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世紀的歐洲,牛奶作為藥物的作用被大大誇大了。當第壹批歐洲移民湧向北美大陸淘金時,人們仍然要帶著大量的牛,即使它們像木船過海壹樣擁擠。幾個世紀以來,人們壹直從自己的奶牛或附近的奶牛身上擠牛奶。因為牛奶不好保存,常溫下幾個小時就會腐爛,所以那時候喝牛奶還不如喝水方便。
到1851,牛奶公司的創始人蓋爾·巴頓(Gail Barton)找到了從牛奶中提取部分水分的方法,延長了牛奶的儲存期。4年後,法國化學家兼生物學家路易·巴斯德發明了低溫滅菌法。滅菌後,牛奶可以儲存更長時間,並安全地交付給用戶。之後,牛奶作為方便飲品的消費範圍越來越廣。
中國是農業大國,男耕女織。畜牧業,包括養牛,壹直是北方少數民族的生產生活方式。隨著科學和現代生活的發展,人們對牛奶的認識逐漸加深,消費量不斷增加。但長期以來,牛奶壹直是嬰幼兒的輔助食品,是老弱病殘的滋補營養品,是奢侈品。
作為壹種相對溫和的大眾飲料,牛奶是在20世紀80年代發展起來的。壹方面,城鄉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收入增加;另壹方面,奶牛的飼養、乳制品的加工和銷售網絡的擴大也相應發展起來。
擴展數據
牛奶的營養特性
牛奶及其制品是膳食中蛋白質、鈣、磷、維生素A、維生素D和維生素B2的重要來源之壹。
1,蛋白質
牛奶中蛋白質的含量為2.8%~3.3%,主要由79.6%的酪蛋白、11.5%的乳清蛋白和3.3%的乳球蛋白組成,還有少量的其他蛋白質,如免疫球蛋白和酶。牛奶的蛋白質消化率為87%~89%,生物價為85,屬於優質蛋白質。
2.脂肪
乳脂約為2.8%~4.0%,以顆粒脂肪球的形式分散在乳狀液中,呈現良好的乳化狀態,易於消化吸收,吸收率高達97%。牛奶中的脂質主要是甘油三酯,還有少量的磷脂和膽固醇。乳脂中脂肪酸成分復雜,油酸占30%,亞油酸和亞麻酸分別占5.3%和2.1%,短鏈脂肪酸含量高,約為9%,這是乳脂風味好、易消化的原因。
3.碳水化合物
乳糖是牛奶中的主要碳水化合物,牛奶中乳糖含量約為3.4%~5.4%。乳糖能促進腸內鈣、鐵、鋅等礦物質的吸收,提高其生物利用度;促進腸道乳酸菌尤其是雙歧桿菌的繁殖,改善人體微生態平衡,促進腸道細菌合成B族維生素。
4、維生素
牛奶中幾乎含有人體所需的各種維生素,其含量與餵養方式、季節、加工方式有關。牛奶是B族維生素的良好來源,可提供相當數量的核黃素、維生素B12、維生素A、維生素B6和泛酸。
5.礦物
牛奶中礦物質含量約為0.7%~0.75%,富含鈣、磷、鉀、硫、鎂等常量元素和銅、鋅、錳等微量元素。100mL牛奶含鈣110mg,是人乳的3倍,吸收率高,是鈣的良好來源。
牛奶中鈣和磷的比例是1.2:1。牛奶還含有豐富的鉀和鎂,有利於控制血壓,成為動物性食物中唯壹的堿性食物。但銅鐵含量低,必須從其他食物中獲取。
6.其他物質
牛奶中含有大量的生理活性物質,其中乳鐵蛋白、免疫球蛋白、生物活性肽、共軛亞油酸、丁酸、激素、生長因子和各種生物活性肽較為重要。
百度百科-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