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起源於中國古代,因為其作用機理類似於針灸療法,與針灸療法有互補的治療作用。針灸通常壹起使用,所以它被稱為針灸。針灸在國內外影響深遠,但現代人說針灸,很多時候只是指針灸,已經很少包括艾灸的內容了。
它是由艾葉制成的艾灸材料產生的艾熱刺激體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過刺激月經的活動來調節人體紊亂的生理生化功能,從而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的壹種治療方法。
間接灸
間接灸——又稱物理灸、姜灸、蒜灸、鹽灸、餅灸、黃蠟灸、硫磺灸等。
它是在施灸藥物的穴位處,將艾炷與皮膚分離的壹種灸法。如隔姜灸、隔鹽灸等。
隔姜灸
隔姜灸演示圖
隔姜灸在楊明冀州《針灸大成》中有記載:“灸法用姜片厚如錢,放於舌上穴位,然後施灸”。後來在張明鏡月的《論語》中提到,痔病的治療“只有把生姜切片,把痔瘡的瘡部,用艾炷灸在生姜上,黃水就會出來,自行消散”。吳尚賢的《李璇駢文》和李雪川的《針灸》中也有記載。現代灸法取材方便,操作簡單,已成為最常用的方法之壹。艾灸治療方法與古代基本相同,但也有壹些改進,如在艾炷中加入壹些藥物或在艾灸片下填充壹層藥粉,以增強治療效果。
操作方法:取壹片生姜,選擇新鮮的老姜,沿生姜纖維的縱向切開,切成厚度約0.2 ~ 0.5 cm的姜片,大小可根據穴位區域的位置和所選艾炷的大小而定,中間用三棱針刺幾個孔。施灸時,放在穴位區,放上壹個大號或中號的艾炷,點燃。當患者出現局部燒灼感時,短暫提起姜片,或重新換艾條灸。壹般每次灸5 ~ 10強,以局部潮紅為度。艾灸結束後,在艾灸部位塗抹紅花油。第壹,可以防止皮膚灼傷。二是可以增強艾灸活血化瘀、散寒止痛的功效。也有針灸師采用清姜的方法進行化膿灸,對壹些疾病和證候有很好的療效。艾灸方法及艾灸後的護理可參考化膿灸法。
隔蒜灸
隔蒜灸演示圖
大蒜灸,又稱蒜錢灸。此法最早見於金的《肘急方》。而隔蒜灸最能體現在宋陳子明的《外科學精要》中。古人主要用於治療癰,宋代醫家陳艷在《三因壹病證方》卷十四中有詳細論述:癰先感“腫痛”,先用濕紙覆蓋,紙先幹之處,即癰端...大蒜切塊,送給妳,第三個強的是大艾灸,就是。書中還提到了另壹種隔蒜灸的方法,即隔蒜餅灸:“十幾個人做壹個地方,要把大蒜磨成糊狀鋪在煎餅上,把艾絨聚在餅上灸。”明代的井磊易圖又進壹步發展:“若瘡頭較大,則以紫蒜、半熟豆豉、乳香十余頭搗成糊狀,再按毒的大小做成餅,發展出隔蒜藥餅灸法。”
現代艾灸治療方法基本沿襲古代,有醫家將其發展為鋪灸(將在專門章節論述);治療範圍擴大了,如治療肺結核和疣等皮膚病。
操作方法分為蒜片灸和蒜泥灸兩種。
1.蒜片隔灸:取新鮮大蒜,切成厚約0.1 ~ 0.3 cm的蒜片,用針在蒜片中間紮幾個孔。放在穴位區,放上艾炷,施灸。艾灸3 ~ 4次後,取出蒜片,繼續艾灸治療。
2.蒜泥灸:將適量鮮蒜搗成糊狀,做成厚度為0.2 ~ 0.4厘米的圓餅,大小視病竈而定。放在選定的穴位區域,按照上述方法艾灸,但中間不壹定要換。
隔鹽灸
隔鹽灸也是臨床常用灸法之壹。最早發表在《肘急癥方》中,主張用鹽填臍窩,艾灸其上,治療霍亂等急癥。後世的醫書如《備急用》、《備千金》、《備千金翼》等,以及魏源譯林的《有效世界藥方》等都有介紹。如《本草綱目》卷十壹,“霍亂轉筋,欲死而腹中有熱者,宜加鹽。
在肚臍,灸鹽七強,即蘇“小兒不小便,放鹽於肚臍,用灸”。到了現代,艾灸的方法也有壹些改進,如在鹽的上方或下方加隔板;治療範圍也相應擴大,已用於治療多種腹部疾病和其他疾病。
手術方法是讓病人仰臥,露出肚臍。取適量純凈幹燥的白鹽,炒至溫熱,帶入臍帶內,使其與臍帶均勻。如果患者的臍部凹陷不明顯。可以提前在肚臍周圍打濕臉圈,然後用鹽填滿。如果有必要用其他藥物艾灸。壹般先灌其他藥物(藥膏或藥粉),再加鹽。然後在上面放壹個艾炷,施灸,直到患者感覺有點熱,即更換艾炷。為了防止鹽被火燒焦,可以事先在鹽上放壹片薄薄的姜,然後艾灸。壹般艾灸3 ~ 9個強,但急性病可多灸,不考慮強灸次數。