以下(船舶)25
相應的英國軍艦數據是:
1000以上(船舶)2
500-1000噸(船)
100-500噸(船)
100噸以下(船)30
從上述16世紀的外國軍艦來看,與同時期的中國相比,在噸位和航行性能上已經超過了中國,在火炮數量上也大大超過了同時期的中國軍艦,發展也非常迅速。比如1506年葡迅亞艦抵達廣東時,進口的是‘佛朗基’炮;“鳥嘴矛”在甲午戰爭中繳獲,1558開始復制。1622開始仿制荷蘭進口的“紅夷炮”。
17世紀,海上霸權時代全面開始。西方的造船業和海軍力量在不斷發展,中國卻日益落後。
1637年,荷蘭有能力制造出排水量1500噸、三層甲板、100門大炮的戰艦“海洋君主號”。到1644年,荷蘭已有1000多艘各種類型的船只作為戰艦來保障商業的順利進行,1000多艘大型商船用於海上貿易,6000多艘小型商船用於捕魚和內陸運輸,並擁有80000多名世界上最好的水手。
1639年9月,阿奎多海軍上將率領的西班牙艦隊(旗艦為“聖地亞哥”號)襲擊英國。這支艦隊的實力約為70艘,其中12艦的排水量超過1000噸(如“聖特雷莎”號為2400噸)。
英國海軍從1649年的39艘猛增到1651年的80艘,大部分是巨型戰艦,有兩層甲板,60到80門炮。
英國“海洋之王”號,建造於1637,是詹姆斯繼位查理壹世時期建造的英國海軍第壹艘三層甲板的大型戰艦,設計開始於1636,1637在伍爾維奇造船廠建造。總費用超過4萬英鎊(其中壹半付給了造船商)。總設計師佩特希望該艦配備90門大炮,但查理壹世堅持將大炮數量增加到104門(* * *重153噸),使其成為當時最大的戰艦。該船龍骨長39米,總長51米,寬14.7米,深23.17米,吃水6.8米。該船重1683噸,有四層甲板。這艘船有三根桅桿,主桅和前桅上都掛著頂帆。該艦裝備102-104艦炮,下甲板和主甲板各30門,上甲板26門。壹層有12炮,半層甲板有14炮,10弓炮和幾門尾炮。船隊有11個錨,每個錨重2噸。有800多名水手,最大的炮彈凈重60磅,壹排炮彈重達壹噸。該艦參加過六七次對抗荷蘭和法國海軍的海戰,連續使用了60多年。最後在查塔姆海域被法國海軍意外擊毀。
雖然西方海上強國的炮艦越來越多,但作為海上力量標準的主力艦仍然是50-80門炮的第二甲板。配備火炮的快速帆船也開始建造:壹般排水量在400噸左右,配備30-40門火炮。這種艦結構堅固,操作靈活,火力強大。同樣排水量的中國最大軍艦只能放兩門炮和幾門小炮,兩者的火力根本不能相比。姬曉的新書嗎?以戚繼光水師為例,壹個水兵營的4艘幸運艇、2艘海滄艇、4艘蒼山艇的主要武器加起來有40-70門炮,勉強可以和西方的壹艘小噸位快帆船相比。而且中國最大口徑的艦炮也只相當於英國、荷蘭等歐洲戰艦的火炮的1/4——1.637。英國“海王”有104門炮(* * *重1.53噸),按明制每門炮重2000多公斤。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中國和西方軍艦在規模、武器和各種技術上存在巨大差距,導致中國在應對海上入侵時處於被動局面。明末清初,中西方的海上武裝沖突都發生在中國沿海,中國的出海口早已硝煙彌漫。
有人可能會問:既然如此,為什麽中國沒有從明代中西海上沖突中獲益?
我準備講壹些明末清初中西海戰的具體情況,也許能找到壹些答案。
三、明朝中後期中西海戰概述
先說中西第壹次海上相遇。雖然大航海時代在16世紀初才剛剛開始,但歐洲海上強國已經憑借強大的船只和槍炮到達了中國的門口。現在是著名的饑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