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燮(1627 165438+10月6日-1703),字周,已編號。江蘇蘇州府吳江(今江蘇蘇州吳江區)清初詩人。曾任浙江嘉善學生,晚年定居江蘇吳江衡山,人稱衡山先生。
原詩《詩論》被認為是繼《文心雕龍》之後,中國文學理論史上最具邏輯性和系統性的理論專著。此外還有《江南星宿辨》和《集集集》,是壹部詩文集。
內容簡介
原詩分為兩部分:內部分和外部分。內篇第壹卷論述詩歌的起源是變化的,可以說是詩歌的起源論和發展論;內篇第二卷論述詩歌的規約和能力,可以說是詩歌創作的理論;外國那篇論詩歌的美與惡,可以說是對詩歌的批評。以上四種理論共同構成了壹個相對完整的理論體系。
原論的主要內容是探討詩歌與現實生活的關系。葉燮認為,詩歌必須從感受外物出發,激發其意義,然後采取各種措施和所屬句子,應用成章。“觸之即起,意之措詞,從無到有,取之於心。”也就是說,詩歌是由外在的“物”和內在的“心”碰撞而產生的。這是葉燮從發生學角度對詩歌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