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七夕節的由來

七夕節的由來

七夕乞巧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所著《西京雜記》中記載“漢代女子常在樓七月七日穿七孔針,人皆之”,這是古代文獻中見到的最早的乞巧記錄。

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融入了乞巧節,民間姑娘都信了。於是每到農歷七月初七,牛郎織女在“鵲橋相會”的時候,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叢中仰望星空,在銀河兩岸尋找牛郎織女,希望能看到他們的壹年壹度的相會,祈求上蒼讓自己也像織女壹樣心靈手巧,祈禱假以時日,他們能有壹個滿意幸福的婚姻。

在古代,七夕確實與牛郎織女的傳說密切相關,但它是壹個以女性為主體的綜合性節日。在這壹天,婦女們會在閨房裏拜訪親密的朋友,崇拜織女,學習刺繡,祈求好運,所以七夕也被稱為“女兒節”。在女人樂於競爭和娛樂的日子裏,男人們也聚在壹起享受。男女訂婚只是“女兒節”事件的副產品。

2006年5月20日,中國情人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國務院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